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塔尔寺、希毕尼尔与我的家乡

(塔尔寺阿驾佛爷来我们家看望我父母)

2009年的夏天,我特意安排出时间来陪伴母亲7天。那时,母亲的头脑还是那么清晰,记忆依然那么好。闲暇之时,母亲便给我聊起家乡,聊起塔尔寺,聊起阿驾佛爷—希毕尼尔的故事。

一天下午,窗外的阳光依然那么灿烂,绿草在她的抚摸下散发着淡淡地幽香。母亲斜躺在摇摇椅上,一边抽着烟一边给我讲起了过往的故事。从母亲的回忆里,依稀中,我似乎看到了父辈们来到这个地方扎根、生存、生活的轮廓。

家乡神秘故事以及塔尔寺的来历在母亲那混沌眼睛里给我画出了一个清晰且透明的原始图。

“希毕尼尔”是蒙古语谐音,翻译成汉语是徒弟的意思。

元朝时期,我的家乡是美丽富饶,极富盛名的金莲川草原的一部分,也即是现在的锡盟兰旗卓龙河苏木。在这里,塔尔寺阿驾佛爷—希毕尼尔通常是当地蒙古人口中不断赞颂着的一个“名词”。

初建塔尔寺时,当朝的皇帝便把金莲川这块美丽的土地划给了塔尔寺,同时,还送了白马群、黑马群、枣马群,成群成群的羊,牛,骆驼等。还特意从西藏,青海,呼盟,锡盟阿布嘎旗等地,给塔尔寺增援7户人家给希毕尼尔,实际是经营塔尔寺牧场的蒙古人。

“希布尼尔”人每年按生畜头数交纳的黄油、奶酪、牛羊肉、牛羊皮等派出专人,用骆驼运送到青海塔尔寺。

塔尔寺始建于1379年的中国黄教圣地,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坐落在距青海省会西宁市25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这里殿宇、佛塔林立,古树参天,壮丽豪华。

它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格鲁派僧人和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中心之一。

宗喀巴成名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儿子来信所示,在信徒们帮助下,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后来,该塔一再改建易名,成为现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银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汉语塔尔寺即由此塔得名。

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旁建一静房,聚僧坐禅。17年后,再建弥勒佛殿一座,塔尔寺初具规模,取藏名“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像弥勒洲寺”。

400多年来,塔尔寺逐步发展成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古建筑群,全寺占地600余亩,僧舍房层9300多间,殿堂52座,僧人最多时达3600余人。

全寺四山环绕,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梵塔棋布。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经堂为全寺主体建筑。大金瓦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建筑面积456平方米,上下三层,飞檐四出,各抱形势,歇山式金顶,覆以镏金铜瓦,墙面用琉璃瓦砌成,图案精美,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誉为“世界一庄严”,殿堂正门上方悬有清代乾隆皇帝亲题的“梵教法幢”匾额。

大经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遭火焚后重修,总面积为2750平方米,经堂内长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制地毯包裹,地上铺设地毡坐垫,可供3000僧人集体诵经,正西方供有无数佛像、藏文经典,设有达赖、班禅以及寺院法台座,柱间满挂各种堆绣的卷轴画。

此外,尚有弥勒殿、九间殿、三世达赖灵塔殿、释迦殿、依怙殿、小金瓦殿、花寺、居巴扎仓、丁科尔扎仓、曼巴扎仓、如来八塔、过门塔、菩提塔、时轮塔、印经院、大喇让以及各活佛府邸等。除各种造型精美的佛像、法器、卷轴画,还保存有宋代的哥窑瓷坛、玉雕、明代的龙瓷瓶、清代的龙鱼瓶、竹雕寿星、玉雕观音等珍贵工艺品,藏有历代统治阶级赐赠的各种匾额和汉藏文碑刻。

塔尔寺是藏族文化艺术的宝库。1612年在三、四世达赖喇嘛的倡导下,塔尔寺首建显宗学院,建立讲经开法制度,系统学习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显宗经典。以后又相继建成密宗、时轮、医明学院,形成正规的学经制度,学习生圆次等方面的密宗经典和天文、历算、医学等方面的知识。现存有数以万计的有关佛学、藏族历史、文学、语言方面的文献图书,是研究藏学的珍贵资料。

