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

蒙古维权人士宝力格被瑞典移民局监禁并欲遣返 - RFA

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收听节目    下载声音


图片:内蒙古地锡林郭勒地区遭掠夺性矿产开采,
导致当地牧民生活陷入绝境。(南蒙古时事评论)
逃亡到瑞典寻求政治避难的内蒙古维权人士宝力格,目前正面临被瑞典当局遣返的可能性。蒙古人权活动人士呼吁,宝力格应该被给予政治避难权,他遣返中国将遭到当局迫害。

据在美国的南蒙古时事评论网站2月26日发布的消息说,内蒙古镶黄旗人宝力格由于对外揭示了中共对内蒙古地锡林郭勒地区实施的种种掠夺性矿产开采导致当地牧民生活陷入绝境的真实情况而遭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监控,之后不得已于2011年9月辗转到瑞典寻求政治避难。

在瑞典,宝力格在经过漫长的申请与等待后, 2013年8月,瑞典移民局对他做出了意想不到的裁定,拒绝其政治避难申请,移交到了警察部门收容并启动了准备遣返内蒙古原籍的程序。目前宝力格被关押在瑞典FLEN市收容站。

宝力格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向外界透露内蒙古牧民的生活和生态因为中国当局大规模开采煤矿而被毁坏、一些抗议牧民被汉族司机殴打甚至用车碾死的消息,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再看不下去了,外界需要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

他表示,任何人都是人,不管他是汉族还是蒙古族,他们都有人权。

“在内蒙古有很多煤矿,他们就直接进去挖(开采),当地牧民要求他们不要乱挖,就被汉族人殴打甚至被汉族司机用大货车碾死。还说,少了一个蒙古人有什么了不起。另外,还有蒙古学校被转变成汉族学校等事情,我就决定向外界透露这些事情,因为外界需要知道如今蒙古牧人生活的情况。蒙古人也是人,因此也有人权。”

南蒙古时事评论网站的消息说,在欧洲的人权活动人士表示,瑞典移民当局的这个裁定违反了日内瓦人权公约,更违背了联合国有关人权条款。欧盟成员国中,瑞典王国一直被世界民主国家誉为承担人道主义义务方面表现得很有勇气、很人性化。但是此项裁定却违背了这些准则。

图片:内蒙古地锡林郭勒地区遭掠夺性矿产开采,
导致当地牧民生活陷入绝境。(南蒙古时事评论)
南蒙古时事评论网站的消息认为,宝力格如果被遣返回中国内蒙古的话,会面临很严峻的危险,很有可能被当局以参加境外分裂活动而判监。

目前,宝力格正在向国际特赦和个人权团体求援,并打算在瑞典人权机构指派的一名律师的建议下上诉到欧洲人权法院进行求援。宝力格表示,他在境外南蒙古民主人士的网站上有很多参加抗议活动的照片,如果被遣返,这会给他增加被判刑的系数。

南蒙古时事评论网站负责人Rubin 指出,许多在瑞典和挪威寻求政治避难的蒙古人都经历了2011年的内蒙古“5.30”蒙古学生示威事件,他们中有些人目前的处境令人担忧。宝力格到瑞典后,参加过很多次抗议示威活动,一旦遭遣返,会面临中共当局的多个指控,指控他在境外从事分裂活动,而且肯定会被判刑。为此,南蒙古时事评论网敦促和呼吁人权团体关注此事。Rubin 先生敦促和呼吁国际社会、联合国难民署、欧洲人权理事会和各团体对宝力格等蒙古人的境况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也希望瑞典政府出于人道考虑,能使宝力格避免遣返。

Rubin 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位内蒙古居民宝力格,在看到中国当局在他的家乡对生态环境所作的破坏和蒙古人教育方面的一些情况后,使他感到很不满。其实,不只是他一个人感到不满,那里的所有蒙古人都感到不满。而宝力格则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来到瑞典以后也勇敢地参加了一些抗议中共的事情。如果他被遣返回中国,宝力格肯定会受到迫害,甚至可能会被判重刑。”

南蒙古时事评论网站发出的信息说,内蒙古是中共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同化政策最严重的地区,导致今天蒙古民族文化濒临灭绝,蒙古族人被严重边缘化,保护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空间也越来越狭小。他们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最彻底的破坏。

南蒙古时事评论网站的消息指出,如果瑞典移民局对宝力格的遣返裁定付诸实施,宝力格的下场将是可想而知的。

(记者:希望 责编:吴晶)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renquanfazhi/nu-02262014103025.html

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成吉思汗大胆奇袭:蒙古铁骑穿越沙漠夺取布哈拉

蒙古人征服过数以千计的城市,然而成吉思汗屈尊进入的城市,历史上仅仅提到一座。通常,当胜利得以确保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朝臣侍从撤回到远方更舒适的营地,而由他的勇士去完成剩余的任务。1220年(即龙儿年)3月的某一天,这位蒙古征服者打破他独特的传统,带领骑兵进入到新征服的布哈拉城中心。该城是花剌子模算端(今译“苏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尽管布哈拉城既非首都,也非主要的商业城市,但在整个穆斯林世界,它占据了崇高的情感地位,被视为“高贵布哈拉”。因具有“为所有伊斯兰教徒带来荣耀与欢愉”的称号而知名于世,该城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由于成吉思汗非常清楚,通过征服并进入该城市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宣示意义,因此他耀武扬威地骑马穿过城门,经过一片遍布着木房与小贩货摊的拥挤区域,来到位于城市中心的巨大砖石建筑群之中。

