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星期二

北方游牧民族史与蒙古人

东胡史

北方古老游牧民族,蒙古人的祖先。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

约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据中国《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东胡主要活动在当时燕国(北京一带)的北部和东北部,也就是今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东胡从有史记载以来,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东胡曾打败过燕国,

匈奴刚刚兴起时,也受东胡的敲诈勒索。燕国便从今河北怀来直到辽宁的辽阳一带修筑了长城,以防东胡。匈奴的冒顿单于刚即位时,东胡恃强向匈奴索要宝马、美女,冒顿单于采用麻痹敌人的做法,对东胡的要求一一满足。冒顿单于趁东胡王轻敌之际,向东胡发动进攻,大破东胡。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种族奴隶。当然,东胡各族并未就此消亡,如后来退居乌桓山的乌桓族和退居鲜卑山的鲜卑族,就是东胡主要的部落集团。

东胡族系包括的部落和民族很多:如东胡、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各部。

柔然出自于鲜卑,中国《魏书·蠕蠕传》中记载:“蠕蠕(即柔然),东胡之苗裔也。”。库莫奚和契丹也是出于鲜卑,库莫奚,《魏书·库莫奚传》说它是“其先,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契丹原先与库莫奚、宇文两个部落一起游牧后从鲜卑分离出去,自号“契丹”,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仑河)及土河(今老哈河)流域一带。

室韦,《北史·室韦传》载:“室韦,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室韦)”。“蒙古”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旧唐书·室韦传》,传中称它为“蒙兀室韦”,是居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是室韦部落联盟的一个成员。

《辽史》中所载的契丹语和蒙古语差不多,清末著名蒙古史学者沈曾植,经过用鲜卑语和蒙古语相比较之后,说“蒙古语与鲜卑语相去无几”,从地域上看,鲜卑起源于今额尔古纳河东南的大鲜卑山,而后来的室韦的活动地区也在额尔古纳河这一带,可见鲜卑、契丹、室韦、蒙古都是属于东胡这一族系的。

  东胡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后来大漠南北的很多民族都使用它,如现在的蒙古族语言,它就源自东胡语言。

室韦史

蒙古人直系祖先。11世纪,史书上才无室韦活动记事,凡历6个世纪左右。其间,约从9世纪末起,因累遭契丹袭击等原因,一些部落西迁南徒,中世纪后期名震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即是他的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
  
蒙古室韦,公元5~10世纪主要活动在嫩江﹑绰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流域。又作“失韦”﹐或“失围”。中唐以后﹐文献上又把室韦称作 “达怛”。室韦-达怛人是东胡后裔﹐是蒙古族的先民。 10世纪初被契丹人征服后。

室韦,初作失韦,隋时始用室韦,后也有写作失韦、失围的。原系蒙古语音译,森林之意。用作族称,意为“林中人”,方壮猷等说室韦为“鲜卑”的同名异译或别称。

室韦人居住在今内蒙古东北部和嫩江流域。他们使用角弓和长箭猎获野兽﹐用鹿皮制作衣服。男子束发﹐妇女束发作叉手髻。语言与契丹相同﹐都属东胡语言的方言分支。   

突厥汗廷统治蒙古高原之后﹐室韦人成了突厥臣属。突厥可汗派3个吐屯(总领几个部落的官员)统治室韦。

在隋代﹐室韦分为5大部分﹕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

南室韦在契丹之北﹐内分25个小部落﹐已出现世袭的部落首领。他们用芦苇和柳条编织房舍。使用木筏和皮船。粗放的农耕只能得到少量的收成。饲养为数不多的马匹﹐而猪﹑牛较多﹐但不养羊。自南室韦北行11日路程﹐便到北室韦之地。

北室韦内分9个小部落﹐以渔猎为主要的生产活动。捕貂取皮﹐猎获獐﹑鹿﹐取得肉食和皮张。捕鱼也是他们经常的生计﹐即使在寒冬﹐也要凿冰捞鱼。由于气候寒冷﹐在土穴中过冬。人们善于滑雪。

再往北﹐是钵室韦的居地﹐他们也分为若干小部落。有用桦皮覆盖的房屋﹐生活方式与北室韦人相同。

深末怛室韦在钵室韦的西南﹐也是穴居的游猎民。在他们的西北﹐是大室韦的居住地。   

唐朝初年﹐室韦人还处在典型的原始公社阶段﹐“其国无君长”﹐“无赋额”。部落首领称为 “莫贺弗”。在原始的农耕中使用人拽的木犁。盛行集体围猎。在父权家族中保留着明显的母权制遗迹﹕男子娶妻﹐要在岳丈家劳动3年﹐才能领回妻子。据唐人记载﹐当时室韦人分成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支室韦等9部分。   

唐代蒙古高原动荡的局势把室韦人卷进同邻人的战争纷乱之中﹐刺激了他们的社会发展。进入8世纪之后﹐称为“三十姓达怛”的呼伦贝尔高原室韦人﹐在反抗突厥汗廷统治的斗争中发展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些室韦人逐渐向西向南移动﹐他们在文献中又被称为达怛。

到回纥汗廷时期﹐漠北有九姓达怛﹐漠南有阴山室韦(又称阴山达怛)﹑黑车子室韦(又称黑车子达怛)。这些部落参与蒙古高原和唐朝北边的政治军事纠纷﹐迅速发生阶级分化。室韦各部不断向唐朝朝贡﹐接受唐朝所授都督﹑大都督等官号﹐出现了部落显贵。   

8~9世纪﹐唐朝人对呼伦贝尔高原一带的室韦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据记载﹐俱伦泊(今呼伦湖)“四面皆室韦”。泊西南有乌素固部落﹐其东有移塞没部落。河(今绰尔河)之南有塞曷支部落。其东有和解部落﹑乌罗护部落﹑那礼部落。在这些部落的东北有山北室韦。其北有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此外还有岭西室韦和人户众多的黄头室韦。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畔有大室韦﹑蒙兀室韦﹑落坦(一作“俎”)室韦。“蒙兀”是蒙古一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最早记载。   

至辽代﹐室韦人先后被契丹贵族所征服﹐成为辽朝的臣属。契丹人把室韦-达怛人称作“阻卜”﹐金朝也常沿用此名称。   

室韦一词﹐据法国学者伯希和(即P.佩利奥)的推测﹐是“鲜卑”的同词异译。7~8世纪以后﹐室韦逐渐被称为达怛(元代译作塔塔儿)﹐这是因为达怛部落强大﹐其它大小部落也纷纷以达怛自称。室韦─达怛人的语言是乌桓﹑鲜卑以来一脉相传的东胡语言的分支﹐蒙古语便是从东胡语言的一支方言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室韦─达怛人是蒙古族的先民﹐是古蒙古人。11~12世纪的蒙古﹑塔塔儿﹑蔑儿乞﹑札剌亦儿等操蒙古语的游牧民﹐都是室韦─达怛人的后代。840年﹐黠戛斯人南下﹐迫使回鹘人西迁。室韦─达怛人乘机成批迁入漠北﹐使这一片原是突厥语游牧部落的牧地逐渐蒙古化﹐从而改变了蒙古高原的民族分布。

  各部落尚未结成统一的部落联盟,氏族、部落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形态。各部落有号称“乞引莫贺咄”的酋长,主持部落内的一些公共活动;生产则由各氏族组织,所谓“每戈猎即相啸聚,事毕去,不相臣制”。酋长更替,实行在其死后由其子代立的世选制,嗣绝才由众推“贤豪”继位。社会内尚无赋税,但私有制已确立,南北朝时已有“盗一征三,杀人者责马三百匹”的习惯法;贫富分化也已出现,富者脖颈常戴五色杂珠。室韦族最初的部落情况,最先为其作传的《魏书》未作交代。7世纪前后,下分五大部。唐代“分部凡二十余”,有户至少3万,人口在15万以上。   
五大部为:南室韦,有25个氏族,在今齐齐哈尔市至呼伦湖一带;

北室韦,凡9个氏族,分布大兴安岭东侧的诺敏河流域东达小兴安岭西段;钵室韦,居大兴安岭北麓盘古河流域;深未但室韦,大体在今根河流域大室韦,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唐代室韦的部落名称和数目,两唐书《室韦传》所列不尽相同,经勘比后得20部。部名和所在地为:乌素固部,在今克鲁伦河下游地区;那礼部,居于诺敏河下游南;岭西部,在小兴安岭西侧钠谟尔河附近;移塞没部,居乌尔逊河至海拉尔河之间;塞易支部,在哈拉哈河至绰尔河上游一带;和解部,散居雅鲁河、阿伦河地区;乌罗护部,约在今讷河县至齐齐哈尔市一线的嫩江东西附近;山北部,居绰汗山北、大如者室韦,分布于甘河上中游地区;小如者室韦,在诺敏大山附近;婆莴室韦,居盘古河流域;黄头室韦,约以今乌兰浩特市为中心,散布在北至绰尔河的洮儿河上中游地区;讷北(讷北支、讷比支)部,在今嫩江县治北的嫩江东岸附近。
  
室韦族的解体,始于9世纪末。这是由于在其西边的宗主国突厥被回纥攻破后,9世纪中叶回纥又为黠戛斯所破,或西迁,或南逃,不久大量黠戛斯人返回天山西部地区,这给室韦创造了向西移住的有利条件;在其南方,契丹趁唐衰落之机,在9世纪末连连北进,致使室韦诸部或西迁南徙,或被契丹征服。出现重新组合。此后有的以新的称号活动,有的在一个时期内虽保留了原族称,但在后来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也改号易名。已知的有:西迁的有蒙兀、大小如者室韦。蒙兀室韦约在10世纪初由额尔古纳河以东向西迁移,最后到达斡难河(今鄂嫩河)发源地不儿罕山(今大肯特山),

在辽朝时以萌古或被称袜劫子为号,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到金末发展为拥有16个部落的蒙古族。

大、小如者室韦,约在9世纪初已由大兴安岭以东西迁至石勒喀河流域,唐后期称“俞折”(系“如者”转音),辽又转称羽厥(亦作乌古),这时一些在大兴安岭以西的移塞没等部落也改称乌古,使其地域有今海拉尔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金末加入了蒙古族。

南徙和西南徙的有大室韦、乌素古、和解等部。大室韦是在唐中期以后由石勒喀河流域南下至阔连海子(今呼伦湖)、捕鱼儿泊(今贝尔湖)一带的,辽代称敌烈,金称塔塔尔部,蒙古兴起后为蒙古兼并。乌素固部和西室韦等部,在8世纪中叶以后因军事行动已转移到阴山之阳的振武附近,军事上受挫后似未返回原故地,在辽金时代与黑车子室韦同被称为阴山室韦。黑车子室韦称号见于唐后期,他是和解、那礼等部在南徙过程中采用的新称号,新居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至山西省大同市一带,被辽征服后不久。其名渐不复见,乃以阴山室韦之名见于史书,金代是汪古部的成员,13世纪初归入蒙古族。经过上述变动后,辽代尚以室韦作称号的主要有室韦部和突吕不室韦部。室韦部是辽代对原居嫩江上游和黑龙江北一些室韦部落的总称,金初归附女真后遂不见其名,似加入了女真族。突吕不室韦来源于黄头室韦,黄头室韦是唐代室韦诸部中的大部,唐未分为大、小二部,辽初被阿保机征服后,置突吕不室韦部、涅刺拏古部,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契丹20部成员,居住在今齐齐哈尔市至泰来县一带;辽圣宗耶律隆绪契丹34部中涅刺挛古部改称涅刺越兀部,并被迁戍黑山(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北,不见突吕不室韦部之名,疑黄头女真是该部改名。