胡锦涛来寺里,在大金瓦殿供养的红包,支票数目填写的是180万。

塔尔寺每年于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4次观经大会,招徕不少香客游人。观经大会是寺僧向诸佛菩萨献供、祈愿、诵经的法事活动。会上,除进行固定的宗教仪式,还有晒佛、跳欠、转金佛等活动。僧众于像前演奏法乐,诵经祈祷,游客商贾蜂拥而来,更有信徒顶礼膜拜,争献布施。

塔尔寺是青海藏区佛学界的最高学府,现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经院)。

置身于此,藏传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恍如走进艺术的天堂,而它来自偏远的雪域荒原。塔尔寺距青藏铁路西格段起点西宁市26公里,海拔约2500米。

走进塔尔寺,迎面就是那醒目的如意八塔,前面就是小金顶,还有大金顶。正如藏人把他们全部的智慧都挥霍在单纯的宗教精神世界里一样,他们用金箔把两个主要佛殿的瓦顶铺饰得金碧辉煌。小金顶内的庭院里有一棵菩提树,据说它有着极端神奇的宗教灵验,但是菩提叶上的佛祖身影纯粹是一个神话。

 塔尔寺三绝,该寺的酥油花、壁画(唐卡)、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誉满藏区。因其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而闻名海内外。酥油花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教徒为表示尊敬,让公主从长安出发时带来的,一尊佛像前供奉一束酥油花,逐渐在西藏成为习俗,后来传到塔尔寺。

塔尔寺的酥油花塑得非常精巧,形象逼真,堪称一绝。每年冬天,酥油花艺人就开始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各种宗教神话故事,到了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灯节会的时候就被展出,一年一度,成为塔尔寺的盛会。  

塔尔寺的壁画有的直接绘在栋梁上,更多的是绘在布幔上,或悬挂或钉在墙上。壁画染料选用的是矿物染料,色泽艳丽,保持经年不褪色。

塔尔寺三绝中堆绣是用各种颜色的绸缎剪出各种形状,再把羊毛、棉花之类的东西填充进去,在布幔上绣上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鸟兽什么的,是非常特别的宗教艺术品。

400年来,塔尔寺经过不断地扩建、修葺,形成了一座占地600余亩,殿宇巍峨,佛塔林立,色彩华丽的古刹建筑群。

金顶熠熠的大小金瓦殿,菩提花香四溢的祈寿殿,富丽堂皇的大经堂,还有装銮精美的释迦牟尼殿、文殊菩萨殿、弥勒佛殿、**遍知殿等,组成了一幅神秘的梵宗世界图。

内供宗喀巴大师金身像的大金瓦殿为整个寺院的主体建筑。主殿拔地凌空,飞檐四展,吻兽翘首,鞭麻藏式墙,上镶梵文铜镜。在这座藏汉合璧宫殿式的大殿中心则是一尊纯银制作的宝塔,塔的周身镶嵌着各色宝石。精美的镂雕塔龛中供奉着宗喀巴大师的金身和释迦牟尼舍利,一幅乾隆皇帝御笔敕赐的“梵教法幢”匾额悬挂在大殿的横枋上。

大经堂是全寺建筑面积最大、装饰最豪华的殿堂。它始建于1612年,为双层平顶藏式经堂,是全寺僧人集体听经、诵经的重要场所。殿内有方形立柱108根,全部用蟠龙彩云藏毯包裹。人物活灵活现的堆绣、唐卡,嵌装狮首虎头的柱面幡,锦缎制成的法幢,还有天花藻井、悬幡、华盖,将大经堂装饰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塔尔寺因塔而得名,因此造型各异的佛塔遍布寺院的每一个角落。过门塔、时轮塔、善逝八塔……它们均为镏金宝顶,白粉塑身,以色彩明快的佛教图案为饰,表达着历代弟子对佛祖的崇敬与追思。寺院广场上的善逝八塔———善逝塔、菩提塔、转**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平塔、祝寿塔、涅槃塔,在蓝天白云下,尤为庄严肃穆,它们从东向西一字排开,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的八件异行和功德向人们娓娓道来。

塔尔寺晒大佛

塔尔寺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又名“展佛节”

“展佛”即请出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在露天展示,一方面从保护的角度,防霉变和虫咬,更重要的是寺庙僧人和信教群众对佛祖朝拜供养的一种特殊方式。佛像实际是卷轴画中极其稀少的珍品。展佛之日,当东方第一缕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时即为佛像展开的最佳时辰,故展佛又称晒佛。