在或许是军事史上最大胆创新的成功突袭之后,成吉思汗进入到布哈拉。当时,他的一部分军队从蒙古出发,沿着直线正面攻击算端的边境城市;而他自己则与辎重同行,率领另一支部队长距离远征,这一距离比任何其他军队行进的路线都要长--需要穿越两千英里的沙漠、山川及草原。最后,他们几乎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敌方防线背后的纵深处。即便是商业旅行队也会绕道数百英里,避开克孜勒库姆沙漠,即传说中的“红沙漠”;不过这正好是成吉思汗选择从那个方向进攻的原因。通过与那个地区的游牧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吉思汗得以率领他的军队,沿着至今仍未能确知的路线,穿越那片沙漠地带。

他的目标布哈拉城,矗立在阿姆河一条支流两岸的肥沃绿洲中部,那里的居民大多数是塔吉克人或波斯人,但却被新建立的花剌子模帝国的突厥部落所统治,花剌子模帝国是那个时代众多短命帝国中的一个。花剌子模算端所犯的一个严重的致命错误,就是他劫掠了蒙古商队,并把派去进行和平商业谈判的蒙古大使毁容,这一行径激怒了成吉思汗。虽已年近六十,但听到自己的人受到攻击时,成吉思汗毫不犹豫地召集了他那支纪律严明、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再次跨上战马,兴师问罪。

几乎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支重要军队,蒙古军队是轻便上阵,没有补给供应的。即便等到最冷的月份横跨沙漠,人和马畜也仅需少量的水。因为这样的季节有露水,可以刺激部分草的生长,这些草可供牧马,并可吸引到猎物,那是以狩猎为生的人所需的。蒙古人不是动作缓慢地运送攻城武器和重型装备,相反,他们带有快速机动的工兵部队,能当场使用可获得的材料,建造任何他们所需的东西。在跨越广阔的沙漠之后,蒙古人遇到第一片林子,他们就将其伐倒,制作攻城的梯子、武器及其他攻击器械。

当先头部队走出沙漠,发现有第一个小部落时,快速行动的特遣部队立即会改变速度,慢慢运行,动作迟缓,仿佛他们是来贸易的商人,而非快速攻击的勇士。在居民们意识到他们是谁,并在听到警报之前,蒙古军队正若无其事地漫步在城镇的门口。

出人意料地从沙漠中出现之后,成吉思汗并没有立即行进,并趁势攻击布哈拉。他知道,没有援军能离开正被他的部队所进攻的边境城市,因此,他可从容地运用一种令人痛苦的方式,左右布哈拉民众的忧虑和希望。这种策略的目标很简单而又往往是相同的:在战斗真正开始之前,用恐吓手段迫使敌人投降。起先通过夺取邻近的几个小城镇,成吉思汗的部队释放了很多当地的平民逃往布哈拉,逃亡者不仅充斥该城,而且大大地加剧了城内的恐惧氛围。蒙古人在敌军防线背后的侵袭,立即给整个帝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恐慌。正如波斯编年史家阿塔篾力克·志费尼所描述的那样,当人们看到环绕在他们周围的乡下居民时,他们“被骑兵和骑兵带来的暗如黑夜的灰尘窒息住了,惊吓和恐慌压倒了他们,而且担忧和恐惧盛行。”成吉思汗从给予民众两种选择开始,着手准备对一座城市展开心理攻势。他给城外的民众提供宽待的投诚条款,若他们接受条款就可加入到伟大仁慈的蒙古人之中,用波斯编年史家志费尼的话来说,“无论谁屈从于他们都可获得安全和自由,并远离严酷的恐怖与耻辱。”对那些拒绝接受苛刻条款的俘虏,蒙古人就会在下一次进攻中,将他们置于军前,充当战争的炮灰。

这种策略使布哈拉的突厥守军感到恐慌。仅有五百名士兵留下来支持布哈拉城堡的长官,其余的两万名士兵则赶在蒙古主力军队到达前,四处逃散。他们丢城弃甲,如鸟兽散,这正好掉进了成吉思汗的陷阱,蒙古勇士早已停驻在外等候逃兵,从容地将他们处死。

布哈拉的平民投降了,并且打开城门,但仍有小股负隅顽抗的士兵留在内城的城堡之内,他们寄希望于厚实的城墙可以帮助他们阻止任何围攻。在仔细评估了整个形势后,成吉思汗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定--进入该城!他的第一项举动就是来到布哈拉城中心,接受所有人的投降,并号召降民给他们的战马提供草料。供养蒙古军队和马匹,被认为是对征服者表示降服的标志;更重要的是,通过接受粮草,成吉思汗将降服者视作自己的部属,授予他们蒙古人的保护,同时,也要求他们服从他的命令。