  室韦人的社会生产,直至9世纪末西迁南徙时,一直是以游牧、游猎为生,辅以捕渔和农业。由于室韦区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一,所以各部从事的生产并不完全一致。据载,在五大部时期,南室韦上述四项生产皆有之;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则主要从事狩猎、捕渔和畜牧业,而且有的或以捕貂为生,或“衣以鱼皮”;大室韦以畜牧、狩猎为主。

匈奴史

匈奴是古代一个强大而影响深远的蒙古民族,是历史上第一个在大草原建立国家的民族。匈奴雄踞蒙古草原数百年,为草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匈奴是历史上唯一对当时三大帝国(汉、波斯、罗马)均构成过直接威胁的种族,是匈奴人促成了欧洲历史发展的转折。他们把丛林里的日耳曼人推上了历史舞台,并终结了古罗马人的辉煌。几个世纪以后,匈奴的首领阿提拉(Attila)被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称为“上帝之鞭”、“上帝的惩罚”,表达了整个欧洲对匈奴的恐惧和无奈。这个令人惊悚的称号至今还保留在一个意大利修道院的阿提拉浮雕的头像下面。

匈奴人从哪里来?匈奴人的先祖是谁?北方草原上就有“鬼方”、“ 猃狁”等民族,并在商周时期就和中原政权有过接触。中国《周易·既济》记载:“(商王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西周以后,“鬼方”、“猃狁”这两个名称消失,开始出现“犬戎”、“狄”等少数民族。《国语·周语上》记载:“(周穆王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而归”。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时期,“匈奴”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汉文史籍中。在公元前17世纪左右,欧洲人的说法有:哥特王菲利莫尔进入西徐亚人地盘后,发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巫婆,于是把她们赶到荒野中去了。巫婆们在荒漠遇到几个妖怪,和妖怪生养了一个种族——“Hun”,他们的天性就是要压迫和毁灭其他民族。“Hun”就是欧洲人对匈奴的称谓。由于匈奴无文字,以语言为约束,根据留传至今的少量古代汉语记录确定匈奴的先祖也十分困难,所以只能简单的说——匈奴就是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人的祖先,一个游牧民族。

匈奴的出现见于记载的由匈奴单于修筑的头曼城,就在内蒙古包头市境内。近年来外考古学者在漠北的诺颜山、内蒙古及其他地区发掘上百个匈奴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属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铁器,包括兵器(铁刀、铁剑、铁镞),生产工具(铁镞、铁铧)和生活用具(铁马嚼、铁环、铁片、铁钉),以及铁块、铸铁的模型与炼铁炉等,证明匈奴族于约公元前3世纪在大漠南北兴起的时候,物质文化已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文化使匈奴社会的生产力迈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不仅畜牧业大为繁盛,而且还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匈奴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过着游牧的生活。住穹庐(毡制帐幕)、食畜肉、饮潼(tong)酪(牲畜乳制的乳浆)衣皮革、被毡裘,狩猎业和农业居于次要的地位。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冶铁业,其次是铸铜业和陶器制造业(匈奴墓葬出土了大批的铜器和陶器)。匈奴设有王庭、左右贤王、谷蠡(lí)王、 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等管理机构与职位,说明匈奴的社会形态已经不再是一个原始部落联合体,而是一个国家了。

后来,匈奴还不能算强盛。匈奴东侧的东胡、西面的月氏都强盛于匈奴。当时匈奴单于的名叫头曼,曾与秦军交锋,兵败北逃。匈奴的崛起乃自头曼单于之子冒顿,冒顿是强大匈奴帝国的缔造者,是北方草原上第一个大英雄。

冒顿本来是头曼的大儿子,很早就被确定为单于的继承人。可是年老昏花的头曼新娶了娇妻又生下一个儿子,在枕边风的温柔吹拂下,头曼想废掉冒顿,重立宠妃之子为太子。于是头曼想出一个自以为很“高明”的办法——先把冒顿送到月氏作人质,然后派兵攻打月氏,想以此借月氏之手杀掉冒顿。在头曼发兵攻打月氏时,冒顿竟然抢得一匹好马逃了回来。头曼看到了自己儿子智勇不凡,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他改变了主意,让冒顿去统领万骑军马。

冒顿得到兵权后就显示了他的果断、坚定与谋略。他让工匠制做了一种“鸣镝”(响箭),下令部下:“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就是说自己的响箭射到哪里,每一个部下必须跟着射到哪里,否则将立斩无赦。开始是在打猎的时候,冒顿间或抽出一只响箭射向猎物,有的部下没反应过来而没跟着射,冒顿就下令将这些部下斩首。接下来有一天,冒顿突然抽出响箭射向自己的爱马,有些部下稍一犹豫没跟着齐射,又被冒顿拖出去斩首。再下来的某一天,冒顿做出了更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竟然用响箭射向自己的妻子,有些部下犹豫了,而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冒顿的立即处决。从此部下们心中有了这样一个信念——无论冒顿作出多不合理、不可思意的决定,都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

在一次出猎中,冒顿有意测试一下部属,用响箭向他父亲单于的爱马射去,部下全部毫不犹豫地随之齐射。冒顿默然点头,知道时候到了。于是他带着部属随头曼出猎,并在出猎中用响箭射向头曼。顿时万箭齐发,头曼顷刻成了刺猬,从此冒顿自立为匈奴的单于。

冒顿初立时的匈奴并不强大,还经常受到其邻邦东胡的欺辱。东胡听说冒顿是杀父得位的,以为欺负匈奴的机会又来了,就派人到匈奴去要千里马。冒顿听了东胡使者的来意后,征求群臣意见,大家头领都认为千里马是匈奴难求的宝物,不能随便给别人。冒顿却说“怎么能因为喜欢一匹马而破坏与邻国的关系呢?”,于是把千里马交给东胡的使者带回。东胡得到了千里马以为冒顿是好欺负的,更加骄横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派了一名使者,这回是要冒顿的一位妻子。冒顿再次召集头领聚议。许多匈奴头领一听便气炸了肺,认为这是对匈奴的公然侮辱,请单于发兵攻打东胡。冒顿却摇头表示反对:“对一个女子的爱恋难道比维护友邦关系更重要吗?”,然后把自己的一个妻子交给东胡使者带回。东胡因此更加轻视冒顿了,并开始西侵。深谋远虑的冒顿如同射杀他父亲时一样,不动声色地准备着。在东胡与匈奴之间,有一块千余里的荒地无人居住。

东胡使者的第三次西行就是为了这块辽阔的土地。使臣说:“匈奴与东胡之间的广大土地,匈奴本身也没有使用,我们东胡想要它。”。冒顿于是再次召众聚议。属下们想到以前已经把千里马和美女都给了,就说:“这块地反正也没多大用,给也可以,不给也行。”。冒顿听后大怒道:“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给人呢?”,下令将所有赞成放弃土地的头领斩首,随后冒顿跨上战马,号令全体部众进攻东胡,有落后者斩。匈奴大军气势澎湃,杀向东胡。而此时的东胡,虽然实力不弱于匈奴,但误以为冒顿一向软弱可欺,根本就没有作任何战争准备。在冒顿率领的充满斗志的军队打击下一触即溃、全军覆没。冒顿虏得东胡的民众、财产、牲畜后并没有骄满和停顿,马上又带着匈奴军队向西杀去。月氏根本没料到匈奴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同样纷纷溃败。从此匈奴称霸北疆,形成了与中原帝国面积相当的匈奴汗国。被迫西迁的月氏人从河西走廊跑到中亚挤走了那里的西徐亚人,后来建立了贵霜帝国,被殴州人称为“白匈奴”。失去家园的西徐亚人只好西迁到乌克兰地区,迫使当地的日耳曼人再向西去挤压罗马帝国。从此,中原面临的不再是一个个弱小可欺的游牧部落,而是有着相当实力的统一了的国家,中原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患。

在冒顿统一北疆的时候,趁机收回了黄河以南被汉人秦军夺去的故土,并在燕、代等地向中原侵掠。此时的冒顿号称有控弦之士三十万,是匈奴最鼎盛的时期。

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病逝,而后他的儿子与孙子先后继位,史称老上单于与军臣单于。老上单于把月氏逐出西域,把月氏国王的脑袋做成了酒碗。匈奴控制着东起大小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广阔地区。在此近半个世纪里,匈奴和汉朝借助美丽公主们柔软的乳房,与汉人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状态。

公元前101年,且鞮侯单于即位,表示与汉朝和解,把过去所拘留的中国使节全部送返长安。

草原游牧部落的文化与政治发展相对缓慢,草原部落的强大对英雄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草原的历史,更像是一个个英雄的传记。鞮侯单于死后匈奴内部开始出现权力的争夺,最终出现多个单于并立的局面,统一的匈奴走上了分裂,而分裂又造成整体力量的衰落。

罗马史学家阿密安·马瑟利讷斯(Ammianus Marcellinus)对匈奴人做过这样一段描述:“匈奴人比欧洲所有的蛮族还要野蛮很多。他们四肢粗短,躯干壮硕,大脑袋,罗圈腿,整个身体的线条就好像是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他们吃半生不熟的兽肉,或者是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他们在马背上生长,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打仗的时候,他们很少排成整齐的队形,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来去如风,往往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已经冲到眼前,而杀戮劫掠一番后又迅速离去。”这些描述中显然充满对匈奴的恐惧与无奈。

从东方到后来的匈奴又到了西方又开始续写他们的辉煌,成了西方新的霸主。在离开东方到在欧洲出现的200年里匈奴去了哪里?史料记载也是相当模糊。但是在公元3世纪末,这个原本已经消失了的民族突然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这群在野地游荡2个世纪之久的荒野之狼,最终以飓风般的姿态改写了整个欧洲历史!

