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星期五

巨变中的蒙古

蒙古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要改变对蒙古落后的认识。 蒙古国资源丰富,人口少,只要政策得当,便会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各国商人都到蒙古寻求商机的原因。

过去几年,蒙古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蒙古国的食品严重依赖进口,而现在,首都乌兰巴托以北的地区,水量丰沛,土地肥沃,蒙古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开发,由于土地广阔,可以进行轮续种植,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如今,小麦已经实现了自给。

内蒙古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有19个边境口岸,承担着对俄蒙的主要国际物流运输任务。二连浩特口岸,是中蒙两国间最大的口岸。

正在崛起的蒙古国,基础建设不断升温,来自二连浩特口岸的信息显示:2011年,蒙古国进口钢材13.52万吨,进口水泥达到51.47万吨,同比增长75.42%。

这个世代游牧的民族,正在现代化的冲刷之下,经历城市化的考验。在近十年,蒙古人渐渐向首都和其他城市集中。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正经历着巨大的历史嬗变。

城市病突出
首都乌兰巴托,在建设之初,由苏联老大哥操刀,城市设计的容量,是容纳三四十万人口。但现在,已经迅速膨胀到了130万人口,而且,这样的趋势还在加剧,整个乌兰巴托已经显得拥挤不堪。

人口增加,必然带来一系列城市病。乌兰巴托的人口规模,相比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似乎规模并不大,但问题却很突出。

比如,交通问题。蒙古国的交通,或许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城市主干道并不宽阔。同车道上,竟然同时跑着“左开”和“右开”(方向盘在车辆的右侧)的车辆。当然,红绿灯和相应的交通标线,是按照“左开”的模式来设置的。并且,除了乌兰巴托的核心区,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并不是很多。虽然乌兰巴托的城市规模并不大,堵车却很严重。

除了交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环境。围绕在城市周边的蒙古包,现在是城市最大的污染源。乌兰巴托还没有什么工业,谈不上工业污染。但在漫长的冬季中,取暖烧煤的污染,是个大问题。大多数居民,仍然燃烧原煤来取暖,而住在山坡地带上的牧民们,则更常用干透的牛粪做燃料。所以,每到冬季,乌兰巴托的城市上空飘散着浓重的煤烟味道。

到首都去
越来越多的蒙古人,赶着羊群,向首都进发。蒙古国的法律规定,任何蒙古人,都可以自由迁徙,在城市周边,只要向所在地政府申请,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块0.7公顷的土地,用来扎下蒙古包,容纳羊群。所以,涌向乌兰巴托的蒙古牧民们,丝毫不担心在首都没有容身之地。他们一路赶着羊群,向首都靠拢,在首都周围的山坡上,定居下来。

乌兰巴托位于群山环抱之中,被誉为母亲河的图拉河穿城而过。城市周边的山坡上,密密麻麻点缀着蒙古包,远远望去,宛如镶嵌在绿色锦缎上的白色银盘。盆地里的楼宇和山坡上的蒙古包相得益彰,构成了整个乌兰巴托的城市画卷。

为什么要到城市?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位长期研究蒙古畜牧业的专家告诉记者,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逐渐认知了现代社会,蒙古的年轻一代,同样渴望享受现代文明,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来到城市是唯一的选择。蒙古国的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5岁,是一个年轻的国度。

在全国270多万人口中,有大约三四十万人前往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留学、工作,现在,蒙古的精英阶层,大多数都有国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他们正深刻影响着整个蒙古的开放进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蒙古国国土的荒漠化也非常严重,很多草场的载畜量逐年上升,已经越来越不适宜游牧生活,无草可牧,有些牧民被迫进入城市。