从成吉思汗征服中亚开始,我们就有了关于六十岁左右的成吉思汗的少数几种书面描写。波斯编年史家米哈伊·阿老丁·术兹札尼,他对蒙古人的描写远不及志费尼那么温和,他将成吉思汗描绘为一位“身形高大、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人,头发稀疏发白,有一双猫儿眼,有着专注的活力、洞察力和天赋及理解力、令人生畏的攻击力,他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仇敌的颠覆者,无畏、血腥并且残忍。”由于成吉思汗具有摧毁城市和战胜数倍于己的敌军的离奇能力,术兹扎尼还断言成吉思汗“熟悉巫术并且诡计多端,以魔鬼为友。”

在对该城完成了有计划的劫掠之后,成吉思汗将注意力转移到被围困在布哈拉的内城堡之中而仍在负隅顽抗的突厥勇士身上。尽管对蒙古人特别不熟悉,但对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这样的中亚绿洲城市内的定居民来说,几个世纪以来,他们目睹过许多野蛮军队的来来往往。以前的部落军队无论怎样勇敢或纪律严明,也从不构成严重的威胁,因为只要城市守军能找到食物和水,他们就能躲在内堡厚实的围墙之后,进行长期地抵抗。蒙古人用尽各种方法,仍无法对付在布哈拉所遭遇到的训练有素的职业士兵。尽管蒙古人通常都有一流的弓矢,但每个人都得自备武器给养,因此制造技艺的质量也就千差万别。同样,蒙古军队是由部落的全体男性成员所构成的,他们靠粗野的放牧方式进行训练;虽然他们耐劳、纪律严明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事业中去,但他们还是缺乏像布哈拉守军那样的专业挑选和训练。堡垒厚实的石墙,有利于守军躲藏其后,最重要的是,没有部落军队曾掌握过围城作战的复杂技术。但是成吉思汗有办法来对付他们。

进攻被设计成一次势不可挡的兵力展示,观众不是布哈拉已被征服的民众,而是远方的军队和成吉思汗下一个目标城市--撒马尔罕的民众。蒙古入侵者展示了他们新造的围攻武器--弩炮、投石机,这些器械作为武器,已被围攻部队使用了几个世纪,它们不仅能投掷出石头和火焰,还能射出燃烧的液体、爆炸装置和燃烧物质。他们调来了装在轮子上的巨大弩炮,而大队大队的人马则带着可伸缩云梯攻上塔楼,从塔楼那里,他们能够击中内城中的守军。从城市上空进行攻击的同时,坑道工兵们开始在墙底挖地道。在展示空中、地面和地下令人生畏的技术威力的同时,某些情况下,成吉思汗还逼迫已被俘的内堡守军的同伴去攻城,有些囚犯冲锋在前,尸积城壕,有些则推着武器活着冲入到城堡之内,通过这种方式,成吉思汗加剧了守军的心理紧张。

蒙古人从曾经接触过的不同文化中吸收经验,发明和使用各式武器;而且通过这种知识的积累,他们还创立了全球性的武器库,能够适应所遭遇到的任何形势。蒙古人试验成功了会喷火或爆炸的武器,这些武器后来变成为迫击炮和加农炮。在志费尼的描述中,我们对其准确讲述他们周围发生过什么的证据感到困惑。他将蒙古人的进攻描写成“就像炽热的火炉吸收了坚硬的木头,火势更盛,从炉腰将火花射向空中。”成吉思汗军队将草原勇士所具有的凶猛与速度,和中华文明的最高科技智慧结合在一起。成吉思汗使用快速机动并训练有素的骑兵去对付地面上的敌军步兵,而通过使用新型的火力轰击技术和空前的破坏器械,则减弱了内堡城墙的防护威力,使蒙古军队得以突破要塞,从而胁迫城堡守军。随着炮火和死神纷纷降落到城堡内的守军身上,用志费尼的话来说,算端的勇士很快便“淹没在完全毁灭的汪洋大海中。”

成吉思汗认识到,战争不是一场身体的比赛,或仅仅是对手间的竞争,它是一种人反对另一种人的总体事业。胜利不会倾向于那些按规则行事的人;它垂青于制造规则并将规则强加给敌手的人。胜利不可能是局部的。它是完全的、全部的,而且也是无可否认的--或者什么都不是。战争时期,这意味着对恐怖和突袭的肆意使用;和平时期,它则意味着对一些基本要素以及不可动摇原则的坚定遵守,这种原则可以在平民大众中间建立忠诚。抵抗将面临死亡,而忠诚者则得以安全。

成吉思汗对布哈拉的进攻,被视为一种巨大的成功,不仅因为那个城市的民众投降了,而且还因为当蒙古人攻击的消息传到首都撒马尔罕时,军队也投降了。算端弃国而逃,蒙古人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带领主力部队,翻越阿富汗山脉到达印度西北部的河流区域,而另一支分遣部队则绕过里海,穿越高加索山脉,进入到俄罗斯平原。从1220年开始的那天起,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维埃主义兴起时,成吉思汗的后裔作为布哈拉城的可汗和埃米尔,统治了该城正好七百年的时间,这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家族王朝。

(摘自《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作者:[美]杰克·威泽弗德重庆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蒙古国将扩大煤炭出口