匈奴人在于公元四世纪前后突然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随后在称为巴兰比尔(也有文献译称巴拉姆贝尔)王的领导下开始了他们的征服战争,第一个目标便是当时称为阿兰的东欧国家(汉史籍中称奄蔡国)。当时的阿兰国堪称强国,阿兰王倾全国之兵与匈奴军战于顿河沿岸却遭惨败,阿兰国王被杀、国家覆灭,阿兰余部最终臣服于匈奴。

灭亡阿兰国后,匈奴在顿河流域附近逗留了几年,然后在他们年迈的国王巴兰比尔的带领下继续开动他们极具毁灭性的铁蹄踏向西方。在他们的面前,是东哥特和西哥特——两个势力强大的日尔曼部落联盟,再继续往西,便是西方世界的中心——罗马。

公元375年,匈奴大军进入东哥特领地,身披重铠手拿标枪的东哥特步兵根本就不是匈奴铁骑的对手。匈奴铁骑自天地交接处如潮水般涌来,一眼看不到边际,大地为之震动。东哥特人只听到天上突然传来异响,如风、似雨……抬头看时只见漫天如蝗之飞矢,东哥特人接二连三倒地,尚未短兵相接,东哥特败相已露。这匈奴人用的箭也是不一般,其准头高,射程极远,杀伤力极强,箭头用锋利的金属或坚硬的动物骨头作成。据说匈奴人有时会在作战前事先将箭头沾上马粪,被这种沾上马粪的“脏箭”射伤的人轻则伤口发炎,重则染上破伤风!匈奴骑兵可边快速冲锋边放箭矢,射程达200米之远,而且能保持较高的精确度,这些功夫在西方的骑士中根本没有的,许多东哥特士兵还没有见到匈奴人的模样便死在箭雨之中。

东哥特灭国后,匈奴人接着继续向西,西哥特人以德聂斯特河为险布兵拒守,试图击匈奴军于半渡。匈奴军一边在河对岸作势佯攻,主力从上游乘夜偷渡包抄。这边西哥特人在河岸构筑防御工事备战正酣,却不料被拦腰痛击,兵败如山倒的西哥特数十万人马渡过多瑙河逃入罗马帝国境内。

多瑙河附近肥沃的匈牙利平原暂时停止了匈奴人西进的脚步,他们占据了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之间的整个草原在那里居住了下来。罗马人见匈奴停住了西进的步伐总算松了一口气,但这些逃难而来的数量庞大的日耳曼人却成了罗马人的麻烦。地方官吏也瞧不起这帮西哥特“难民”,试图把苛捐杂税往这些西哥特人身上加。西哥特人正当国破家亡之际,当下群起造反,把当地罗马人给赶走,大有在罗马境内“复国”的架势。罗马人急忙派兵镇压,西哥特屡败罗马军,还乘机扩大了控制区域。慌了手脚的罗马皇帝华伦斯于公元378年御驾亲征西哥特,却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战败被杀。罗马将军狄奥多西接着镇压,双方势均力敌久战不克后于公元380年左右达成协议:罗马允许西哥特在西巴尔干划地自治,双方暂时相安无事。之后狄奥多西任罗马皇帝,临终前将帝国分作东西两部让两个儿子分别继承,自此罗马帝国分裂为以罗马城为首府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

公元396年,西哥特等日耳曼部族再与罗马交恶,西哥特军于公元396年攻雅典,400年攻意大利,410年洗劫罗马城,416年占西班牙并宣布建国。其余日耳曼部落也纷纷效仿割地封侯,一时间罗马帝国境内成立了数个日耳曼人的国度。而此时的匈奴人一直就在肥美的匈牙利草原上放牧休闲,建立起他们的匈奴帝国,罗马人每年还要交纳大量的贡税给他们享用。

公元435年左右,匈奴人的首领阿提拉杀了原本与自己共同掌权的兄弟而大权独揽,匈奴人和欧洲人的历史共同翻开了新的一页!

匈奴王阿提拉是个伟大的巨人,有着超常的征服欲望。他一上台就大量扩充军备,逼迫东罗马交纳更多的贡税,并且不断插手西罗马的外交事务。罗马无法满足这年年高升的“苛捐杂税”,匈奴人则以此为借口于公元441年向拜占庭宣战,大肆洗劫巴尔干地区,四处攻城掠地。直到442年才被东罗马的阿斯帕尔将军阻截于色雷斯地区。但阿提拉却于公元447年发动了规模更大的入侵,他们一路重挫罗马守军,彻底铲平了色雷斯城,于次年直杀到君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讨饶求和,缴纳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割让了多瑙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才使得匈奴人得意离去。

匈奴人重挫拜占庭后回到匈牙利平原,许多日耳曼部落纷纷前来投奔。此时匈奴帝国的势力达到顶峰,不仅收编了许多日耳曼部族,东西罗马都得向他们进贡,其疆域更是东起里海,西至波罗的海和莱因河,匈奴王阿提拉已成为欧洲最有权势之人。阿提拉和他的匈奴人被惊恐的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称为“上帝之鞭”。

西罗马的皇室和贵族沉浸在美酒与女色中,开放的性观念、豪华的温泉洗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皇帝的妹妹霍诺莉娅公主更是个多情的种子,男友无以数计,并和一个宫廷中的佣人热恋。最后为维护皇家尊严,国王杀了那个佣人,把公主送到拜占庭的一座修道院,想借助修女们的“安慰”来洗清公主“心中的伤痛”。

在修道院的霍诺莉娅公主竟然给匈奴王阿提拉写信诉说自己的寂寞,希望能够英雄救美。匈奴王阿提拉随即于公元451年初挥师度过莱茵河进入高卢地区,除了数量空前庞大的匈奴军外还有为数不少被收编的东哥特人和其他来投靠的日耳曼人,总兵力达50余万之众,是当时欧洲大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

阿提拉将这支军队兵分三路,右路通过阿拉斯向西挺进,左路取道梅斯,中路主力直扑巴黎。阿提拉大军所到之处田园城镇均遭铲平,人员牲畜均遭灭顶。4月份,阿提拉大军攻破梅斯城,5月初,匈奴大军围攻奥尔良城,却没想这奥尔良守军顽强抵抗,竟然久攻不克。6月份中旬,匈奴人眼看将要得手,这时天地交接处突然黄沙滚滚,隐隐还传来如闷雷般轰响,阿提拉一言不发独自眺望远方,敏锐的战神嗅出了战争的气息。那不是风刮黄沙,那是罗马军团移动时扬起的战尘;那不是天边闷雷,那是千军万马奔驰的脚步震动着大地。那是西罗马联军,加入此阵营的主要还有西哥特王亲领的哥特军和由阿兰人、及法兰克人等日耳曼部落群众组成的志愿军。领军的正是罗马名将、高卢行政官阿提纽斯,这只罗马联军人数亦有近40万众。

奥尔良城内的罗马守军见援军杀到顿时是精神百倍,更加勇猛异常。而阿提拉生怕在奥尔良城下遭到罗马军夹击,被迫放弃攻城,他留下一部分军队作为后卫掩护撤退,主力则回师向东一路撤到赛纳河东侧的卡达隆尼平原。匈奴人撤退了,罗马人还是首次以兵力逼退匈奴人。第二天,双方在卡达隆尼平原对阵。阿提拉每逢战前总要巫师占卜吉凶,这回巫师给他的回答是:难以取胜,但罗马联军主将会死于此役。阿提拉觉得以自己一次的失利换取罗马帝国唯一有用的将军阿提纽斯的死还是值得的,他立即下令决战,著名的卡达隆尼会战爆发!

公元451年6月20日早,双方开始排兵步阵。阿提拉将实力最强的匈奴兵置于中路亲自指挥,左翼为东哥特军,把其他日耳曼部落人全放到右翼,计划利用中路匈奴骑兵主力快速冲破罗马军中路,将罗马联军分割歼灭。罗马联军则将阿兰军以及法兰克等部落联军放在中路,右翼为西哥特军正好与匈奴左翼的东哥特军相对,阿提纽斯亲自领罗马主力置于左翼,计划是利用左右两翼击退匈军左右翼再夹攻匈军中路主力。近午时,匈奴骑兵试图抢占一高地,却被西哥特国王的儿子托里斯莫德率骑兵将其击退赶下了山坡,匈奴军出师不利。中午2时左右,双方均采用三路并进,罗马联军与匈奴联军左中右三路阵线几乎同时相撞,欧洲大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会战开打。罗马联军左路罗马兵团奋力推进,匈奴军右翼日耳曼部落联军不敌,连连后退,匈奴军右翼失利。匈奴军左东哥特军与罗马军右西哥特军相残,西哥特军占据骑兵优势,东哥特军仍奋勇抵抗,战况一时陷入胶着。中路的战况最为激烈,匈奴骑兵大部因受左右两翼挟制,其惯用的快速机动、聚散自如的战法失灵,只能采用集团密集冲锋。这阿兰人与匈奴人曾有亡国灭祖之血海深仇,此时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面对匈奴精锐骑兵部队如水银泄地之攻势,阿兰人寸步不让个个战至最后一滴血,哪怕已身中数箭满身刀痕也要扑上去用匕首刺杀匈奴人,就算杀不到人也要刺杀马匹将匈奴人掀翻在地自己才肯断气。阿兰人不要命的死战实在是大大出乎阿提拉意料,他万没想到占尽武器装备、兵员数量优势的匈奴骑兵在这些阿兰人面前居然举步艰难推进如此缓慢。下午3时左右,匈奴军右翼完全崩溃,罗马兵团转而支援中路,匈奴军中路主力此时尚未完全突破罗马联军中路的阿兰人阵地。双方激战至日落西山,匈奴军退却,撤向自己后方大营,罗马联军也鸣金收兵。天亮后,只见尸横遍野血染平原,罗马军本欲点兵再战,无奈被躲在防御阵地中的匈奴人乱箭射回。随后,西哥特人在战场上发现了他们老国王的尸体,可怜西哥特国王在激战中中箭落马惨死荒野,匈奴巫师关于“罗马联军主将会死于此役”的预言竟然是应验在他的身上。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莫德悲伤之余便率部打道回府。双方均无力再战,各自收兵返回。

此役双方在平原上各留下了几十万具尸体,就兵力损失上可说是旗鼓相当。但罗马联军主要损失在于中路的阿兰人和日耳曼部,罗马高卢军团虽也受创但其精锐尚在;而据罗马人事后计算尸体,匈奴人主力骑兵部队直接战死达十万余,另有大量伤兵实际已失去战斗力,估计战力仅剩原先的一半左右。如果以此相较来说显然匈奴人吃亏不小。此战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避免了西方文明被毁灭的命运,若此战匈奴人胜,恐怕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都会因而改写。

匈奴王阿提拉于次年再次大规模发兵,匈奴军绕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眼看匈奴军矛头将指向罗马城,罗马的教皇里奥出面了。里奥教皇亲自涉险出城到北意大利的米西诺河附近拜会阿提拉,通过谈判阿提拉最终撤兵。

公元453年,阿提拉大帝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的最后一夜是在洞房中度过的。那天,阿提拉又新娶了一个妻了,但是次日清晨却发现阿提拉口鼻流血,死于床上。或许阿提拉喝多了酒,或许是这位美女的谋害……总之阿提拉大帝就这么非常遗憾地辞世了。

阿提拉死后匈奴帝国出现了内讧,东哥特和其他日耳曼部落顺势起兵反叛。454年,东哥特人和阿提拉的长子埃拉克的军队战于班诺尼亚,埃拉克兵败被杀。大部匈奴人在阿提拉之幼子邓吉希克的率领下撤退到多瑙河下游和南俄罗斯地区,其余人部分投靠了罗马帝国。邓吉希克曾试图重建霸权,公元461年他率部与拜占庭军战于多瑙河下游,但最终他的首级做为战利品被拜占庭人带回了君士坦丁堡。再以后,匈奴人在俄罗斯平原的大部又分裂为多个小部族互相争战不休,逐步融入当地民族之中。那支在亚速海的匈奴人,最后和当地人融合通婚后,形成了另一支游牧民族----保尔加人,后来他们在阿瓦尔人的征服中逃离了南俄平原,进入了巴尔干,是保加利亚民族的先祖之一。

就这样,在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则分别融入了当地民族,匈奴在世界范围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第一代天之骄子的传说结束了。如果当时的汉朝军队一直追击到欧洲,世界历史又将是什么样子?

