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乌梁海部

乌梁海部,也称兀良海、兀梁哈部,其分支包括席日勒特德、尼格斯尔、毕德兀特等,最早分布于肯特山、鄂嫩河一带,是古老的北方蒙古部落之一。在蒙元时期,这个部落被纳入蒙古民族共同体之中,曾出现过者勒蔑、速不台这样辅佐成吉思汗建功立业的著名人物。元亡明兴,在退回草原、与明朝隔长城相对峙的蒙古诸部中,仍然有着被称作乌梁海的蒙古部落活动于大漠南北。

在古代乌梁海部落有两大分支:一是游牧于草原上的乌梁海游牧民为迭儿列斤蒙古,意思是“一般蒙古人”。 据波斯史学巨著《史集》记载,“兀良合特人(乌梁海的复数形式)声称,他们曾参与过点燃额尔古纳昆的七座火炉”。蒙古人借助大火使山壁融化,当无数炙热的铁水溢出,自额尔古纳昆通往大草原的通道也随之打开了。

他们是成吉思汗名将者勒篾后裔所率之部,跟随额勒只带从不儿罕山迁徙南下到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与大凌河沿岸,被称为朵颜乌梁海,所辖区域以嫩江为中心,东起乌裕尔河,西至洮尔、绰尔两河流域,与东蒙古部落相融合,组建了蒙古喀喇沁左中右翼三旗、土默特左翼旗,其境域大体相当于今日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宁城县、喀喇沁旗、朝阳市。

二是西伯利亚森林中的乌梁海人,成吉思汗统一林木中百姓后,其中一位乌梁海首领率领他的属民来到布儿罕山之地,深得成吉思汗信任。当成吉思汗过世并安葬于布儿罕山,这支乌梁海人不再出征,授命世代守卫成吉思汗及其后各蒙古大汗的灵柩,他们被称为布儿罕乌梁海或大禁地乌梁海。北元时代,形成庞大的乌梁海万户。

其后,部分乌梁海西迁至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一带,与讲突厥语图瓦人及特棱古特人的属地连成一片,被卫拉特人征服便成卫拉特部落属民,1754 年被清朝所征服。乌梁海人与图瓦人、特棱古特人生活方式都相同,住在阿尔泰山、唐努山山林中,过狩猎生活,都是准噶尔属民。清朝将他们统称为乌梁海人并分为三支:居住于唐努山者称为“唐努乌梁海人”,1921年始改称为“图瓦”;居住在阿尔泰山者称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环阿尔泰诺尔居住的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

特棱古特人被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是清朝乌梁海三部之一,分为两个旗,信奉喇嘛教,现生活在今俄罗斯联邦阿尔泰边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1864年,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其地。

图瓦人被称为唐努乌梁海,分为五个旗,四十八个苏木,信奉喇嘛教,现在生活在俄联邦图瓦自治共和国。唐努乌梁海地处蒙古国西北部,北靠萨彦岭,南抵唐努山,位于两山之间狭长地带,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实际上应分为三部分:俄罗斯联邦图瓦自治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蒙古库苏古尔省。后两部分事实上唐努乌梁海的痕迹已经消失,通常所指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实质上就是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清灭准噶尔汗国后,阿尔泰山南留下了很多户不同属的部众,其中有准噶尔人,乌梁海人,辉特人,图瓦人,特棱古特人。无疑他们当中原先的乌梁海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归属清朝后,清政府把这两部分人混编为阿尔泰乌梁海七旗,这样阿勒泰乌梁海人中就有了讲蒙古语和讲图瓦语的两部分人。原先阿勒泰乌梁海被安置于今蒙古国乌兰固木及科布多省一带,1758 年在他们的请求下,清朝将他们安置在今新疆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乌梁海有七旗,以额尔齐斯河为界,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四旗和右翼三旗共27 苏木。阿勒泰乌梁海部,在1933年马仲英的暴乱等反动统治阶级制造的民族仇杀中,许多人逃至蒙古国,还有很多人死于战乱,留下的部分人生活在今新疆阿尔泰市以及青河、布尔津等县,麦林旗、冬库尔旗全部迁居蒙古国。

左翼四旗:
太文贝子旗,有6苏木,即阿合苏木(即兄长之意),奥尔次克苏木,土默特苏木(也称克里布凯苏木),郭恩茨嘎苏木,乌梁海苏木,桑苏木。清朝时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汗德尕河流域,他们讲蒙古语,是现在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乡蒙古人主要组成部分。