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20日表示,蒙古国将继续扩大煤炭生产规模及出口量。
  
阿勒坦呼亚格当天在一个煤炭国际投资展览会上表示,2013年蒙古国煤炭出口总量为1.8亿吨,预计今年出口量为3.4亿吨。

制约蒙古国煤炭出口的因素主要在于物流成本巨大。在未来20年内中国将从蒙古国进口10亿吨煤炭。

英国新技术揭示蒙古帝国扩张隐藏史

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完成,“DNA有能力讲述人类历史发展的细节,”研究论文作者之一、牛津大学的西蒙·迈尔斯博士说,“我们只用基因数据说话,它所提供的信息独一无二。我们对基因的研究不仅与许多历史事件吻合,同时还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基因融合情况。

历史记录表明,巴基斯坦的哈扎拉族是部分蒙古族战士的后裔,而新研究也提供了元朝蒙古帝国扩张过程中蒙古族人DNA与其他族群基因融合的明确证据。在这一时间段,包括土耳其人在内的六个族群都有类似的基因融合证据。

“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特定的基因‘调色板’,如果你想完整描绘现代玛雅人的基因图谱,那么你就需要用一个混合调色板,将西班牙人、西非人和美洲本土人的DNA色调都融入其中。这些族群的融合日期大约在公元1670年左右,这与西班牙人和西非人进入美洲的历史记载相吻合。虽然我们无法直接从过去的融合族群中取样,但我们可以从遗留下来的现代人中获取足够多的DNA样本信息。”论文作者之一、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人类进化学家丹尼尔·法鲁什博士说。

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日本著名蒙古历史学专家宫脇淳子:「20世紀蒙古民族运动与日本」 - 講演会 (图)


3月15日に東京で宮脇淳子先生とペマ・ギャルポ先生をお迎えして講演会「20世紀のモンゴル民族運動と日本」が開催されます。

南モンゴルが辿った激動の歴史を、日本の近現代史とからめた通史として学ぶ学習会です。今現在のモンゴルの問題を知るためにも、20世紀の歴史を再確認するこの学習会にご参集ください。詳しくはチラシのPDFデータをご参照ください。



日本著名史学家宫脇淳子:“俄罗斯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
蒙古帝国的家谱。モンゴル帝国から现代の诸国家までたどれる「モンゴル帝国の継承国家」の系図。(日本著名蒙古历史学专家宫脇淳子 著)

モンゴル帝国を継承したロシア (俄罗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
蒙古人是史上第一个把间谍提升到国家利益高度的民族。每逢战前,他们都会派出间谍,尽量收集有关敌人的道路、河流、防御工事、政治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 情报。他们还派间谍散布关于蒙古势力强大、任何抵抗都无济于事的流言,使敌人士气低落。13世纪的蒙古人之所以会战无不胜,间谍在其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在蒙古统治期间。俄罗斯全盘传承了蒙古间谍制度,把间谍作为服务君主的工具。伊凡四世在位后期,曾一度实行间谍恐怖统治,他组成了一支人数为1000人的 “特辖军”。后来彼得一世设立了“秘密办公厅”,负责抓捕和审查政治犯,从而开始了秘密侦探和间谍制度。“秘密办公厅”与之前的蒙古间谍和之后苏联时期的 “克格勃”是一脉相承的。 而蒙古帝国派往各地的达鲁花赤(蒙古语“镇守官”)即是后来苏联党委书记的前身。

蒙古控制俄罗斯两个半世纪,在蒙古人统治期间,俄罗斯宫廷的王侯们渴望通过成为成吉思汗家族的一员来得到政治上的提拔。莫斯科也在蒙古人的控制下崛起并扩 张。俄罗斯著名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被蒙古拔都汗当作亲生儿子一般对待,因此涅夫斯基的孙子,也就是莫斯科大公尤里·达尼洛维奇被许配给了蒙古乌兹别克汗的妹妹。 

费德尔·罗斯提斯拉维奇(斯摩棱斯克与雅罗斯拉夫尔的统治者)与蒙哥帖木儿汗的女儿联姻。费德尔与蒙古大汗的 关系是极其融洽的,他在蒙古汗国所花的时间甚至超过在他自己的领地。费德尔·罗斯提斯拉维奇的后裔们也世代与蒙古联姻,包括后来雅罗斯拉夫尔的历代统治者 们,如沙科夫斯科椰、利沃夫、普所洛夫斯基等等。他们将蒙古人的基因世代流传在俄国贵族中。

莫斯科大公空斯坦丁的孙子格雷布王子与蒙古萨尔塔汗的独生女的婚姻,他们生育了别洛焦尔斯克家族。而最有问题的婚姻莫过于格底米纳斯次子纳里曼塔斯与蒙古脱脱汗的女儿。 

蒙古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的蒙古贵族们后来供职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公贵族的姓氏起源。俄罗斯曾有蒙古血缘的大公92个,50个王,13个公侯、300多个贵族姓氏。