匈奴和蒙古的文化对比中可以得知,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在相同的地理环境中生活过的,匈奴名族的文化与蒙古民族的文化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在历史上匈奴众多文化习俗深刻地影响了后其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游牧民族。

鲜卑史

“鲜卑”一词为音译,在中国史籍中,也被译为“师比”、“犀比”。有人把他解释为“瑞兽”之意,也有人解释为“祥瑞、美好”之意。

鲜卑族属于北方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游牧民族。鲜卑的先祖是东胡人。公元前2世纪,匈奴冒顿单于进击东胡,东胡灭亡后,东胡人融入匈奴,还有一部分迁移到大兴安岭嘎仙洞(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一带生活下来(大兴安岭原名就为鲜卑山),臣服于匈奴汗国。经过两个多世纪的休生养息,人口逐步发展,进而占据呼伦贝尔草原,形成蒙古民族的分支--鲜卑人(有些史籍上称之为“室韦”)。中国史研究会会长韩儒林先生认为鲜卑为蒙古族,这是今天官方的定论。鲜卑与蒙古有着族源上的共同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仍为匈奴役属。公元87年,鲜卑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公元91年,鲜卑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
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民族中涌现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领——檀石槐。鲜卑在檀石槐带领下不断壮大,统一了鲜卑诸部,建牙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随后,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南扰汉边,占据匈奴故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联盟。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其势力“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后来,西部鲜卑叛离,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步度根集团(檀石槐后裔),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袁绍据河北时,汉人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鲜卑轲比能。后来轲比能集团势力不断强大,先后兼并了步度根等部,最终统一了漠南地区。轲比能强大后,进军魏国边境,被汉人刺客所杀。漠南统一局面又再度陷于四分五裂之中。东部鲜卑先后兴起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他们乘机南迁,占有乌桓故地。宇文部落本为匈奴人,后来东迁辽东与鲜卑人杂处,逐渐鲜卑化。

北方各族部的统治者形成了纷争割据的局面,在100多年中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中国史书称“五胡十六国”。在这100多年中,鲜卑族先后建立九个政权:辽西(今辽宁、河北一部)、代(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后改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宇文(史称北周,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辽宁一部分)、后燕(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一部分)、南燕(今山东、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陕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肃西南)、南凉(今甘肃西部、青海一部分)。

鲜卑拓跋部居于今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以游牧射猎为生。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jiān)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东南)大败燕军并乘胜南下,夺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要城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北方的强大势力之一。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称皇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击败后燕进入中原后,奖励农业生产,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孙魏太武帝拓跋焘承其前业,国势大盛,于公元431年灭夏,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天人合一的游牧政策。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

北魏末年,内部发生变乱。公元530年,魏孝庄帝杀死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兆(尔朱荣弟)又杀死北魏孝庄帝,立元恭为帝,政权又为尔朱氏所握。后来尔朱氏又为其部将鲜卑人高欢所灭,高欢杀元恭,另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为摆脱高欢所控,从洛阳出逃,投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此后,北魏分裂为两个政权: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公元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都邺。

西魏在鲜卑人宇文泰执政下,国势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yōng)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的重大举措,国势日渐强大。北齐与北周东西对峙。公元576年,北周发兵攻北齐,先占晋阳,继又东进,577年攻陷北齐邺城,北齐亡,北方归于统一。周武帝灭北齐后又进军南方的陈朝,取得了长江以北的土地,为后来隋朝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鲜卑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这些政权,对中国汉人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大力推广佛教。

鲜卑族以前信奉的是在北方草原很有影响力的“萨满教”。天兴元年(398)他下诏在京城建寺,使信众有所居址。后来又诏沙门道果进京,令其担任僧官沙门统,绾(wǎn)摄僧徒。

太武帝时期实施了禁佛政策,毁弃了寺庙等佛教场所,到文成帝时又开始大力兴佛。文成帝下诏: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等生死者叹其达观,览文义者贵其妙用,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文成帝下令各州、郡、县都要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论其年龄大小,一律听任出家。于是以往所毁的佛寺,又都恢复起来了,佛像经论,又得以流传,著名的云冈石窟,也在文成帝时开凿。

孝文帝继位后下诏整肃僧尼,严格限制无籍游僧的活动,至于有教籍的僧人的活动,必须持有各级公文。同时禁止不顾财力、大兴豪华大寺的做法,把佛教的发展纳入法制和秩序的规范之下,防止那些“无知之徒”败坏佛教的声誉。孝文帝本人也常在寺庙设供。

北齐是代东魏而立的又一个北方蒙古人政权,历六帝二十八年。北齐佛教的鼎盛期是文宣帝高洋时代,他“大起佛寺,僧尼溢满诸州,冬夏供施,行道不绝。当时京师邺城的寺僧,“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在供施方面,高洋把国家财产分成三份,供养僧尼就占三分之一。高洋还喜好坐禅,坐禅时整日不出。他又行素食,禁止捕杀鱼虾虫鸟。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杨坚废掉周静帝,篡夺鲜卑北周王朝而建立隋朝,隋朝朝廷充满鲜卑族官员,连隋文帝的独孤皇后都是鲜卑人,独孤皇后是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因此,从隋朝的国家政权的组成和民族的构成上说,鲜卑族的比重极大。独孤皇后的家族连她自己在内,先后出过三位皇后和一位皇太后。她的姐姐是北周周明帝的皇后,她的大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她的从姐妹是唐朝唐高祖李渊的生母。她的鲜卑家族性格刚勇,势力强大,深刻影响了北周、大隋和大唐三个朝代。她在皇宫,后宫不敢给隋文帝送嫔妃,她还敢于杀掉隋文帝看中的女人。在隋文帝时期,中原民族性格强悍、文化发达。

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精粹。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从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鲜卑贵族。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是鲜卑人,唐高宗李治的曾祖母、祖母和生母是鲜卑人,李家也出过李世民的太子承乾那种学胡语,吃胡食,仰慕突厥狼头军旗、想解发回草原当突厥人的例子。这也证明李唐家族中的草原民族血统和及其影响极重极深。另外,“环肥燕瘦”的审美标准,与游牧民族有着必然的联系。

隋唐以来,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有“须卜”、“室韦”、“失韦”、“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锡窝”等不同译音。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

柔然史

蒙古族形成以前,大漠南北地区先后出现过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室韦一达怛等北方民族。他们的活动对蒙古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柔然 --- 约在公元四世纪末叶,柔然兴起在大漠南北。它初居于乌兰察布高原,后进入漠北。柔然的统治核心是东胡苗裔郁久闾氏族,但大部分臣民是突厥语族各部。

柔然在首领社仑时,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在漠北弱洛水(今蒙古土拉河)建立汗庭。

柔然的语言是东胡后裔诸语言的一种方言,但在蒙古高原突厥语世界中逐渐被同化。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中国史书《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柔然实际上与蒙古人祖先有着深层的必然联系。欧洲历史著作中有称柔然为“阿哇尔人”(Avars),认为公元5世纪中叶,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叫阿哇尔的民族,因大洋雾气过重和龙蛇侵扰,向中亚迁徙,迫使Savirs等族向西奔逃。阿哇尔即是柔然。“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是“勇敢、强大”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

相传鲜卑拓跋部首领力微出兵掠夺邻居部落,抢得一个小男孩,其主人给他取名“木骨闾(lǘ)”(又译作郁久闾),意为“秃头”。木骨闾长大以后英武健壮,被主人免除其奴隶身份,成为一名骑士,不断建立战功,但在一次战役中,因“坐后期当斩”罪,“亡匿广漠溪谷间”——因迟到延误战机,怕被处死,遂与部属100多人逃到大兴安岭西南的纥突邻部落中避难。木骨闾死后,其子车鹿会当了首领,征伐和收抚周围的部落,人数越来越多,于是自称“柔然”,从此出现了“柔然”这一新的民族。这时的柔然役属于拓跋鲜卑,“岁贡马畜貂豽(nà)皮,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北魏登国九年(394),车鹿会率众继续向西南方向的蒙古高原迁徙,当地的匈奴人和鲜卑人都不断投归。车鹿会死后,其部分为二:长子匹候跋居今内蒙自治区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原柔然游牧地,缊纥提所统的西部,从河套向西扩展到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代国被苻坚灭后,柔然曾一度依附于朔方塞外的铁弗匈奴部。至四世纪末,社仑成为首领,与北魏交恶。公元402年,社仑率众南下,准备救援后秦姚苌(cháng)的属部黜忽和素古延,被北魏大将和突击败,急忙向北方逃逸。他一路征服许多高车部落,人口日益增多,地域日益广阔,迅速统一了蒙古高原,于是自称“丘豆伐可汗”,创立法制,组建军队,建立柔然汗国。

柔然的社会形态为游牧奴隶制,兵民合一,人皆控弦,以故武功强盛。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高车人就是柔然军队的主力,高车人先祖是汉代居于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他们东征西战,为柔然汗国的开疆拓土立下了头功,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在北魏与柔然的一次战役中,仅俘获的高车部众就达数万人。北魏将他们迁移到内蒙古的阴山下,于是那里出现了一个叫“敕勒川”的地方(丁零又名敕勒),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即为高车人的民歌。

社仑可汗在位时加强经营西域。他出兵天山南北,逐走了呼得和车师后部,将乌孙人赶至帕米尔高原中,扶立匈奴余众在乌孙故地建立“悦般国”。接着他又南征高昌、焉耆、龟兹、鄯善、于阗。柔然汗国强盛时,西域一度为柔然汗国所控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在柔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其它民族成分。根据《魏书》、《北史》及隋唐有关史书记载,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60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部落有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胏渥氏;属东胡鲜卑的有托跋氏、丘敦氏、无卢真氏、树格干氏、尉迟氏、谷浑氏、匹娄氏、勿地延氏、莫那娄氏、叱豆浑氏、库褥官氏、温盆氏、树黎氏、乌氏(乌洛侯);属于敕勒的有乙旃(zhān)氏、斛律氏、副伏罗氏(部)、达簿干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以及东部高车等;属于匈奴余部的有拔也稽部(一说属敕勒)、贺术也骨部、乌洛兰氏;属于突厥的有阿史那氏;属于西域诸胡的有龙氏、高氏(一说为汉人)、希利垔(yīn)、邢基祗罗回、侯医垔等。此外,柔然内部还有一些汉人。由上可知,柔然主要是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民族和部落所组成。