麦林旗,有4个苏木,名称不详,当时主要分布在克兰河流域,他们讲蒙古语,现在分布于蒙古国。
察干索颜旗,有2个苏木,即木尔古特苏木、特凌古特苏木,主要分布于今新疆阿勒泰地区切木尔切克乡,讲图瓦语。

哈喇索颜旗,有4个苏木,即辉特苏木、夏那嘎齐苏木、哈拉撒勒苏木、哈特特须苏木,当时主要分布于新疆布尔津河和禾木河一带,讲图瓦语,是今住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乡的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右翼三旗:
巴伦贝子旗,有4个苏木,即阿合苏木、奥尔次克苏木、色尔瓦苏木、明嘎特苏木,当时主要分布于大小青河流域,讲蒙古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分布于青河县德阿热勒乡。

冬库尔旗,有3个苏木,名称不详,当时主要分布在富蕴县可可托海一带,讲蒙古语。现在其大部分分布在蒙古国。

阔库木恰克旗,有4个苏木,厄尔格特苏木、佳格都瓦苏木、匈古尔苏木、魁克苏木,主要分布在可可托海一带,讲图瓦语,现在大多分布在哈巴河县的铁列克乡白哈巴村。富蕴县铁买克乡,阿勒泰市的阿拉哈克乡有少部分。

在元朝北撤后,蒙明双方战事不断,乌梁海与其他的一些东蒙部落渐渐形成了一股相对独立的力量,明人把他们泛称为兀良哈三卫,因其分布于大兴安岭之南,蒙古人则称之为山阳万户。北元蒙古政权之中,兀良哈(乌梁海),鞑靼(东蒙古),瓦剌(西蒙古)三足鼎立。其后,强大的乌梁海在鞑靼与瓦剌的支持下不断南下。此前东蒙草原上的主要部落为契丹、塔塔尔、弘吉剌特等部,因其势力微弱,最终成为了乌梁海部落属民。在朵颜乌梁海排除明朝军事干扰,把蒙古游牧民族的政治边界重新推回到长城边界之时,在西蒙河套地区的鞑靼右翼势力逐渐兴起。以土默特万户领主阿拉坦汗为首的右翼蒙古势力大举扩张,乌梁海首领审时度势,归顺了右翼蒙古的黄金家族。从此乌梁海、土默特、喀喇沁万户的黄金家族世代通婚,享有塔布囊(女婿)称号,乌梁海部落也渐渐融合为了右翼蒙古喀喇沁万户,此前称为永谢布万户的一部分,并以喀喇沁为号。乌梁海之名仅以姓氏形式见于后世喀喇沁的乌梁海王族。

乌梁海名将辈出,最为著名的是大将军速不台,以极少的兵力横扫俄罗斯与东欧,西方蒙古学者仍把他视为蒙古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将军。速不台(速别阔台)(1175-1248) 蒙古国大将,蒙古兀良哈人。初以质子事成吉思汗,为百户。1206年,任千户长。1212年,攻金桓州时,率先攻破其城。1216年,成吉思汗遣他歼灭蔑儿乞部残余势力,1219年大军至也儿的石河与蔑儿乞人大战,全歼其众。1222年,同哲别一起率2万骑士征服阿哲儿拜占、谷儿只(格鲁吉亚),越高加索山,败阿兰、钦察联军。次年,进入南俄,在迦勒加河败俄罗斯、钦察8万联军,后经里海、咸海之北东归。1231年,参加伐金战争。次年与托雷一起指挥三峰山战役,全歼金之精锐部队,统帅诸路大军围汴梁。1233年,金主渡河北走,追败于黄龙冈,占领汴梁,俘其后妃。1234年,攻破蔡州,金主自焚死。1235年,参加长子军西征,任副统帅,率先锋军破不里阿耳,败钦察首领八赤蛮。1240-1241年,占领俄罗斯,进兵孛烈儿(波兰)、败马札儿(匈牙利),近至维也纳附近。1242年,窝阔台汗死讯传到前线,西征军东还。1246年,贵由汗即位,速不台回师土拉河。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忽必烈汗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速不台将军之兄者勒篾同样是位有名的大将军,虽没有特别光辉的赫赫战功,但却是成吉思汗宿卫亲军的大统领,任务重大,深得大汗信任,其家族掌控着多个乌梁海千户,他们构成东蒙地区的一支极为强大势力,今喀喇沁乌梁海氏便是其家族的后裔。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