ロシアでも、キリスト教の司祭が书きました。ギリシアからキリスト教が入ってキリル文字を使うようになっていたけど、まだロシア语の文法もちゃんとない时代。だから、変なロシア语なんです。しかも断片的な文献しかない。最近の日本人の研究で、ドイツ骑士団に胜ったからロシアの英雄と言われるアレクサンドル?ネフスキーは、モンゴル人にはペコペコしていたことがわかりました。自分の兄弟に胜つためにモンゴル人に贡ぎ物を持って行って、モンゴルからお姫様を嫁にもらって、それでようやく支配者になったらしい。モンゴル人は现地の支配には口出しせず、徴税だけしました。だから、じつはモンゴルとはうまくやって、モンゴルの军事力を背景に税金を取って恨まれたようですよ。 もちろん今のロシア人は、おれたちは本来イタリアよりも早くルネッサンスが出来たはずなのに、モンゴルのせいで町が焼かれて遅れたと书くんですけど、ウクライナ人やフィンランド人は、ロシアに対抗心があるので、别の见方をします。ロシアはモンゴルが来たおかげで、今の中近东、イスラムの贸易圏に入って発展したのです。だって、スラブって奴隷(スレイブ)の语源ですからね。大帝国の一部になったおかげで蜜蝋や琥珀が売れて、イスラムの文化がロシアに入ったんです。

过去的俄罗斯史学界通常把蒙古人统治的两百多年的时间称为“鞑靼枷锁”,但对这一时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些人对蒙古的统治持全盘否定态度。他们认为 “蒙古的统治,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一页,使俄罗斯脱离了欧洲大家庭”。但是,也有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纪的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就主张“莫斯 科的强大应该归功于蒙古”。在当代学者中,以古米廖夫为代表,认为所谓的“鞑靼枷锁”并不存在。相反,“俄罗斯与蒙古的联合,使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罗斯的欧亚主义就说:“俄罗斯族人与西方不相干,与斯拉夫 (Slavdom)也无关。”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 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 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法制度也是从蒙古学的。

この写真はモスクワのクレムリンにあるキリスト教の寺院ですけど、このネギ坊主の尖塔はどうみたってイスラム风でしょ? もともとモスクワのツァーリ(皇帝)の奥さんもみんなチンギス?ハーン家のお姫様だったんです。东西に広がったモンゴル帝国は、西方ではイスラム文化を取り入れました。20世纪初めのロシアのオペラ、リムスキー?コルサコフの「金鶏(キンケイ)」に出てくるシェマハの女王の故郷はカスピ海ですが、天幕に住んでいます。ロシアの民族衣装の长いドレスは、トルコの民族衣装と似ていますが、トルコもモンゴル帝国の子孙なんですね。裾が长くてスリットの入ったドレスは、游牧民の着る服です。马に乗るときに邪魔にならず、寝るときは布団になり、草原でトイレするときに隠してくれる。

根据弗朗西斯·福山的看法,俄罗斯的政府结构建立在传统的蒙古式掠夺性方法之上。俄罗斯从未民主过。斯大林所采用的统治原则跟蒙古人一样。而普京就是一个21世纪的蒙古人,而非其他。现在,因为俄罗斯还是一个富裕的国家,领头的蒙古人意识到为了获得正统性和国民的爱戴,他必须分配出一部分财富。这就是现在低税负和低负债的原因。由于上述原因,现在的俄罗斯抗议活动,我们必须赞赏和鼓励的这些活动,却也无法打败这个蒙古体系。

これが、母方がモンゴル人のイワン雷帝の颜です。この时代までは、ロシアはまだモンゴルから派生した国家の一つで、でもキリスト教を信じているところが违っていました。モンゴルの家族 歴史上の结婚関系と部族同盟これがムソルグスキーのオペラで有名なボリス?ゴドゥノフです。イワン雷帝亡きあと、その若い息子を杀したと悪口を言われている人で、実际にはタタールではないのに、タタールと称したお荫で皇帝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ところで私は、モスクワの会议をテレビで见るのがとても好きです。「この人は何系かしら」「この人は何の血が入っていそう」とか、参加者のいろいろな颜を见て思う。ロシア人は、自分たちでは嫌かもしれないけれども、実际にはモンゴルと深い関系があります。

有多位涉及内蒙、新疆的人士在香港被中国外交部签证处拒签入境签证 (图)

写过大量有关南蒙古人的报道的旅居新西兰的博讯新闻网记者王宁上周于父亲弥留之际申请中国签证,但再次遭拒,而他的父亲于上周五去世。王宁因写报道揭露中国官场黑幕及迫害人权,已被中国当局拒绝签证二十多次。

被中国当局二十多次拒绝入境的海外博讯网驻新西兰记者王宁上周抵达澳门,到外交部驻澳门签证机构申请入境签证遭到拒绝。王宁星期一告诉记者,他上周两次前往签证处递交申请。

“那天星期五,我到签证处,他说抱歉,没有办法,你只能回原居留地(新西兰)申请。他说你的护照不被接受,签证官电脑扫描后,显示系统不接受你的护照。(事后)我也看到护照后边盖了个小戳,有‘澳门’小方戳,言外之意就是在澳门被拒签。”

王宁还披露,香港代办签证的旅行社告诉他,有多位涉及新疆、内蒙的人士也在香港被外交部签证处拒签入境签证。

“代办我签证的一位女士说,她知道的他们办过的像内蒙、新疆、有些人就被拒签证,她说都是政治问题。”

