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阜 新 蒙 古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民族自治地方。在史书上都有关于本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记载。在距沈阳150公里以西的辽西,地处医巫闾山之北。北大河之南,大青山之东,绕阳河之西的6247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上,距今760多年前就有一个蜚声漠南蒙古部落游牧生息,那就是蒙古贞部落,史书称蒙郭勒津。它是我国北方蒙古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早在清天聪九年(1637年)在此地曾建立过行政机构土默特左翼旗,掌管蒙民事务,直到1946年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阜新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贞人们以丰富的文化,创造和发展了蒙古贞地名风俗文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的。阜新蒙古语地名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它规律可寻。蒙古语地名的形成与蒙古民族的社会、地理、语言、宗教、军事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某特定环境的历史和文化。据史料记载和口碑资料考证,蒙古贞现今保留下来的蒙古语地名有1070条,占全县自然屯名称的54.4%,从我们考证的蒙古语地名看,地名不仅表现了时代的特点,还表现了蒙古族的地名文化和风俗,因而,了解蒙古语地名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对了解蒙古地区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对研究地方的政治、政济、文化、军事、宗教、语言等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也有重要意义。

阜新蒙古语地名,除具有一般的形成和命名规律外,还有它独具的特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在这个地区历史上曾有鲜卑、契丹、蒙古、满族、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驻牧,情况复杂,因之地名也带有这些特点。由于历史原因,在现行的蒙古语地名中,清代命名的保留较多,在这之前的保留甚少,则清代后期随着汉民的迁来和定居,出现了用汉语简译或略字缩写的汉蒙混译含义和蒙名汉译的地名,有的干脆新取汉名取而代之。但是这些称谓只能是其它民族称呼,而蒙古人不管你如何变化,仍谓其古老的、传下来的蒙古语称谓。这些说明了蒙古语地名的演变是复杂的。地名作为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符号体系,它的语言的组成部分和语言体系一样,基本性质就在于它的符号性。因此,研究蒙古贞蒙古语地名的符号特征,对研究蒙语地名的形成规律是很必要的。现将分类论证蒙古贞蒙古语地名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

一、以生产生活特点命名的蒙古语地名现存有178条

我们知道,地名的语言符号是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它的语言和语义是社会群体根据一定意义约定俗成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特点。例如,今务欢池镇的马尔侵是牧牛者的意思;而紫都台乡的马林比勒车尔是牧牛场的意思;化石戈乡的浩尼音西玻赫意为羊围栏;老河土乡的伊马沁意为牧羊人;今郊区的生海西玻意为猪围栏;从这些地名的取意看出,蒙古民族从牧羊、牛到圈猪,是由游牧到定居的生产方式变化的痕迹。再如,福兴地乡的彼力车尔古日本格日,意为草原三间房,汉译为三家子,化石戈乡的伊斯根各日意为毡房(即蒙古包),汉译为牛坟格勒;伊吗图乡的他力压音道伦格日,意为农家七间房译音简称为七家子,老河土乡的敖伦胡度格,意为多井,汉译音为敖龙(伦);如伊吗图乡的瓦格日恩格日,意为瓦房,汉译为高家瓦房等等,居住形式由毡房到农房、土房,再到打井、住瓦房,表明了生产生活是由逐水草而游牧到定居务农兼畜牧,展示了蒙古贞经济发展变化的痕迹。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字记录的蒙古语地名,记录着蒙古民族的经历和地名风俗。因此,从地名考证中不难得出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用官府名和官衔命名的地名有60条

这些地名记录着蒙古族的历代设置的官府沿革。如郊区的札萨克音浩绕,意为札萨克之府,是因清中叶在此地设过旗札萨克,今称为四官营子。王府镇的诺彦格日,意为王爷之府,是由于在此地设过土默特左旗郡王府,因之得名王府,建设乡的梅林艾里,意为梅林章京屯,是由于此地有人出任过梅林之职而得名,今称梅力营子。扎兰营子乡的扎兰艾里,意为甲喇章京屯,是由于有人出任过札兰之职而得名,今译为扎兰营子。大固本乡的吐萨拉各其浩绕意为协理之屯,是由于此地有人出任过札萨克的协理之职而得名,汉译为吐拉尺营子;王府镇的良呼音艾里意为良呼之官职人出生的地方,今译为良官营子等等。这些地名的命名意义保存了某种历史牲。札萨克、王府、梅林、扎兰、协理、良呼都是官府和官职名,用这些职衔命地名,反映了那个时期设立官府衙门的历史现象,表明了蒙古封建王宫统治该地区的历史,又是蒙古人定居此地统治蒙古贞广大地区的见证。

