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

阿勒坦汗

阿勒坦汗
2010年12月19日,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蒙古族学校举行了《内蒙古阿勒坦汗学会成立研讨会》,会议上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研究阐述了阿勒坦汗这位历史伟人的生平事迹。
阿勒坦汗是16世纪蒙古土默特部领主,蒙古右翼三万户的领袖。北元时期,他对维护蒙古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对建立建设呼和浩特城,引进藏传佛教,发扬民族传统经济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蒙古历史上一位功勋卓著的英雄,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学会的宗旨就是深入开展北元时期,特别是阿勒坦汗时期的历史文化、法制宗教、生态民俗以及经济商贸等方面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具体积极成果,使其成为蒙古文化及草原文化研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

即俺答汗(1507年—1582年),阿拉坦是其名字。16世纪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重要首领,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亦称索多汗、葛根汗,达延汗之孙。1542年,他的兄长麦力艮济农死后,土默特成为右翼三万户的中心,阿勒坦成为右翼三万户事实上的首领。 

16世纪,其部落初期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后逐渐强盛,逐原草原霸主察哈尔部于辽东,成为右翼蒙古首领。控制范围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后他为开辟牧场,又征服青海,甚至一度用兵西藏。

  
其部住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配合其长兄吉囊数征北方兀良哈和青海的卫部特(见瓦剌)等部。吉囊死后,势力日强,控制蒙古右翼地区,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旋因闭市而战事复开。1570年,以俺答之孙把汉那吉降明为契机,明蒙开始和谈,俺答以亡入自己领地的赵全等九名汉人换回那吉。
阿勒坦汗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的率领下,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进驻古丰州川,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当时右翼蒙古中最强大的万户。

兀良哈万户偏处北方,每于蒙古南下进攻明朝边境时,兀良哈就乘机在后方袭扰其他蒙古万户,因此,成为其他万户的征讨对象。1538年,阿勒坦与麦力艮济农击溃兀良哈,将其并入其他五万户中。蒙古大汗博迪汗封阿勒坦为索多汗,这是阿勒坦称汗之始。

阿勒坦汗还曾经经略青海。1510年,永谢布万户的亦卜剌与鄂尔多斯万户的满都赉阿固勒呼被达延汗击败后,逃居青海湖畔。16世纪中期,以阿勒坦汗为首的右翼蒙古征服了青海蒙古及青海湖周围的土著部落,并留下部众在此驻牧。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广袤草原成为蒙古的新牧场。16世纪后期,阿勒坦汗还两次征讨瓦剌。
  
从1543年开始,阿勒坦汗用和平与战争两种手段,迫使明朝开放关市。
阿勒坦汗决定模仿失去的大都(元代的都城,即现在的北京)修建新的城市。1575年,新城建成,被亲切地称作“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后来库库和屯城逐渐成为蒙古草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Altan Khan as icon of Buddhism. 俺答汗作为佛教的图
阿勒坦汗还重建了蒙藏关系。在元朝,西藏萨迦派佛教首领八思巴担任帝师,代表元朝管理西藏。元帝向北撤退后,蒙藏联系基本中断。阿勒坦汗时期谋求与西藏宗教领袖建立密切联系。1578年,阿勒坦与格鲁派藏传佛教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举行会谈,蒙古正式接受了格鲁派藏传佛教,阿勒坦汗赠给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圣”即超凡之人;“识一切”是藏传佛教对在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瓦齐尔达喇”是梵文,意为“执金刚”,也是藏传佛教对在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达赖”是蒙语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语上师之意。索南嘉措得到了达赖喇嘛的称号,他又向上追认了两世,自称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赠给阿勒坦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称号,“咱克喇瓦尔第”是梵文,意为“转轮王”;“彻辰汗”是蒙古语,意为“聪明睿智之汗王”。蒙藏关系重新建立起来。
  
此后,格鲁派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阿勒坦汗从西藏请来许多喇嘛翻译佛经,库库和屯成为喇嘛教活动和翻译佛经的中心。格鲁派藏传佛教给蒙古社会带来了宗教文化知识。如天文、历法、藏医、建筑、艺术、宗教哲理等知识,对于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化起到了显著作用。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