2009年2月4日星期三

乌兰巴托的裂痕


城市化可能会在民主还没有来得及成熟之前,就动摇了这个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走进乌兰巴托这座草原之城,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正在建设的楼房和正在整修的道路。那些陈旧的房屋和街心花园,会让你立刻联想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
  
    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由蒙古包和木头房构成的普通居民区。他们高高低低,散居在城市的四周,并慢慢地向城市的中心地带伸展着。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不是我们在许多都市里常见的摩天大楼,而是在坑洼不平的公路上奔跑着的各种各样的豪华车。
  
    你看到这样的场景,恐怕就不会对上周在这里发生的严重骚乱感到惊奇了。在那场骚乱中,愤怒的人们烧毁了议会第一大党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总部大楼,并造成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这场示威表面看来是因为选举不公而引发,实质上却反映了蒙古社会的深层问题。在腐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高居不下的背后,是城市化迅猛发展造成的贫富分裂,它在迅速地破坏着这个以牧民为主的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如果说享受现代生活的欲望是城市化的驱动力,那么乌兰巴托就是一个典型。汽车先行是这个城市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朋友告诉我,蒙古现在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仅有的几条公路也是崎岖不平,又常常处于整修状态,但大街上行驶的汽车却有许多是在西方都市也不多见的豪华车。
  
    这个国家的所有财富似乎都体现在汽车上。在乌兰巴托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牌号的豪华车,也可以看到屁股后面冒着黑烟的各种破车,方向盘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蒙古全国共有12万辆汽车,将近10万辆都集中在有着120多万人口的乌兰巴托。
  
    去蒙古之前,有朋友颇为羡慕地说,你可以去那里呼吸几天草原的空气了。到了乌兰巴托才知道,那里的空气并不怎么新鲜。汽车排出的废气让这个城市总是笼罩在呛人的烟尘之中。
  
    长年生活在那里的朋友告诉我,到了冬天,这里的空气简直叫人无法忍受。那些居住在蒙古包和木板房的住户,只能靠烧木柴和煤炭来取暖,缕缕黑烟汇聚在一起,形成滚滚烟尘,吞没了整个城市。蒙古《今日报》称,乌兰巴托市民每人每年平均“吃掉”25公斤煤,“吸入”120公斤毒气。
  
    只要看看乌兰巴托大街上那些名牌SUV,你就会理解,城市化的浪潮对这个牧民国家的冲击有多大。蒙古全国人口约为250万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乌兰巴托。乌兰巴托市区有户籍的人口只有70多万,但总人口却超过了120万。这个人口膨胀、四处布满了的蒙古包都市的多样化变得越来越大。
  
    朋友告诉我,从2000年到2006年,乌兰巴托人口增加了21.7%,其中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穷人,占大多数,一类是富人,是少数。穷人当中,大多是因气候等原因而失去了牧场的牧民,他们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打短工度日,生活处于极端贫穷之中。
  
    而那些新富则大多是靠矿产资源发家致富的达官贵人。他们开着宝马、丰田、凌志等各种各样豪华车,在一个基础建设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城市中,开始了对现代化的追求,也让那些原本生活在辽阔草原的牧民们,有了新的欲望。
  
    也许,在西方媒体看来,这个“刚刚摆脱了苏联的年轻的民主国家”,必须经历走向成熟民主的考验。而任何有机会走进这座城市的人,都会痛切地体验到,更严峻的考验可能来自于城市化的进程。它会不会在民主还没有来得及成熟之前,就将这个城市撕裂呢?
  
    谁也没有权利让蒙古人固守在他们的草原上,远离都市,永远过着牧羊人的生活。谁都明白,在这样一个草原之国实现城市化,只有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