社仑死后他的弟弟大檀即位柔然可汗。425年,大檀可汗曾邀请悦般王入国相会,悦般王进入柔然国境,见柔然人不洗衣,不洗脸,饭后不洗手,伸长舌头舔碗底的残羹剩菜,十分生气,大骂其为走狗国,转身返回。大檀可汗派兵追赶不及,从此双方结怨,互相攻伐不止。悦般国一再遣使北魏,结为同盟,共同对付柔然汗国。5世纪20年代,北魏曾屡破柔然与漠北,但未触动柔然政权在西域的统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424-452),先后吞并后燕、大夏、北燕、北凉,统一中国北部,着手经营西域。435年,他派王恩生、许纲等12人出使西域,中途被柔然抓去。第二年,拓跋焘又派董琬、高明等六人到西域,成功与乌孙取得联系,受到乌孙王的热烈欢迎。乌孙王告诉北魏使者,葱岭以西的破洛那(今费尔干纳)、者舌(今塔什干)等国也想与北魏通好,并派人护送北魏使者前往。董琬等人在西域广泛活动,满载而归。乌孙、悦般、鄯善、车师、焉耆、龟兹、疏勒、渴盘陀(今塔什库尔干)、破洛那、者舌、粟特等十几个国家都先后派使者到北魏首都平城,表示臣属。西域各国都希望北魏进入西域,推翻柔然的统治。柔然则极力挟制北凉统治者阻扰北魏与西域的交往。北魏于439年讨伐北凉,北凉王沮渠茂虔投降,北凉亡国。自此打通北魏与西域的通道。

448年,北魏皇太子亲率大军北伐,柔然败退,北魏北方边塞安宁。同年,北魏大将万度也率兵平定了西域焉耆王的叛乱。当年年底,龟兹、疏勒、破洛那等国都分别遣使向北魏进贡。452年,拓跋焘去世,拓跋余继位,由于北魏内部斗争趋于激化,北魏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对西域的军事行动也即终止。

公元5世纪后半叶,柔然内部的被奴役部落连续反抗和逃亡,大大削弱柔然的力量。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原属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率10余万人西迁,脱离柔然的统治,建立高车国,自立为王。柔然对西域的控制开始动摇,由盛转衰了。

南北朝时,由于战争俘获,主动归附及和亲陪嫁户等散居中原的柔然人有数十万。北魏为了充实北方边防,先后将内附和俘获的柔然、敕勒迁于六镇及平城等地,与拓跋鲜卑军民杂居共处,并使之充作隶户和营户,以供驱役。为了防止逃亡还将其中一部分迁入内地。柔然部众往往以逃回漠北的方式,反抗北魏的压迫,并掀起反抗北魏统治者的狂澜。如509年(北魏永平二年),迁到济州的柔然人曾乘北魏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起兵时,发动起义,渡过黄河,北上攻取郡县。六镇起义后,留在北边的柔然也曾起兵响应,进攻马邑。

北魏对俘虏或降附的一般柔然部众驱役压迫,而对柔然上层贵族却封官晋爵,男婚女嫁,和亲不绝,使之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这固然是由于北魏统治者认为与之同源,血统高贵,故愿意与柔然王族通婚;另一方面亦是为了削弱、分化柔然政权本身,以减少来自北边的威胁。崔浩曾云:“蠕蠕子弟来降,贵者尚公主,贱者将军大夫,居满朝列”,反映了北魏对柔然贵族的优遇。迁居内地的柔然人,通过杂居共处、互相通婚等各种途径,大多先融合于鲜卑,最终被同化于中原汉族之中。现在河南洛阳、山西雁门、代郡等地闾氏、郁久闾氏、茹茹氏、茹氏等一些姓氏,其先祖系柔然人。

公元6世纪初,柔然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夺汗位,发生内讧。520年(北魏正光元年),可汗丑奴为其母及大臣所杀。其弟阿那瓌(guī)刚继位10来天,就被族兄示发战败,投归北魏,受隆重迎接,位藩王下,安置于燕然馆,封之为朔方郡公、蠕蠕王。杂曲歌辞“阿那瓌”描写其在洛阳出行盛况云:“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后阿那瓌从兄婆罗门又率数万人击溃示发,自号称偶可社句可汗,旋为敕勒驱逐,率10万骑归降北魏。面对当时形势,北魏采取了保存柔然,分其势力,以牵制和抵御日益强盛的高车国的策略。将阿那瓌安置于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西南)北的吐若奚泉,婆罗门置于居延海附近的故西海郡(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522年(北魏正光三年),婆罗门叛离北魏,抢掠凉州,欲投奔嚈(yè)哒(嚈哒汗三妻,皆为婆罗门姐妹),被北魏追擒归于洛阳,第二年死于燕然馆。次年,阿那瓌也在柔玄、怀荒二镇之间聚兵30万,扣留北魏使臣,驱掠魏边“良口二千,并公私驿马、牛、羊、数十万”,退还漠北。是年,北魏爆发了六镇大起义。为了维护自己统治,525年(北魏孝昌元年),召阿那瓌率10万大军,从武川镇西向沃野镇,击溃破六韩拔陵所率之义军。瓌乘机抢掠,扩充实力,占据长城以北漠南地区,“部落既和,士马稍盛”,自称敕连头兵豆伐可汗,击败了因内乱而日益衰弱的高车国。

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柔然复兴。高欢、宇文泰为了减轻北患,竞相与阿那瓌结好。阿那瓌周旋其间,先后与东、西魏通婚,接受双方的馈赠。540年,东魏高欢以常山王高骘(zhì)妹乐安公主(改封兰陵郡长公主)嫁阿那瓌子庵罗辰。阿那瓌把孙女邻和公主嫁给高欢第九子高湛,高欢亦娶阿那瓌爱女为正室,称蠕蠕公主。“及齐受东魏禅,亦岁时往来不绝”。彼此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当军事冲突有所缓和后,柔然逐渐注意整顿内政,改官制,立年号。柔然其逐水草而居,原无城廓。“天监中(510年前后),始破丁零,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木未城”,作为冬季或夏季居住的聚集点以防御高车。木末城大概在张掖、敦煌之北汗庭的西南面。

柔然在阿那瓌可汗时,曾一度复兴。然而不久,爆发了被奴役的部落和奴隶的反抗。至6世纪中叶,居住在今阿尔泰山南麓的原柔然锻工——突厥部日益强大。522年(北齐天保三年),突厥首领土门(伊利可汗)因求婚于阿那瓌被拒绝,联合高车,发兵击柔然,阿那瓌兵败自杀。柔然王室庵罗辰等逃至北齐,而留在漠北的亦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余众立铁伐为主;西部余众则拥立邓叔子为主。东部柔然复为突厥击败投奔北齐,被安置于马邑川一带。次年,庵罗辰等叛北齐返回漠北。经北齐追击,东部柔然基本上为之瓦解,庵罗辰下落不明。555年,突厥木杆可汗俟斤率军击溃西部柔然,邓叔子领余众数千人投奔西魏。西魏虽优遇邓叔子,“给前后部羽葆鼓吹,赐杂彩六千段”,但在突厥使者一再威逼下,遂将邓叔子以下3000余人交与突厥使者,惨杀之于长安青门外,中男以下免,并配王公家。柔然汗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有的学者认为拜占庭历史上的阿瓦尔(阿哇尔)人,即是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人。而留在漠北的柔然余众逐渐融合于突厥、契丹部落之中。

突厥史

突厥民族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突厥民族(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民族派生族)在几乎所有的文明中心都留下了他们的历史,并至今生生不息着。他们曾是欧亚草原的霸主,他们在历史上首度在西域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在北方草原称汗政权对峙,他们主宰过伊朗高原,征服了神话般的罗马帝国,统治了半个欧洲。突厥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大多自称是突厥人或者突厥化蒙古人的后裔。这些人的分布地域西起土耳其,东至新疆,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突厥”一词,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史书中,如《周书》、《北齐书》等。突厥一名含义,据史载,因其先人在6世纪中居金山之阳,为柔然锻工,因金山形似兜鍪(móu)(古战盔),其俗谓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11世纪70年代成书的《突厥语词典》,则把突厥解释为“最成熟最旺盛之时”。突厥起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一个部落,与蒙古人属于同宗。

据《周书·突厥传》中记载,传说突厥人的祖先与狼结合后,生下十男,十男长大后,各娶妻生子,各自为一姓,阿史那就是其中之一。大约在唐朝以前,阿史那部与铁勒等部通婚融合,受匈奴统治。后来匈奴政权崩溃,王朝四分五裂,游牧民族乘机而入,割据占地,立国称王。柔然、铁勒等部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汗国。阿史那部遂在高车国(铁勒部的国家)东北与柔然边境相接的金山(今新疆阿尔泰一带)安顿下来,为柔然汗国锻铁制器,是柔然汗国的工匠奴仆。

公元546年,高车国密谋攻击柔然,突厥汗国的缔造者——阿史那土门率部族五万余众击败高车。此后土门自恃有功于向柔然王求婚。柔然王“阿那瓌”怒言辱骂土门:“尔乃我锻奴(打铁匠),何敢发是言耶?”(《周书》50卷,突厥传)。土门心怀不满,便转向西魏政权(鲜卑血统)求婚,当时的西魏皇帝(文帝拓跋元宝炬)把长乐公主嫁给了他。阿史那部族通过联姻壮大了势力,便开始对柔然进行报复性战争并击败柔然汗国。552年,土门自称“伊利可汗”,突厥汗国成立。

公元553年,伊利可汗死,其子“燕都”木杆可汗继位。此人“勇而多智,遂击茹茹(柔然)灭之”(指灭柔然残余),(《周书·突厥传》)“又西破囐(zá)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隋书·突厥传》)。征服了金山以东蒙古草原诸族。“伊利可汗”的弟弟“莫贺咄叶护”(叶户即突厥爵位)开拓了西域和中亚部分地区。此时,突厥汗国形成一个“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周书》50卷,突厥传)、疆域约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大国,首都(牙庭)设在鄂尔浑河上游的于都斤山。突厥汗国把中亚草原、西域诸城郭国家、蒙古草原统一起来,逐渐形成共同的语言——突厥语,创造了突厥文字,这是突厥汗国最强盛时期。从民族学角度讲,突厥只能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而不是一个民族。他们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语言(属于突厥语系,也就是阿尔泰语系),但不完全具有血缘方面的联系。

在552~581年间,突厥是欧亚草原上最强大的国家,控制着东西交通与贸易要道。但是,这个迅速崛起的游牧汗国,在政治结构上还没有定型的可汗继承制度,汗室的争位内讧,加剧了汗国的分裂,助长了强大部落首领的割据。581~583年间的大风雪造成草原上的大荒年,再加上隋朝对突厥部落的军事打击,导致突厥汗国于583年正式分裂为东(北)、西两个突厥汗国。隋朝统一中原后出兵攻打东突厥,东突厥屡战屡败,一度沦为隋的附庸国。尔后隋出兵大破西突厥,其余部奉隋命迁往河套一带。西突厥“突利可汗”被隋文帝册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西突厥另外几个重要可汗降的降、逃的逃,最终因“处罗可汗”被迫降隋而肢解。

由于隋炀帝穷兵黩武的残暴统治,天下再次大乱,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入突厥领地,东西突厥便萌东山再起之意。公元609年,“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继位,娶隋义城公主(隋帝室女)。公元615年起兵叛隋,把视察边防的隋炀帝围困雁门,所幸义城公主好言相劝,炀帝方能得救,史称“雁门事变”。