晒大佛,在每年农历四,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意思是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磐;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磐;通过晒佛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并防佛像遭蛀.塔尔寺有“狮子吼”,“释迦牟尼”,“宗喀巴”,“金刚萨捶” 四种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只晒一种,在寺院山坡上展晒。晒佛仪式非常隆重,观众极多,蔚为壮观。

“晒大佛”当日清晨天不亮,塔尔寺的喇嘛们就要集中,做“晒大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没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顶上走,然后将巨大的佛像(大唐卡),从山坡下一直铺放至山脚,这时巨大的佛像就展现在来参观的成千上万名群众面前,“晒大佛”也达到了最高潮。

“晒大佛”结束后,在塔尔寺内的广场上就要举行跳神,喇嘛们带上各种的假面,跳起了各种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时,喇嘛还要念经祈祷,演藏戏,这是寺庙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艺术的舞台,是人神联欢的盛会。 近些年塔尔寺晒大佛时,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来参观,包括一些外国喇嘛和友人前来助兴。

塔尔寺沿途小麦青稞正灌浆饱满,油菜花开金黄遍野,若不是颓败的土坯房与头戴小白帽的回民时隐时现,景象真与江南春色无二,皆因沿河谷水汽湿润的缘故。

离塔尔寺还很远,就为一片宏大的灿烂耀眼鎏金塔顶和五彩斑斓彩绘建筑所震撼。塔尔寺系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咯巴大师诞生地,是极具盛名的佛教圣地。寺庙依着平缓的山坡修建,殿阁、经堂、佛塔、僧舍勾连不断,极尽壮观之能事。寺前八座如意塔并列,塔基上彩塑托塔天王生动传神。因为塔在寺前,故名塔尔(儿)寺。

寺中汉藏佛教建筑相容,各具特色。汉庙花儿寺与常见的庙宇无异,但庭院中有大树数株,叶细花白,清香扑鼻,寺中和尚告知这就是菩提树,即释迦牟尼悟教时栖身的树种,果然比凡树更具灵性;藏寺风格浓郁,寺门都是筑平台而上,门前彩色经幡招展,围廊四周排列众多一人高的转经筒,有铜制,有木质彩绘,上书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唵吗呢嘛咪吽”。信徒手转心诵,日久天长,得手泽而变得光润。佛殿大堂顶上有鎏金**,旁边的两只金鹿或站或跪,文饰精美,映于蓝天白云下,更觉神圣庄严。

佛堂内彩绘琳琅满目,天花乱坠,酥油灯长明,异香氤氲。所供的神佛前多放置班禅或**大师的相片。宗咯巴大师像左手执剑,右手托佛典,与汉族的文殊菩萨无异,传说大师就是文殊的化身。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汉藏文化的交流融合。此处有一块“光明重地”的牌匾就是于右任的草书。

塔尔寺中善男信女川流不息,四处匍匐膜拜。其膜拜之势,先双手合十置于头顶,经头、口、鼻、心,再全身伏地,伏地时双手、双脚和头顶都要与地相接,即五体投地,双手再分开摩地到头顶合十。膜拜者要拖鞋去袜,头着地处放置垫子,双手套上厚布,天长地久,摩擦过的地板上出现了两道深深的凹槽,真是虔诚与体力的结合。

壁画、堆绣和酥油花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塔尔寺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大金瓦殿是塔尔寺最雄伟庄严的建筑,有“世界第一庄严”之称,由于殿顶使用的是镏金瓦、还有数十座一、二公尺高的金幡、宝瓶等,在蓝天白云下,大金瓦殿显得辉煌灿烂,肃穆之情油然而生。

1749年,乾隆皇帝曾御赐寺额“梵宗寺”。是藏汉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佛教园林建筑群。寺内藏有丰富的文物,包括各种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藏文、蒙文和满文佛经和碑刻,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塔尔寺建筑物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集藏、汉、梵建筑风格于一体。 八塔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中八大功德而修建。

历时400余年,已成为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舍30余座建筑的古建筑群,并成为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

夕阳西下,变成一抹血红的倩影镶嵌在丹青色的天边,母亲累了,她的声音变得模糊起来,暂且让她老人家睡会儿吧!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记录下母亲这一番描述。

2010年6月10日笔乌兰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