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乌兰巴托的房地产业风生水起。乌兰巴托的房子,房租非常昂贵,30平米左右的一个屋子,月租金要300到400美金,令人咋舌。在这里,对于普通的乌兰巴托市民来说,3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是主流的户型。一个客厅加一个卫生间,就跟国内宾馆的标间一样。从这里,还能窥见这个民族固有的风俗。不大的一块地方,既可以会客,也可以吃饭,当然也用来睡觉,就像蒙古包一样。其实,最早蒙古包没有床,一铺毡子就可以睡觉,三四口人就那么一间房子生活。

蒙古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两极分化很明显。对于大多数刚来到城市的牧民,买房子,同样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很多人最初的选择,都是现在首都周边,扎下一个蒙古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年轻的孩子们,更向往住在楼房里,有便捷的生活设施,能看电视,能上网,一些勤劳的蒙古人,在飞速的城市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在各个国家的公司里打工,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成为蒙古的中产阶层。但另外一些人,则被城市边缘化,他们来到了城市,却并不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常常为生计而发愁。循着缓慢的节奏,越来越多的牧民,终将成为市民,这个过程,或许要一代人来完成。

满城尽是小酒屋
问十个到过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人,你最怕碰到什么事情?他们的答案很一致:碰到醉汉……
在乌兰巴托,尤其是入夜之后,碰到醉汉,是一件大概率事件。在乌兰巴托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印着PUB字样的酒屋。蒙古人潇洒自在的天性,让这里的酒吧生意从来都很红火。即使在白天,穿街走巷,也能看到几个捧着酒瓶边走边饮的老兄。

爱喝酒,与蒙古国处于高寒地区,常年寒冷不无关系。蒙古国的供暖期长达8个月,每年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夏季,其他时间寒流肆虐。漫长的冬季里,外面总是茫茫一片,不喝酒能做什么呢?

另外,即使在乌兰巴托,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住进房子里。这些年,乌兰巴托的城市规模急剧扩大,越来越多的牧民拥入首都,他们大多数没有积蓄,卖掉牛羊后,只能在首都周围的山上,扎下一个蒙古包。

我曾经睡过蒙古包,那些用毛毡围成的墙壁,御寒能力可想而知,即使在夏季的夜晚,高原吹来的凉风,都会让你寒澈入骨,更别说蒙古高原的冬天。

所以,有很多人梦想住进蒙古包,零距离体验牧民的生活。这种浪漫的念头,想想也就算了,没有钢筋铁骨真扛不住。

说了这么一大堆,我就是想替蒙古人辩解一下,他们好酒,是有原因的。在寒冷的境况下,喝酒吃肉,是抵御寒冷的良方。所以,好多蒙古人从小就喝酒,酒精疏通了血管,排解了寒冷,也让他们忘却了烦恼。有酒喝,生活是多么的惬意。

当然,喝酒,也深深影响了这个国度。蒙古的法律规定,蒙古人的工资是半个月一付。这么规定是因为,很多蒙古人的积蓄,是撑不了一个月的。领到工资后,这些钱很快就换成了酒,更有甚者,两三天的功夫,就喝得精光。为了劝国民节制饮酒,蒙古国规定,每个月的第一天,是禁止商店和酒屋卖酒的。当然,可想而知,每到月底,酒的销量会格外好。

如果有蒙古人和你说要戒酒,你一定要竖起大拇指,为他的勇气和决心赞叹,能戒酒的蒙古人,一定是好样的,不过,你同时还要报以十二分的怀疑。

这一点,蒙古国与俄罗斯很相像,并且受苏联的影响很深,成年或未成年的男人,饮酒即是主要的休闲方式,也是主要的社交方式。如果你想交几个蒙古朋友,大大方方地邀请他们喝酒即可。不过,你最好不要准备太多的酒,因为,只要酒不喝光,这酒局,怕是要一直延续下去。

当然,好酒,并不意味着酒风差,大多数蒙古人,其实喝酒的时候很安静,他们说话声音很小,也很忌讳别人和他大声说话。喝酒不是宣泄和发飙,也不是相互较量。喝酒就是蒙古人的生活。他们端起酒杯,不在乎你喝多少,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