唐朝建立之初,局势未定,无力顾及突厥,东突厥再次成为北方大国。“始毕可汗”死后,其子什钵苾复称“突利可汗”,其弟莫贺咄则称“颉利可汗”。“颉利可汗”勇武过人,常有吞并中原之意。唐表面上对突厥以礼相待,答应与颉利和亲,暗中却积极准备抵御。

公元624年,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率全部兵力大举犯唐,唐高祖李渊令李世民、李元吉挂帅出征。世民设计离间突利、颉利二人。与突利结为兄弟,致使颉利孤掌难鸣。颉利可汗率突厥精锐骑兵打到长安附近,京城一片震怖。当时颉利可汗占据战场的绝对优势,李世民不仅力排众议,反对迁都,反而率少量部队直接来到颉利对面,与突厥大军对峙。李世民以坚定的姿态、威慑的手段,未发一箭,让对手慑服,颉利认为唐军早有准备,居然决定退军。正当颉利退军时,天降大雨,李世民鼓励众将:“突厥人众,如鸟铩翮(hé)”, 命令唐军“此而不乘,夫复何时?”,李世民身先士卒,唐军利用突厥不习水战,大破颉利,东突厥败退后乞和。李世民几乎以一人之力,挽救了大乱后的唐朝。

626年,李世民即位,东突厥颉利可汗以为唐朝政局不稳,再次发动骑兵远征,10万大军直抵长安城下。唐太宗此时虽兵微将寡,但依旧采取了大胆的行动。他召集了所有可用的人,打开城门,把他们置于各城门前,而他亲自率领小部分骑兵沿着渭水向敌军背后扑去。突厥诸首领见其不可思议的英勇,皆大惊。太宗纵马到突厥营前,训斥颉利可汗及众首领背信弃义,破坏停战协定,颉利可汗羞愧低头。次日,太宗与颉利按传统习俗,歃(shà)白马而盟后颉利可汗退兵北归。

为了继续削弱颉利可汗,唐太宗支持薛延陀部反叛(627年),随后在630年派出由李靖和李襀(jì)率领的唐军猛攻颉利,击溃其部落,颉利本人被俘。在之后大约50年中(630~682年),东突厥陆续臣属于唐朝。突厥“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唐朝把东突厥降民安置在幽州至灵州一线,把原突利可汗之地设置为四个都督府,以突利为顺州都督统其部众;又分颉利可汗之地为6州,置定襄、云中二都督府,任命阿史那思摩为北开州都督,统辖颉利旧部。

颉利可汗被俘后,突厥余部共推小可汗斛勃为主,打败薛延陀,在金山(阿尔泰山)之北建立牙帐,自称乙注车鼻可汗,收笼突厥散族势力复强。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派高侃率回纥、仆骨兵攻打车鼻可汗,突厥各部纷纷投降。唐朝在其地设置新黎等12州,分隶云中、定襄二都督府。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高侃率兵出击,突厥诸部不服车鼻可汗调遣,车鼻遁逃,在金山被唐军捉获,其部众被安置在郁督军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抗爱山北),设置狼山都督府统辖。唐朝在此基础上设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统领各都督府,有效地管辖这一地区。

630年,唐策动西突厥的葛逻禄部反叛并杀害了统叶护,西突厥分裂为葛逻禄部和咄陆部两部互相混战。咄陆部可汗为进攻唐朝在哈密地区的屯军,但被唐将郭孝恪在今天的乌鲁木齐附近的博格达拉山附近击败(约642年),逼其逃往阿富汗地区。自此,唐朝获得了对西突厥汗国的宗主权。

651年,咄陆部贺鲁可汗得到葛逻禄部的承认,恢复了西突厥汗国。为了谋求独立,贺鲁可汗反叛唐朝。唐朝与回纥突厥人(从前的铁勒部)结成联盟,唐高宗派遣大将苏定方讨伐。当时冬季来临,地上覆盖着两尺厚的积雪,苏定方鼓励部下说:“虏恃雪,方止舍,谓我不能进,若纵使远超,则莫能禽。” 于是,唐军冒着暴风雪袭击,在准噶尔地区艾比湖和楚河流域取得胜利,迫使贺鲁逃到塔什干(657年)。而塔什干人抓了贺鲁,把他交给了唐军。此后,唐朝任命突厥人阿史那弥射为咄陆部新可汗(657年),阿史那步真为葛逻禄部的可汗。西突厥再次并入唐朝版图,唐朝成为整个中亚的宗主国。

在东突厥向东扩展的同时,西突厥在土门可汗弟弟室密可汗的率领下也在向西扩展。这时波斯的萨珊王朝日趋强盛,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造成了很大威胁,于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与568年与西突厥结成反对萨珊波斯的牢固联盟,突厥向波斯开战。572年,拜占庭人也向波斯开战,这一战争持续20年(572~591年)。在此期间,西突厥与拜占庭人之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575年,室密可汗去世,达头可汗即位。由于君士坦丁堡宫廷与柔然的残部(也就是阿瓦尔人)达成了友好协定,达头可汗派突厥骑兵去攻打拜占庭在刻赤附近(黑海沿岸)的潘蒂卡派(576年)。581年,突厥又兵临刻赤城下,直到590年,他们才完全撤出该地区。

西突厥与拜占庭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影响西突厥继续对波斯的战争。在588至589年期间,他们入侵了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西突厥汗国完成了对兴都库什山以北的巴克特里亚的征服。630年,当玄奘途经该地时,巴克特里亚是昆都士的西突厥可汗儿子的封地。当时的西突厥从哈密一直延伸到里海和波斯,以阿姆河南岸为界与波斯相邻。

公元8世纪大食(阿拉伯)人在怛罗斯打败唐军,一部分突厥人开始接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并参加大食的军队。由于他们具有游牧民族高超的骑射本领和长期战争锻炼,很快表现出优良的军事素质,在大食的军队中逐渐取代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随着大食政权的日渐衰弱,突厥军人由原先的仆人地位变成了主人。大约970年,突厥的一支“塞尔柱(突厥人同波斯人的混血)”人,顺利越过边境,进入穆斯林地区。在巴格达(大食都)几度废立统治者,控制数任哈里发(大食君主),不久便大权独揽。

1071年,在小亚细亚东部的曼齐刻尔特战役中,突厥人大获全胜,俘虏了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从此,小亚细亚的大分部地区,由基督教地区变成了突厥和穆斯林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1242年,塞尔柱帝国与蒙古交战屡屡失利。塞尔柱帝国和拜占庭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的一部突厥人乘机发展壮大。1300年,该部落首领奥斯曼自称苏丹(意为“尊贵的”,相当于阿拉伯帝国一个省份或者几个省份的最高教政长官,也就相当于在大帝国中的领主)。虽说此时名义上还在塞尔柱帝国统治之下,但事实上帝国属于蒙古帝国统治。1326年,奥斯曼夺取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重镇布鲁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峡,并把首都迁到布鲁萨,这一新的国家称为奥斯曼帝国,占有统治地位的突厥人被称作“奥斯曼突厥人”,汉语音译为土耳其人(Turkey)。

此后历经两个世纪的斗争,奥斯曼帝国先亡塞尔柱,后灭拜占庭,并于1453年迁都于原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6世纪中期,帖木儿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经过不断扩张侵略,变成一个庞大的帝国。版图囊括了以前存在过的阿拉伯和拜占廷两个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这个突厥化蒙古帝国称霸一时。直到1914年,奥斯曼帝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后来在凯末尔的领导下,于1923年10月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退出历史舞台。

在突厥人涌向了小亚细亚一带的同时,一部分突厥人也在向印度方向扩张.他们以阿富汗的加慈尼为基地,吞并了印度的旁遮普,将旁遮普变成穆斯林地区。从那时起,这里开始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印度教与穆斯林)的斗争,其结果是二战后印度半岛分裂成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

留在原突厥汗国领土上的突厥后裔,今大多分布在中亚地区的五个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他们和土耳其共和国并称为“突厥语六国”。

回鹘史

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当时,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和温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流域。是蒙古人直系祖先。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隋唐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公元605年,回鹘联合仆骨等部族起来反抗,终于摆脱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公元646年,回鹘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公元744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这时回鹘控制的地区,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阿尔泰山,势力日益强盛。   
公元840年回鹘政权被黠嘎斯推翻后,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新疆吐鲁番)。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畏兀儿",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人。

突厥、回鹘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突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使用动物名称作符号以计算年份。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大半属于突厥语世界。突厥和回鹘草原贵族都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室韦——达怛人的统治,在契丹、室韦驻有官员。后突厥还似乎曾向兴安岭一带移民。突厥、回鹘势力进入内蒙古东部地区,便向室韦——达怛等族打开了通向大漠南北的门户。突厥和回鹘对室韦——达怛人的经济文化都有影响。

  早在6世纪末,西突厥的势力已达到今伊朗东北部的呼拉珊(Khorasan)。此时突厥似仍为游牧、半游牧民,只在各绿洲派驻有收税的官员。在此期间,西突厥人自然接触了许多伊兰文化成分,例如他们的文字和各种宗教:祆教(拜火教)、摩尼教、佛教以及景教(即基督教在亚洲的一派)。   

蒙古草原上的东突厥汗国的统治持续到8世纪中期,之后为同为突厥族的回纥(回鹘)取代。游牧在蒙古草原北部的回鹘人在630年左右,其统治者中似已有人倾向于佛教,这从当时其部族首领的名字叫“菩萨”可看出。回鹘汗国与中国的关系比前一时期密切的多,所以我们在其文化中可以见到较强汉文化的影响。762年他们又出兵帮助唐朝皇帝平定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可能就在这期间,他们接触了粟特人摩尼教僧侣并在其影响下接受了摩尼教并尊之为国教。

  立国前,回纥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西元前三世纪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 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称回纥。

西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 唐朝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立国后,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统治无道,内讧不断,于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西迁   分三路西迁: 一迁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西州回鹘公元9世纪西迁 回鹘之一支。亦称高昌回鹘、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阿萨兰回鹘。其所辖东抵哈密、西至库 车、南达于阗、北越天山。首府位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国王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 (后改称亦都护)。

西昌,夏居北庭(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种植五谷 、棉花、瓜果(以葡萄为最)等作物。兼营畜牧。灌溉独具特色,以坎尔井闻名。实行奴制,间有租佃制。信奉佛教,兼事摩尼教和祆教。文字使用回鹘文,善歌舞,精于木刻印书术与壁画艺术。10至11世纪,与五代、北宋关系密切。12世纪初隶属西辽。13世纪初归附蒙古。14世纪20年代起,地属察合台汗国。17世纪后期被准噶尔部占领。18世纪中叶归清管辖。一迁葱岭西楚河一带,称葱岭西回鹘。 一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后来成为河西地方的土著,就是现在的裕固族。 其中前两支定居新疆的回纥,发展成今天的维吾尔族人。

