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少数民族”的大熔炉---汉族

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多已在历史中消失,如匈奴、鲜卑、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契丹、渤海、女真、羌、西夏等族,他们除了极少部分迁徙到境外,如北匈奴迁到中亚、东欧,西突厥迁到中亚之外,主要的部分则因迁入中国中原,与汉人杂居,而融入汉族;另一部分则彼此融合,如匈奴融於鲜卑,匈奴、鲜卑融入柔然,柔然又融入突厥,突厥又融入回纥,契丹则融入蒙古,渤海则融入高丽,女真也融入蒙古,羌人则融入吐蕃;甚至还进一步抟成新民族,如回纥演变成今日维尔族,女真族演变成今日的满族,室韦、突厥、契丹、女真甚至加上汉人演变成今日的蒙古族。如此看来,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虽已消失,但由於互相融合互相吸纳的结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一族是纯种的,尤其是汉族,几乎是融合了所有的少数民族的大熔炉。

那些被汉族屠杀乃至灭种了的少数民族,几千年来没几千个也得有几百个把?东汉羌战,明朝黑苗,诸如此类。但这些民族弱的弱,灭的灭,他们的历史根本上不了正史——你去看看越南的历史,简直就是北方敌人的侵略史。你还真当汉人从来就是吃素的只被人欺负从不欺负人啊?那从汉朝到如今多出来的疆域都是边疆民族被汉族仁义感化送来的?

民族融合,都是战争杀伐带来的副产物;到我们这跟年代,杀伐没有了,副产物成了伟大遗产。这才是我们的幸福之处啊。可笑现在某些汉族人牢牢记住了这些杀伐,而且只记住了被杀伐,于是一种无端的受害者心理以及道德优越感油然而生…… 。

民族融合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也是必然的,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是双向的,一度出现过部分汉族民众“越化”和“胡化”(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现象,但各兄弟民族融入汉族始终是中华大地上占压倒优势的民族融合现象,终至形成现今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汉族占近92%、55个兄弟民族占近8%的格局.儒家民族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年中一直是历代王朝认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民族融合始终是主流,汉民族在融合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儒家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儒家思想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统治者个人对儒家思想接受与推崇,为历代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体现儒家思想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而儒家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历代民族政策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和南、北方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故南、北方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方式和进程具有明显的不同。马克思的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则。

其实民族融合的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汉族是农耕文化,北面是游牧民族,南面是渔猎民族.当生产力无没有更大能力改变环境的时候,当这三种离开他的土地进入到另一个环境中一样也会融入别的民族.现在生产力不是这三种分法了,现在两头是资源基地.生产基地中间是消费基地式的工业化划分了,从社会进入到工业化以后所有大规模战争正是围绕这三点爆发的,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以后必将民族大融合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