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南阳境内的蒙古族人

我省境内的蒙古族有10余万人,90%以上都姓“王”,这其中又有80%分布在南阳。他们是怎么来到南阳的?其先祖是谁?近日,位于镇平县王岗乡花栗树坟村的成吉思汗后裔八世孙王本的墓被盗,记者前往采访时无意间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成吉思汗
  八世孙墓被盗
  “成吉思汗八世孙王本的坟墓被盗了!你们快过来看看吧!”接到线索,记者立即赶往镇平县王岗乡采访。
  车在312国道上飞驰,窗外的麦苗绿油油的,经过雨水洗礼的空气也格外清新。但记者无暇观看这秀美春色,“成吉思汗八世孙”、“南阳的蒙古族人绝大多数姓王”等问题在记者的脑海里不停地闪现。
  花栗树坟村附近有个村,叫砚台村,这个村是蒙古族村,村支书王子厚早已等候在那里。据成吉思汗后裔家谱记载,王子厚是成吉思汗的26世孙。见了面,简单的几句寒暄后,王子厚便带记者前往花栗树坟村查看坟地。途经阳安寺蒙古族小学,王子厚说小学因为校园内有座阳安寺而得名,元代义王王成曾在此避难。
  绿色麦田中车子戛然而止,一座古墓映入眼帘。走近墓地,看到一个大约4平方米的盗洞,洞深近3米,墓室内青砖清晰可见。墓前有一碑,立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阴刻碑文“明徵仕郎王公讳本之墓。公乃大明人也,生于洪武年,职授徵事郎,父庭玉,职授挥麾使……”
  王子厚说,3月6日中午,花栗树坟村村民发现坟墓被盗,他们迅速到王岗乡派出所报案,当天下午县公安局的民警赶到现场拍照、取证。记者从镇平县公安局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
  一块墓碑
  与花栗树坟的传说
  “阳安寺北有公之坟墓焉,其地围有十亩之广,杂树有二百余株,干宵蔽日,不可谓不盛矣……”立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的王本的墓碑上,详细记载着王本墓的位置和当年的规模。
  年近80岁的花栗树坟村村民王敬宗老人说,王本是成吉思汗的八世孙,花栗树坟村村民担负着守护祖先坟墓的职责。相传花栗树是蒙古族的图腾之一,王本墓周围长着枝叶旺盛的花栗树,王本的墓也就被称做“花栗树坟”。王本的部分后人在此定居世代守护着坟墓并繁衍生息形成村落,这个村子也就叫做“花栗树坟村”。
  义王和尚
  隐居南阳改姓“王”
  据史料和砚台村的王氏家谱记载,当年朱元璋兵逼大都,淮王帖木儿不花和成吉思汗后人义王和尚奉诏守城。城破后义王和尚携亲属隐蔽南逃,逃过黄河后,经唐河大河屯、新野王集一路逃到镇平晁陂河东官桥寨,投宿当地官员王暹家中。
  王暹得知义王和尚的身份后好生款待。义王和尚为逃避追兵,同时为感谢王暹的收留之恩遂更换名讳,以“王”为姓。义王和尚后又逃至高丘纪家河落居。随后又以“打燕”为名隐居在邓州九重(今淅川县九重镇),并更名为王成。在九重,义王和尚娶妻孙氏,生三子。长子王庭玉随父隐居,明初由九重迁砚台;次子王庭元、三子王庭祯居九重。王本是义王和尚的孙子。
  碑文家谱
  佐证一段历史
  在镇平、淅川、新野等地境内出土的王本碑文、砚台祠堂碑文、王集碑文、王成碑文、王诏墓志铭等10余块墓碑碑文都记录着这段历史。淅川现存始祖墓碑的正面刻有“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妣孙氏恭人之墓”,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等。
  九重镇出土的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明唐府典仪正王诏墓志铭》刻有“明将仕郎王公墓”七字。碑文详细记述了王诏的事迹,上溯先祖及曾祖、祖父史料,记录其子孙的名字,为王氏宗族六代的信史。
  新野出土的王集碑刻有 “……我始祖兄弟三人,长曰大老,徙居唐河县大河屯;次曰二老,徙居镇平晁陂店;惟我始祖三老,独居兹土……”
  各界关注
  王室后裔被确认
  南阳境内的蒙古族人分布于13个县(市、区),其中尤以镇平最多。
  多年来,各界一直在关注南阳境内的蒙古族人。1953年,中南民族访问团到南阳访问时,把镇平蒙古族人的来历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收集一批碑文、家谱等资料,确认了他们“蒙古族王室后裔”的身份。同年,阳安寺小学被命名为“阳安寺蒙古族小学”。
  1983年至1985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地方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先后到镇平砚台、淅川九重等地研究南阳蒙古族的隐居历史及其世系。1985年,镇平县文化部门对阳安寺进行了修复;1989年,阳安寺被评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