三、用蒙古姓氏命名的地名有49条

以蒙古姓氏命地名是阜新蒙古语地名风俗的一大特点,多是蒙姓后缀“艾里”(营子)而构成语素。如,伊吗图乡的抗图努特艾里,意为康姓之营,再如,宝路特艾里意为宝姓之营;新民乡的敖翁古特艾里,意为敖姓之营;福兴地乡和旧庙乡的他不郎艾里意为吴姓营子,今他不郎村。八家子乡的何楚特艾里意为何姓之营,今称克丑村。紫都台乡的乌哲特意为吴姓,今它称为毛德。苍土乡的赖哈图特,即赖姓,今大北营子;新民乡的额勒图特,即胡姓,今称头等营子。哈达户稍乡的宝格路楚特即包姓或鲍姓,今译音为泊力各秋。沙拉镇的查哈尔即白姓,今称查海村等等。这些姓是蒙古姓氏,它是由蒙古贞人先后迁居此地建村而形成的地名。这是蒙古贞部落由众多蒙古异姓聚多形成的强悍部落的见证,从而反映出了蒙古人以姓氏命地名的风俗特点。

四、借山水景观命名的地名有322条

这在蒙古贞地名中占很大比重。蒙古贞山水之多,也是该地区的一大特点。因此,以山岭、河水为主要语素的地名比较多。这类地名稳定性较大。如,专以“高勒”即河流命名的地名就有94条,占不小的比重。建设镇和扎兰营子乡的奈林高勒,意为细河今称奈林皋。平安地乡的乌力根高勒,意思是宽河,译音称之为乌力根皋。务欢池镇的希日阿高勒、沙拉镇希日乌苏意为黄水河。太平乡的高勒音艾里意为河边之屯,汉译为河南营子。老河土乡和佛寺乡的乌苏宝立高,意为水泉,今称为水泉。七家子乡和新民镇的阿日沙恩宝立高和阿日宝勒格,都是圣水取洁净之泉水之意,分别称为冷汤沟和大泉水。大巴镇的努日艾里意为靠湖之村,译称为欧力营子;泡子镇的查干淖尔意为白水泡子,简称为泡子。还有福兴地镇的哈日乌苏,即黑水。取水意命名外,还有不少地名与山石有关。如大巴镇的哈日和硕,意为黑山嘴子,今称为哈拉户稍。大固本镇的固日本套路改,意为三个山头,今简译为古本。红帽子乡的阿布德日朝鲁,意义为柜子石,音译为阿门朝鲁;沙拉镇和七家子乡的哈不其勒,意为峡谷音译为啥不气等等。这些地名展现了蒙古贞地方的地形特点是山多河多泉水多。又表现了自然地理特征,同时还表现了蒙古人借山水命名的传统风俗。

五、借矿物、植物、动物命名的地名现存110条

如七家子乡和大巴镇的齐呼尔台意为火石(即玛瑙)。据考证早在清乾隆年间本地玛瑙工艺品颇有盛名。因之分别命名为火石岭和齐呼台村,七家子乡的希日勒吉太和海拉苏台意为有艾蒿和有榆树,今分别称为十二台和海四台,译音较接近蒙语音。务欢池镇的乌合尔帖,意为有牛,译为乌呼代营子,瓜尔古勒太意为有勺鸡,汉译音为古日古台等等。这些地名体现了本地有矿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这类地名的命名意义保存了本地大自然的特征。

六、由古迹及其古城遗址命名的地名有39条

如塔营子乡的索不日干浩特,意为塔城,是以辽代的懿州古塔而命名的。十家子镇和红帽子乡的苏不日根艾里,意为有塔之屯,均是根据保存的古迹辽代古塔命名的;其中红帽子古塔是辽代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所建,是圣宗耶律隆绪长女的私人城郭,是阜新地区最早的古城建筑。新民镇的排山楼是根据元代1332年所建的大玄宫祖碑而得名。平安地镇的希瑞浩特意为土城郭,今称土城子,是根据古代土城州遗址而得村名,这些地名展现出了本地古城遗址较多的特点。