  当草原回鹘汗国于9世纪中期被黠戛斯(今柯尔克孜族之先人)灭亡后,他们分三支西迁 :1) 一部分回鹘人到了北部。2) 一部分在今甘州站住了脚跟,在那里建立了王国——甘州回鹘王国。与西夏人、契丹人、塞人、藏人及其它突厥民族如拔野古(Bayirqu )等杂处一地。回鹘人过去是现在都是对外族文化开放的。在一度属于甘州回鹘王国的沙州(敦煌)发现有许多回鹘文写本。另外,在敦煌等地的壁画上,在家人穿的衣饰也见于吐鲁番写有回鹘文题词的壁画上,这说明在敦煌和吐鲁番之间,曾有过密切的往来关系。3) 另一部分回鹘人在其出自统治部落药罗哥(Yaghlaghar)的一王子的率领下来到了吐鲁番绿洲,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高昌回鹘王国存在四、五百年之久并接受和发展了城市和农业文化,并在摩尼教、佛教背景下创造了回鹘文明,直到蒙古时期当来自西南方之伊回鹘文字伊斯兰教在当地占有优势为止。

除吐鲁番外,在天山北面的别失巴里(Bishbaliq ——意为‘五城’,汉文称北庭)作为国王的夏驻地也属于高昌回鹘王国。 其东面的哈密(Qamil>Qomul)绿洲及西面的曲先(Küshn, Kucha)也在一个时期属于高昌王国。回鹘人在吐鲁番这个重要绿洲遇到了很古老的文化。这里的早先居民可能为主要操印欧语的“吐火罗人”。另外,吐鲁番附近有好战的高车等突厥部众。他们只是按四季季节利用附近的牧地,他们中是否有一部分已定居于绿洲则不得而知。总之,上面已说过,回鹘人可能并不是第一批定居于高昌的突厥人,因为在当地发现的写本中可确立至少两种不同的突厥方言。少数写本出自8世纪,即回鹘汗国尚统治蒙古草原时。所以这部分写本应为其它突厥部人留下的。下面的情况也使我们认为吐鲁番地区住有多种突厥部落的人:在当地壁画上画有许多男女突厥贵人,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于7种不同的服饰和10种不同的头饰。这种情况似不是因个人爱好所致,而是代表不同的部族(这里可能有时间因素在内)。所以不同的服饰也表明高昌地区住有多种突厥部族。在吐鲁番地区尚发现两个几乎相同的带有回鹘文突骑施汗(Turgish xan)字样的铜币。最后还要提到一文献中说,赐予高昌一新王 以拔悉密(Bashmil)王的“亦都护”(Iduq-qut)称号。所以我们认为在前回鹘时代在吐鲁番绿洲似住有突骑施人和拔悉密人。此外,根据当地出土的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写本来看,在吐鲁番地区尚住有古代车师/姑师人(操所谓甲种“吐火罗”语)、粟特人、塞人以及一些叙利亚人(多为景教僧侣)和西夏人,之后藏人和蒙古人也来到了这里。   

回鹘人在九世纪中期迁居这里后,在高昌古代居民的影响下逐渐转入定居的农耕生活,并在他们的信仰影响下,逐渐舍弃了摩尼教而皈依了佛教。此外,在吐鲁番的布拉依克(Bulayiq)(即现在的葡萄沟)地区德国考古队曾发现景教遗址和许多多种语言的景教文献。那里应为有景教徒的居住地,他们在回鹘人中从事传布景教的活动。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先民。从646年回纥汗国建立,到840年汗国灭亡,立国200年。
历代君主:
特健俟斤  菩萨  叶迷度  婆闰  比栗毒  独解友  伏帝匍  承宗  伏帝难  怀仁可汗 药罗葛骨力裴罗  葛勒可汗 药罗葛磨延啜   牟羽可汗 药罗葛移地健   武义成功可汗 药罗葛顿莫贺   忠贞可汗 药罗葛多逻斯   奉城可汗 药罗葛阿啜   怀信可汗 药罗葛骨咄禄   滕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   保义可汗   崇德可汗   昭礼可汗 药罗葛曷萨特勒   彰信可汗 药罗葛胡特勒   勿荐公   勿介可汗 药罗葛乌希特勒   遏捻可汗   河西回鹘(甘州回鹘)   英义可汗 药葛罗仁美   顺化可汗 药罗葛仁裕   景琼   夜落纥密礼遏   忠顺保德可汗 药罗葛夜落纥   怀甯顺化可汗 药罗葛夜落隔归化   归忠保顺可汗 药罗葛夜落隔通顺   宝国夜落纥   伊鲁格勒雅苏   龟兹回鹘   禄胜   智海   (智海之子)   阿连撒罗   喇拉汗(葱岭回鹘、黑汗、哈卡尼耶)   前喇拉汗   毗伽阙.卡笛尔汗   巴兹尔   苏丹.沙图克.柏格拉汗   巴依塔什   克里木   阿里木萨   阿赫马德   曼苏尔   阿赫马   卡笛尔汗(优素福)   苏莱曼   西喇拉汗   穆罕默德   伊卜拉欣   纳赛尔   布兹尔   阿赫马德   亚古伯   阿赫马德   马斯乌德   苏来曼.本.达吾提   马黑木   哈桑特勒   穆罕默德.本.苏来曼   阿赫马德   伊卜拉欣二世   马黑木   伊卜拉欣三世   恰格雷汗(阿里)   马斯乌德二世   骨咄禄.毗伽汗   穆罕默德   伊卜拉欣.本.侯赛因.本.哈桑   奥斯曼   东喇拉汗   苏莱曼   穆罕默德   伊卜拉欣   马赫穆德   奥玛尔   哈桑   阿里德   伊卜拉欣二世   西州回鹘(高昌回鹘)   仆固俊   毕勒哥

回鹘文   
也称回纥文。回鹘(古代维吾尔)人使用的拼音文字。自唐代至明代(8~15世纪)主要“流行于今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这种文字的文献,近代发现于哈密、吐鲁番和甘肃地区。11世纪的《突厥语词典》、13世纪的《蒙鞑备录》都曾记述过这种文字。根据《九姓回鹘可汗碑》等文物推断,回鹘文是在窣利文字母的基础上形成的。回鹘文从什么年代开始使用,目前尚无定论。10世纪后,新疆南部回鹘人虽已改用阿拉伯字母,但回鹘文并未完全停止使用。1687重抄的《金光明经》回鹘文译本,证明这种文字一直到17世纪仍在使用。字母数目各个时期不尽相同,最少为18个,最多达23个。23个字母中有5个字母表示8个元音,18个字母表示22个辅音。

在早期文献中有的字母表示两个以上的语音,在后期文献中才在相应字母左方或右方加一个点或两个点予以区别。字母分词首、词中、词末等形式。有句读符号。在摩尼教文献中还在句读符号上加红色圆圈。段落用对称方形的四个点“凒”隔开。有印刷体和书写体。书写体又分楷书、草书两种。楷书用于经典,草书用于一般文书。行款起初由右往左横写,后改为从左往右竖写。
  
回鹘文字母在元代为蒙古人所采用,形成了目前南蒙古地区使用的蒙古文。16世纪以后,满族又仿照蒙古文创制了满文。
  
现存回鹘文文献甚多,包括宗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经典、医学著作、文学作品、 公文、契约(见图1、图2)、碑铭等。明代《高昌馆杂字》传到欧洲后,德国人J.克拉普罗特(1783~1835)进行研究,于1820年出版《回鹘语言文字考》。1870年,匈牙利人H.万伯里(1832~1913)发表《回鹘语文献与福乐智慧》。19世纪末,俄国人 B.B.拉德洛夫(1837~1918)翻译并出版了《福乐智慧》全文。随着20世纪西北考古工作,已出土大量文献,多存于欧洲。1930年在新疆发现的《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残本),经历史学家整理,于1951年影印出版。

契丹史

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杨,蒙古人和世界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西欧文献“契丹”就写成Khitay。转写成俄语字母就是Китай(kitai)。所以俄文称中国为Китай(kitai)就是来自契丹。

契丹族在契丹国志中引用传说为白马青牛的仙人之后,始祖为奇首可汗。契丹早期历史都有神话传说为主。一种说法契丹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

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著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契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他们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强烈影响。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405年,553年的北齐时期,高洋曾大破契丹。

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沐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仙人,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历史学家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他们认为仙女和勇士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

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也有一种说法说白马仙人和青牛仙女生下的八个儿子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契丹八部。   

古契丹有八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涅里是辽的始祖。契丹人有三年选一次可汗的习惯,早期可汗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夷里堇建立统一的契丹。

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近年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认可契丹为炎帝苗裔的说法。回纥人亡国时,大批回纥人逃入契丹,因此有契丹半回纥的说法,有些回纥人溶入契丹人的萧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纥人,耶律德光后将述律氏赐姓萧氏。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外兴安岭,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

而南柔然避居今 西喇木伦河,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北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628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648年,契丹诸部皆请内属,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县男,赐姓李氏。又置羁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契丹有别部酋领孙敖曹,621年,附唐。其曾孙万荣,武周垂拱(685~688)中为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696~697)中,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窟哥之后)并为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所侵侮,遂举兵杀文翙,据营州反,进攻河北地区,屡败唐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715年(唐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来附,唐廷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之。其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再次叛唐,唐为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唐至德(756~758)年间,契丹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 但亦受崛起于漠北的回鹘控制。9世纪中叶回鹘破亡,契丹又归顺唐,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   
而8世纪中叶后,唐朝转衰,无力顾及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到了9世纪末10世纪初,唐崩溃了。 契丹西北面的两个强邻突厥、回纥,早已分别在8世纪中叶和9世纪中叶衰落。在

10世纪前后的契丹社会发展到了一个转折时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他就是 耶律阿保机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登上了契丹诸部盟主的舞台。

  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25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

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割让给契丹。阿保机创建国家后,确定皇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打到甘州回鹘,东灭渤海国,南占燕云十六州。
兴盛
  
926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其妻述律平称制。927年(天显二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氏的支持下即位。930年(天显六年),契丹东丹(原渤海国)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944年(会同四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上表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947年(会同七年)正月十日,攻克后晋首都东京,灭后晋。二月,以晋国称大辽,改年号为“大同”。因“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遗诸节度还镇”大失民心而招中原人民反抗,无法巩固统治,四月,被迫引军北返,在河北栾城病逝。经过世宗,穆宗,景宗,一再发生争夺皇权战争。上层不稳,迫使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兴旺的后周政权。

969年(应历十九年)二月,辽穆宗被侍人所弑。景宗耶律贤被推举为帝,改元为保宁。由于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王朝出现了一阵清明。景宗对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少层比较稳定。

979年亲征北汉,辽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辽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宋军大败。   1004年,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此战辽将萧闼凛战死。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辽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并与西夏结好,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

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时萧绰30岁,圣宗12岁,。萧绰摄政二十七年,后改嫁给韩德让。萧太后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重农桑,修水利,减赋税,整吏治,练军队,使辽国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圣宗亲政后,辽朝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国风貌,并且还反对严刑峻法,不给贪官可乘之机。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进入辽国疆域的顶峰。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 杨继业在京剧艺术中的形象。到兴宗,道宗时期皇室内部政变频繁,各族人民反抗辽朝的起义连绵不断,辽王朝日见衰败。

