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青海蒙古人与河南蒙古人


15世紀,大批東蒙古,即韃靼部落繼而到西海(青海湖)為中心的青海草原上游牧,無論來自漠北喀爾喀、東蒙古,還是來自鄂爾多斯的蒙古先民,開始在青海湖和黃河南北生活。

16世紀(08—81年),蒙古族右翼土默特三大部盟主俺答汗,其家族延續統領著12土默特,政教合一,勢力強大。(即今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供奉祭祀的阿拉坦汗。他曾首次在恰卜齊勒贈給索南堅措“達賴”稱號,索南堅措自稱三世,而將前二世活佛追認為一世和二世達賴。阿拉坦汗和索南堅措先后三年左右,在內蒙古去世。阿拉坦汗的孫子蘇木爾台基之子雲丹嘉木措被尋認為三世達賴的轉生,為達賴四世——他是歷代達賴喇嘛中唯一的一位蒙古人。)俺答汗率軍入青,此后,便專注與建立和發展同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關系。藏傳佛教也由此傳入蒙古的漠南漠北。

  第三批蒙古人,是17世紀下半葉,漠北喀爾喀部的“青海卻圖汗”征服了以往長期內訌的原西海蒙古,“並在次居住下來”。

  在此間500年到400多年前,蒙古人便在青海高原的柴達木、青海湖、祁連山和黃河南北,蒙古人生活下來,並且隨著聚居地海拔越高,他們的藏化程度也越高。記者此次到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採訪,聯想到今日海西州蒙古族、祁連山蒙古族、青海湖海晏縣蒙古族的生活習俗與發展水平,以及生產力水平的發揮,愈加確認記者的判斷力。當然,今年已增至八九萬名的青海蒙古人,在與周邊藏族同胞相鄰或雜居時,長期受格魯派藏傳佛教熏陶,安分、封閉、忍耐、好客的行為性格,已與內蒙古和蒙古國的蒙古人豪爽、獨立、信教、開放的性格,相去甚遠了。

  記者在優干寧鎮澤雄一隊金色草場,看到一片蒙古包,趕去看望才讓南杰、那爾乎一家。他們有三個小孩,圍欄草地上游牧著?牛和歐拉羊,小日子過得其樂融融。周圍幾家蒙古牧人也湊上來,他們隻有過節才穿上蒙古族盛裝,平時著藏衣,用藏語,飲食習慣、宗教信仰完全藏化,甚至連簡單的蒙語問候也聽不懂。而生活在柴達木的蒙古族則蒙藏語兼通。

  當然,河南蒙古人也有當年為一點草場,而與甘肅瑪曲藏族械斗的歷史。現在,已更改為共同開發黃河資源、共同利用甘肅科生民用機場、共建大橋,攜手奔市場。

  河南蒙古人有半數陷貧困

  記者從有關材料分析:有5鄉1鎮的河南縣,39個行政村,總人口6390戶31911口人,其中蒙古族佔94%。近四年,此縣僅被列為省定重點貧困縣,而貧困人口是3196戶19000人﹔39個行政村中,有28個貧困村﹔絕對貧困人口16000人,又佔貧困人口的84%!

  10月13日匯報,今年全縣存欄牲畜90萬頭(隻),到9月底,牲畜同比增長42000頭(隻),牧業產值同比增長1.2%。預計目前牧民人均收入達到1540.56元。另外,全縣工業企業產值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但總的印象,多是一些部門單位建筑、學校、車站、食堂商業樓等建筑。一些中小電站、移動通訊基站也開工建設。縣城優干寧,也比15年前壯觀多了,新建的蒙古包式的河南賓館,顯示著這裡是蒙古族的領地。
  
   蒙古族是一個開拓、富強的族群,他們在新世紀敢於自主創新,得以走在民族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列,青海進入一個較好的發展期,我們祝願青海蒙古人:願您跨上騰飛的駿馬,無論在西部大開發、或是環湖高效畜牧業、黃河南北新建設等方面,無愧於這個民族的稱號……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