七、用寺院、庙宇名称命地名有58条,它是蒙古贞地名风俗和地名文化的又一重要特点

从历史上说,由于清廷统治蒙古地区的需要,鼓励蒙古人修寺建庙,因而本地修建了许多庙宇,鼎盛时期蒙古贞具有了二百多座寺庙,万余名喇嘛。因此,佛教在蒙古人生活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也影响到了蒙语地名文化。现在保存的蒙语地名中有48条是以较大的寺庙名子和喇嘛人名字命名的。如,旧庙镇的浩沁苏莫,意为旧寺庙之译为旧庙;沙拉镇的敖瑞音苏莫,意为山顶之庙(指广法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它是旗札萨克投资兴建的。庙堂建筑后由于居民逐渐增多。成为村落以该寺命村名。后来汉译时,缩写略字译为二郎庙。佛寺镇的葛根苏莫意为活佛(即蒙语的葛根)之庙,汉语译为佛爷喇嘛寺,简称为佛寺。该庙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由清廷拨款修建的,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皇帝赐予了“瑞应寺”大匾。它是本地当时最大的佛庙,成为蒙古贞佛教圣地号称“东藏”。该地以寺命名,富荣镇的灰特音苏莫(瑞昌寺)是本地区建年较早的佛庙,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由皇帑出银修建的。此后由于人口居多建村时借寺名命村名为黑帝庙村;于寺镇的于喇嘛寺最早蒙语称为海力根台苏莫。传说由于该寺的一世活佛姓于,所以人们称为于喇嘛寺。此外,以喇嘛及其人名命名的村名也有不少,如他本扎兰镇的阿贵喇嘛音艾里,意为喇嘛阿贵出生的地方,今称为巴斯村;佛寺镇的喇嘛音高勒意为喇嘛的原住所,今称喇嘛沟等等。从佛教影响的地名可以看出,蒙古贞历史上佛教兴盛的痕迹。因此说地名是个历史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名记录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

八、用军事设施或军事用语命名的地名现存23条

这些地名多是先有军事设施或军事名称,尔后建村,如新民镇的哈儒勒,意为军事哨所或哨卡,汉译为卡拉房子村;卧凤沟乡和国华乡的皮形意为烽火台或狼烟台,是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今分别译为皮边口子和青石岭。以上三个军事设施都是在蒙古贞东南边界前沿地带。据考证均是明代所建。而红帽子乡的玛那乎(蒙语意为前哨,守卫)是该地辽代成州城的护卫前哨阵地,今汉译音为马牛虎(因用字不当,面目全非)。这些地名表现了军事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地形特点是利于防卫方便设施,研究这类地名对考证蒙古贞军事设防的历史很有价值。

九、用人物名字命名的地名现存的有192条

在蒙古贞蒙古语地名中用人物名字命名的地名占据一定比重。如:哈达户稍乡的巴音昌艾里,意为巴音昌之屯;红帽子乡的达日玛音浩绕,意为达日玛之庄园,今西红帽子村;大五家子镇的达日杰昌艾里,意为达日杰昌之屯(今称大家生);福兴地乡的都古仍艾里,意为都古仍之屯,今称杜力营子。用人名命地名古亦有之,现代也有。如大巴镇的车吉加卜屯,务欢池镇的天恩村,建设镇的德一村是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的。这些地名是纪念人物的一种形式。

十、用部落群体名称命名的地名现存有14条

如:苍土乡的诺言乎伯特,意为王爷属民(今称桃尺营子);他本扎兰镇和佛寺镇的套斯根艾里,其中的主要语素套斯根是属民的意思,其后缀“艾里”就成为了属民之营(或屯)等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蒙古贞现存1070条蒙古语地名的考证,对1045条得以归类,还有25条未得结果。经研究分析,不难看出蒙古语地名用语恰当含义深刻,取意鲜明,体现出突出的民族性,反映出了蒙古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脉络,因而也展现出了丰富的蒙古文化和地名文化,同时又展现了蒙古贞蒙古语地名的命名规律和特点。蒙古地名涉及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地名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蒙古贞的蒙古语地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在地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中,应当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尊重当地的历史的、民族的特点,使之源于大众又服务于大众,更主要的是被大众所接受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