王宁于七月上旬在香港申请回国签证被拒后,前往蒙古国,然后徒步穿越中蒙边境,7号回到老家呼和浩特,探望重病的父母亲,10号被公安从家中带走,经审讯及关押,16号被警方从广州送上往新西兰的航班,递解出境。

2014年2月23日星期日

“关于反自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告”


美国总统奥巴马三次会见尊者达赖喇嘛的照片

尊者达赖喇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有过三次会见。时间分别是:
2010年2月19日;
2011年7月16日;
2014年2月21日。

地点都是在白宫地图室。据维基百科介绍:“白宫地图室是一个位于美国总统府白宫内西翼地下的房间。地图室命名于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使用这个房间摆放地图,以观察战局发展。相对于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地图室是一个非正式的办公室,并通常作电视录影、茶聚及社交用途。”

以下三张照片均来自网络。三张照片是如此相似,几无变化,如同“西藏问题”。

有些微变化的是,奥巴马总统的衣着,奥巴马总统从黑发变花白,以及小桌几上的杯子,今年还多了一簇清新的花儿。




(注:2005年,达赖喇嘛访问美国时,与时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奥巴马第一次见面。)

唯色博客:  http://woeser.middle-way.net/2014/02/blog-post_22.html

2014年2月22日星期六

俄罗斯是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的继承人

(一)俄罗斯是鞑靼人的后裔

欧洲谚语说“Scratch a Russian and you will find a Tatar”,意思就是说撕开一个俄罗斯人,就会发现一个鞑靼人。中国的灾难几千年来一直都来自北方邻国,对俄罗斯来说,征服、掠夺、屠杀、兼并,就是“普世价值”,而这正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理念。

英国《泰晤士报》2012年1月19日报道,俄罗斯人原本并不容易醉酒,但是被蒙古人统治了数百年之后,由于通婚等原因,许多俄罗斯人身上留下了蒙古人的基因,因而体内酒精的新陈代谢方式就与蒙古人一样,比其他欧洲人慢了许多,所以很容易醉酒。

俄罗斯卫生部麻醉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曾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先让12名志愿者在一小时内喝下0.35公斤的伏特加酒,然后开始向他们提出 一些问题,组织他们玩电脑游戏,进行呼吸测试并观察他们的站姿。接着,志愿者们回宿舍睡觉。次日一早,在享用了丰盛早餐后,又接受了酒后影响测试。

结果,专家们发现,带有蒙古人基因的志愿者血液中酒精浓度比其他人高了一倍,由于体内酒精分解速度慢很多,他们醉得更厉害,表现为站不直,容易激动,思维混乱,甚至突然情绪低落。

该中心研究人员弗拉基米尔·努日内指出,早在13世纪,成吉思汗的后代已经率兵征服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并进行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统治,在此期间,许多蒙古人与俄罗斯人通婚,因而他们的后代就带有了蒙古人基因。

专家们指出,俄罗斯气候严寒,所以人们被迫喝酒取暖;而且由于苏联解体后一度发生政治经济危机,不少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不得不通过大量饮酒来麻痹神经; 加上当地盛产伏特加烈酒,因而有蒙古基因的俄罗斯人喝得多、醉得快,结果给人们造成了“俄罗斯出酒鬼”的印象。

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谢利格尔湖(特维尔,莫斯科以北350公里)参加的pro-Kremlin青年论坛讨论会照片登出后,许多俄罗斯人指出普京现在拥有蒙古人的眼睛和颧骨。

“普京是蒙古人!”年轻的民主主义领袖罗曼·多布洛霍托夫指着照片上普京细小的眼睛说道。他写到:“伯托克斯是邪恶的,不一会他就会把他的脸藏在手绢后面,就像迈克·杰克迅那样。”

历史上,为俄国挡住最大的两次外来侵略的将领都是游牧民族出身:

1、库图佐夫,俄国顶级将星,鞑靼蒙古出身,击败拿破仑的军事天才。库图佐夫乃俄国军界一个罕有的大才子,不但精通兵法、战史、几何学、数学,还深通德语、拉丁语、波兰语、土耳其语和英语。

2、号称“战神”的屠夫谢苗·布琼尼,沙皇、红军中都战功显赫,他是沙皇俄军中极少数获得“圣乔治”军功章一二三四级的人物之一,是当时俄军最高军功章。他的部队是红军机动能力最强、威力最大的战役集团。可以说,他的部队构成了二战中苏军名将层核心,如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巴格拉米扬甚至铁木辛哥都是他的部下。

还有一个巴桑·格罗德维科夫,是苏联蒙古族将军,1944年率军由东喀尔巴阡山直插匈牙利,横扫波兰,一直打到柏林。1945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

(二)北亚游牧民族向来是杂种

北亚游牧民族自古就是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混合体,匈奴帝国如此,蒙古帝国如此、俄罗斯也是如此。游牧帝国的特点:国土大、人口少、军力强、中央集权、扩张好战、欧亚人种混合。

历史上,瑞典、法国、德国,这些欧洲半岛的虎狼之师最终无不败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俄罗斯的强大,在于其自身的游牧民族基因——胜则毁灭一切,败则飘然而去, 游牧民族不需要携带所有给养,抢掠是其主要供养方式,当他们失败时,因为游牧民族不存在“固定资产”,所以也没有必须要坚守的地盘,游牧民族可以凭借其广袤的草原和沙漠拖死对手。