  1112年(天庆二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今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宝石镇宝城村古城},召集附近的女真族酋长来朝,宴席中醉酒后令女真酋长为他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为意,但从此完颜阿骨打与辽朝之间不和。从九月开始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

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不将阿骨打当作大的威胁,但是此年所有他派去镇压阿骨打的军队全部被战败。   

1115年(天庆五年)天祚帝开始觉察到女真的威胁,下令亲征,但是辽军到处被女真战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这场叛乱分裂了辽朝内部。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东京也发生高永昌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天庆六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五月女真就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

1117年(天庆七年)女真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这年完颜阿骨打自称皇帝,建立金朝。   1125年(保大五年)二月,天祚帝在应州被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被降为海滨王。
1128年,天祚帝病故,契丹和辽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

公元1125年辽被女真族的金所灭。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200余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的驻扎着辽国仅存的两万铁骑的可敦城,后为躲避金的进攻,又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

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即黑契丹Karakitai),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公元1218年亡于蒙古帝国。   

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北部,留下了契丹辉煌的历史。

辽朝帝王世表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氏 讳亿 字阿保机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 耶律德光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 耶律阮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耶律璟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 耶律贤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耶律隆绪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 耶律宗真   
道宗孝文皇帝 耶律洪基   
天祚皇帝 耶律延禧

蒙古史

蒙古族属东胡族系。公元前209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所破,东胡诸部在匈奴人统治下达三世纪之久,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东胡人的一支鲜卑人自潢水流域转徙其地,剩余的匈奴人也都自称为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公元四世纪中叶,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自称为“契丹”;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为“室韦”。蒙古部就是室韦人的一支,在唐朝时已有记载,称为“蒙兀室韦”。

据蒙古史书《史集》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生息繁衍,大约经过了400多年的时间,部落逐渐兴盛起来,并产生了许多分支,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在迁出的蒙古人当中,有一位很有声望的人,名叫孛儿帖赤那,以他为首的迭儿勒勤蒙古自称为“乞牙惕氏”(乞颜的复数)。“乞牙惕氏”人迁徙到了斡难河源头肯特山一带,生活方式由狩猎转为游牧。

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的十二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他的寡妻阿阑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传说这三个儿子是感光而生的“天子”,因为他们是从阿阑豁阿洁白的腰里出生的,因此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在尼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孛儿只斤氏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迭儿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被统称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们是原蒙古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蒙古语系部落,他们是原蒙古人:
札刺亦儿——在辽代曾是强大的部落,有哲惕、脱忽刺温、朵龙吉儿十个分枝.游牧在斡难河流域。在与辽兵的战争中,札刺亦儿人受到沉重打击。辽设札刺部节度使司统治他们。到十二世纪时这个部落早已衰落了。

塔塔儿——牧地在贝尔湖周围。以前很强大,所以好多部落都以塔塔儿人自称。后来这个部落为成吉思汗所灭。
蔑儿乞——牧地在色楞格河流域。在金末还是个强大的部落,最后也为成吉思汗所灭
斡亦剌、巴儿忽——居住在靠西北的部分。

辽金时期,蒙古地区还有三个强大的部落:突厥语族的克烈、乃蛮和汪古。他们都是原蒙古人。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强大的大蒙古帝国。用新的千户制体系分封人口。战败的部落,如塔塔儿、克烈、乃蛮被瓜分到各千户。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方言各异的各部在统一的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基础、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蒙古秘史》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处于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按语言学家从语系方面的推论,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公元732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文中,记有三十姓达怛。三十姓达怛可能是紧邻突厥的一个强大的室韦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突厥人用这一名字称呼所有的室韦部落。

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

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区和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这3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阶级对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关系。富裕者从氏族中分离出来,成为叫作“那颜”的游牧贵族,他们占有众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场的权力,一些强有力的游牧贵族还在身边聚集一批称为“那可儿”的军事随从。一般牧民称为“哈剌出”,由原来有平等权利的氏族成员变为向贵族纳贡服役的依附者。还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沦为奴仆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据纳贡服役和人身依附现象,认为当时的蒙古社会性质是封建牧奴制;也有人根据俘掠他人为奴的现象认为是奴隶制。这两说还在讨论之中。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蒙古帝国君主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子孙先后征服了从太平洋到欧洲的广大领土,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铁木真生于蒙古贵族家庭,9岁时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部落毒死,母亲领着他和几个弟弟艰难度日。

少年时期的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品质。为了恢复祖业,铁木真利用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采取重点打击、各个击破的战略,终于统一蒙古诸部,结束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相互残杀的局面。

蒙古族属游牧民族,不善农耕,将劫掠和对外征服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蒙古铁骑的征服活动在给欧亚广大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摧毁了许多古老腐朽的欧亚封建国家,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从1205年起,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今宁夏、甘肃一带),随后又率军南下攻金,占领金中都(今北京)。1218年,蒙古大军在灭掉西辽政权(今新疆一带)时,与中亚大国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发生边界冲突。此时,传来花剌子模大将谋害蒙古一个大商队的消息,成吉思汗决定发兵20万征讨花剌子模。

交战之初,花剌子模军队在战阵前部署战象,想以此震慑从未见过大象的蒙古士兵,不料蒙古军队使用的火器在花剌子模军阵里爆炸,战象受惊,调头冲入己方军阵,花剌子模军队大乱,蒙军遂乘势取之。1220年,成吉思汗的大军先后攻下了花剌子模重镇不花剌(布哈拉)和新都城撒马尔罕(均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等城,又派3个儿子术赤、窝阔台、察合台合兵围攻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幼子拖雷领军进入呼罗珊。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素丹)逃至里海孤岛病死。1223年,蒙军主将速不台率部与南俄大公穆斯提斯拉夫和基辅大公决战于卡尔卡河畔,基辅大公投降,随后蒙军攻陷基辅旧都诺夫哥罗德,向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推进。由于当地居民的英勇抗击,蒙古军才不得不退回中亚。

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出征西夏,攻克沙、甘、肃、凉、灵诸州,围攻中兴府(今银川)。次年6月,西夏末帝率众请降。7月,成吉思汗病死贺兰山下。蒙古军队惟恐西夏有变,杀死西夏末帝,尽灭西夏王族,并对西夏王陵进行有计划的破坏。其后,又命令西夏主体民族党项人离开本土,散布到汉族地区生活,并规定党项人必须与汉人通婚。在其后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党项人在中国彻底消失。

1234年,蒙古灭金。次年,继任蒙古大汗的窝阔台召开蒙古诸王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俄罗斯)等国。蒙古大军接连攻占莫斯科等十几座城市,并歼钦察部于伏尔加河上游。1240年秋,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蒙古军围攻基辅城,基辅大公逃到波兰,蒙古军屠杀和抢掠后离去。第二年春,蒙军分兵两路侵入波兰、匈牙利等地。蒙军攻陷匈牙利都城佩斯后,杀尽居民,烧毁城市,随后又进攻斯洛伐克、捷克各地,一直打到维也纳附近。由于奥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亚国王联军的抵抗,蒙军被迫退走。1242年,从蒙古国内传来窝阔台的死讯,拔都率大军东归。1252年,蒙古宪宗蒙哥决意西征,西征军由蒙哥之弟旭烈兀统率。1258年,西征军攻占巴格达城。次年,旭烈兀西征叙利亚,叙利亚诸城大多不战而降。1260年,蒙古军占领大马士革城。此时,旭烈兀得知蒙哥征伐南宋时战死合川钓鱼城下,遂决定班师争夺汗位,同时命令大将怯的不花率两万蒙古军继续攻打叙利亚各地。同年,蒙古遣使到开罗,命令埃及投降,遭埃及国王拒绝。埃及军队与蒙古军在大马士革之南交战,蒙古军队惨败,怯的不花战死,埃及军队占领大马士革,将叙利亚全境变为埃及的辖地。埃及军队的胜利遏止了蒙古军向埃及和非洲的扩张。

四大汗国

蒙古西征后,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被称为“四大汗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联,因而同奉入主中原的元朝为宗主,与元朝驿路相通。

四大汗国中的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西征统帅拔都所建,疆域最为辽阔,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今匈牙利、波兰一带,都城萨莱在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由于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因此在欧洲史书中钦察汗国也被称作“金帐汗国”。钦察汗国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商业贸易中心。

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是蒙古第三次西征的统帅旭烈兀,与元朝统治者同为拖雷后裔,关系也较其它汗国更为密切。元朝曾经与伊儿汗国双方互派官员、工匠,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很频繁。在最有建树的合赞汗统治时期,为争取当地领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奉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废除“大汗”称号而改称“素丹”,加速了当地蒙古人的伊斯兰化进程。

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一部分位于今中国境内,距离元朝本土较近。两汗国曾于1269年公开反对忽必烈(1271年定国号为元,被称为元世祖,1279年灭宋)的汉化政策,与元朝为敌。直到公元14世纪时察合台汗国吞并了窝阔台汗国,才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

蒙古帝国崛起的背景
讲突厥语的黄种人部落吉尔吉斯和回纥结仇,用重兵击败了回纥政权。回纥在契丹的帮助下,转移到西域,征服了那里印欧语系的文明政权,从而和当地人一起,融和成一个新的回纥族,就是现在被称为维吾尔的民族族。而吉尔吉斯把回纥从蒙古高原赶走以后,自己并没有占领那里。於是大量出自东胡系统的蒙古语民族,先后迁移到权力真空蒙古高原。使得成为从此真正成为主要以蒙古语部落游牧的地方。

回纥所征服征服西域民族,具有高度发达文明。回纥征服者被当地丰富的物质财富吸引,接受了当地的文明管理方式。不再以游牧和掠夺为生存手段。契丹政权曾邀请回一起争霸草原的邀请,也不能打动他们。这本来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由於这个新文明的统治者的背景,使得其首领和草原政权保持著千丝万缕的联系。蒙古人从西域掌握了武器技术。从此,草原武器越来越先进。

在当时的草原社会,可以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种人。平民的蒙古语就是黑头发,贵族是身高马大、身体强壮金发碧眼的白种人。成吉思汗的部落名字就是兰眼睛,其东胡演变成室韦以后,最大的部落称为黄头女真。

元朝
1271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国号大元,1279年灭南宋。统治地区《元史》记载: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大元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东疆、西藏、外蒙古、云南、东北、澎湖及南海诸岛,都在大元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分,直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锡金、不丹、克什米尔东半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老挝、朝鲜东北部。领土面积超过22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1368年元朝的中原部分被朱建立的明推翻。其后蒙古人退居漠北的大蒙古帝国,与明军对峙,中国史称北元,直至1402年才去国号。

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
柏柏尔人 澳大利亚土著   匈奴(蒙古) 回鹘   山戎  羯   柔然(蒙古) 铁勒   丁零  贝都因人   布须曼人   契丹(蒙古) 印第安人   东胡(蒙古) 氐  敕勒   薛延陀   靺鞨   吉普赛   涅涅茨人   女真   俾格米人   鲜卑(蒙古) 羌   党项族(蒙古) 吐谷浑   室韦(蒙古) 哈萨克族   突厥   羌族   富拉尼族   乌桓   车师   乌孙   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