19世纪法军远征与20世纪二战德军东侵,与俄罗斯人令人恐怖的一路狂奔,决定了战争的结果。即使这场战斗,也是蒙古佬库图佐夫公爵实行的。当那些鞑靼人(欧洲人对俄罗斯人的称呼)烧毁自己的家园与首都时,法国人反倒成为不远万里的消防队。从莫斯科到达波兰,一路上全是被冻死饿死的法军尸体。

二战德苏战争,出现与法俄战争类似情况。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死亡达150万,大部分是被活活冻死与饿死的。四年时间里,数十次巨大的会战,比当年的法军更为强大的德军也被吞噬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

俄罗斯国土的大纵深让敌人犹如掉进泥沼,补给和兵力永远不足,俄罗斯人在面临最终失败时便实行焦土政策,这些正是游牧民族的抗敌方式,俄罗斯的广袤国土犹 如游牧民族的大草原和沙漠,对手陷进去之后根本处在处处占领处处兵力不足处处四面楚歌的窘境,俄罗斯无边的国土和焦土政策让对手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而焦土政策正是游牧民族战略大迁徙的行为。任何一个农业民族或其继承者工业化国家,都不能真正实行“焦土抗战”,只有俄罗斯能够做到这一点,俄罗斯的 游牧基因让其始终处于不败境地,这一点其他任何帝国都做不到。

而农耕民族天生的劣势就是其“固定资产”,农业民族必须保住其家园才能生存,往往是“全线防守,全线崩溃”,即使农业民族进攻游牧民族,面对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和无边的草原和沙漠,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去和游牧民族周旋到底。因此西汉倾全国力量仍无法击败匈奴,匈奴在此后仍然长期威胁著中国。明初朱元璋、朱棣等征伐北元看似威风凛凛,实则图个面子工程,根本就不能全歼对手,反而大明朝皇帝朱祁镇在不久之后被蒙古人捉走了。

(三)俄罗斯人狼性来源

俄罗斯的征服史中完全继承了游牧民族彪悍的基因,凡是和俄罗斯交界的国家和民族无不受到严厉惩罚。欧洲殖民主义者是用野蛮的方式征服世界的,但是没有一个最终与俄罗斯人相似,因为欧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国人的行为属于资本主义商业诱惑的贪婪,其行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身道德和价值观的 影响和鞭策。而俄罗斯根本不受任何约束,对俄罗斯来说,征服和掠夺才是普世价值,而这正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理念。俄罗斯在扩张过程中也遭受过挫折甚 至暂时的失败,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摧毁俄罗斯,俄罗斯人正是因为其游牧民族的基因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俄罗斯能够侵略邻国,而别国侵略俄国注定自取灭亡。

装备现代科技的游牧民族继承者几乎横行天下,各大帝国绞尽脑汁试图制服俄罗斯这个游牧民族遗传下来的妖孽,拿破仑战败了,希特勒灭亡了,日本人失败了,英国的战略围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实施,将俄国围困在波罗的海、黑海、波斯湾、阿富汗、远东这一条防卫圈之内,美国也老老实实地实行英国的围堵政策,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后总算没让俄罗斯冲出包围圈,这也是全人类的幸事。但是,这些成功是建立在防守的前提下,假如英国人或美国人实行进攻政策的话,他们即使再强大也注定要失败,因为被火器武装的游牧民族是真正的“不败金刚”,你根本无法打败它。

北欧与北亚,自古就是一个整体。自公元前3世纪匈奴时代起,匈奴便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以及满洲等地 区,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不断与中亚、西亚、欧洲民族通婚融合。13世纪到至16世纪的蒙古金帐汗国控制着俄罗斯,以及后来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西 伯利亚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等等这些蒙古汗国在现在的俄罗斯境内一直延续至18世纪末。而之后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当时的蒙古就在沙俄的势力范围,一直到苏联解体的100多年的时间里,蒙古一直都是俄罗斯势力的一部分。

十三世纪前,日耳曼人的种族侵略波及欧洲各地,男性日耳曼人到处奸淫掳掠,使得现代欧洲大陆上法、西、葡、意、巴尔干半岛以及英国的80%以上人的父系是日耳曼人,莫斯科也没有幸免。考古基因研究发现,十一世纪的莫斯科居民与八世纪的莫斯科居民,母系基因完全联系,都是东斯拉夫人,而父系基因有近半数改变。到了十三世纪,莫斯科及周边地区迎来了更强大的“生殖侵略者”,那就是蒙古人,蒙古人与日耳曼人、高加索人种混血:蒙古可汗甚至娶了拜占庭的公主;蒙古人还要当地妇女生下带有他们血统的孩子。

(四)共产主义新鞑靼

一百二十年年后,一个庞大的、父系是蒙古人,母系是欧洲各族人的新民族完全成熟,这就是有着部分高加索人外貌的鞑靼人。鞑靼人遍布东欧、南欧、中欧、西亚、中亚和北亚,人数甚至超过了自认为是“纯种蒙古”的卫拉特人。十三世纪后的俄罗斯族历史,实际就是一部分鞑靼族与另一部分鞑靼族混战的历史。

蒙古人的入侵直接导致新民族鞑靼人的诞生,鞑靼族已成为今日俄罗斯联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蒙古控制了俄罗斯两个半世纪,在蒙古人统治期间,俄罗斯宫廷的王侯们渴望通过成为成吉思汗家族的一员来得到政治上的提拔。莫斯科也在蒙古人的控制下崛起并扩张。俄罗斯著名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被蒙古拔都汗当作亲生儿子一般对待,因此涅夫斯基的孙子,也就是莫斯科大公尤里·达尼洛维奇被许配给了蒙古乌兹别克汗的妹妹。

费德尔·罗斯提斯拉维奇(斯摩棱斯克与雅罗斯拉夫尔的统治者)与蒙哥帖木儿汗的女儿联姻。费德尔与蒙古大汗的关系是极其融洽的,他在蒙古汗国所花的时间甚至超过在他自己的领地。费德尔·罗斯提斯拉维奇的后裔们也世代与蒙古联姻,包括后来雅罗斯拉夫尔的历代统治者 们,如沙科夫斯科椰、利沃夫、普所洛夫斯基等等。他们将蒙古人的基因世代流传在俄国贵族中。

莫斯科大公空斯坦丁的孙子格雷布王子与蒙古萨尔塔汗的独生女的婚姻,他们生育了别洛焦尔斯克家族。而最有问题的婚姻莫过于格底米纳斯次子纳里曼塔斯与蒙古脱脱汗的女儿。

蒙古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的蒙古贵族们后来供职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公贵族的姓氏起源。俄罗斯曾有蒙古血缘的大公92个,50个王,13个公侯、300多个贵族姓氏。

伊凡雷帝的母亲,俄罗斯著名女政治家耶琳娜·格林斯卡娅,就是蒙古拔都汗的后裔。

一直到彼得大帝,脸上都有明显的蒙古特征。

苏维埃共产主义新人列宁,身上也有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蒙古血统。鞑靼杂种创造了共产主义的人间地狱。

蒙古血统对俄罗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以至于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俄罗斯人是西方的东方人,是东方的西方人。

(五)史学论文《俄罗斯人为何酗酒成性?》曾经指出:这是由于俄罗斯费拉的借酒浇愁。这是从文化人类学的层面来说的。

从体质人类学的层面来看,借酒浇愁和酗酒成性的中介,就是体质原因了,具体到俄罗斯人,就是蒙古杂种的体质不能胜任酒精消化。

著名的尤里·梅谢尔斯基汗将军、安德烈·谢尔基佐 夫、叶尔莫洛夫、多赫图洛夫、马秋什金、莫尔德维诺夫、叶潘钦、比里列夫、日林斯基、谢尔巴切夫等将军们;以及科学巨匠们如门捷列夫、梅奇尼科夫、巴甫洛夫、季米里亚泽夫;历史学家坎捷米尔;卡拉姆津以及极地学家切柳斯金、奇里科夫等人都有蒙古血统。

此外蒙古人对于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俄罗斯文学方面三位最伟大的小说家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就有蒙古血统。舞蹈家乌兰诺娃、安娜·巴浦洛娃,都有蒙古血统。

到了苏联时期,情况反了过来:蒙古高层领导成员中,娶苏联女子为妻的大有人在,其中著名的有蒙古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迈达尔;政治局候补委员、乌兰巴托市委第一 书记阿勒坦格尔勒;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蒙苏友协主席贡布扎布;中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索德诺姆;中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朝克上将;中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云登。而蒙古中层干部夫人是苏联人的更是数不胜数。

近现代最著名的俄蒙联姻,莫过于蒙古最高主席团主席尤睦佳·泽登巴尔与莫斯科卫戍司令里奥尼德·费拉托夫中将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蒙古第一夫人安娜斯塔西娅·费拉托娃。

现任蒙古公民意志党领袖、蒙古前外交部长S.奥云:父亲蒙古人,母亲俄罗斯人。

这样杂交的后果,就是一天到晚醉醺醺。难怪几百年来的蒙古人日渐颓败,因为他们败坏俄罗斯人的同时,自己也被俄罗斯人败坏了。

蒙古以及具有蒙古血统的50位名人

蒙古,自古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国际蒙古人和国际犹太人一样富有影响力,国际犹太人不等同以色列,国际蒙古人不等同 现在蒙古国。蒙古人控制欧亚多年,再经历全球改变,之后蒙古人开始化整为零,一小部份留在蒙古本土,大部份移转全球,有多少资产隐藏了在台下。

蒙古名人首推被欧美誉为世界千年第一人的成吉思汗 。一生征服40多个国家和700多个民族,被称为“全人类的帝王”。他改变了世界的秩序,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的人为枷锁,使人类第一次有了世界史。

蒙哥汗是东方最早研究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第一人,可惜人们只知道康熙帝如何研究西学等等,殊不知蒙古人早在十三世纪就开始研究西方科学了,而且这个研究者还是率领千军万马的帝王。

此外,十三世纪的博学者合赞汗、元帝国著名营养学家忽思慧 、天文学家乌鲁别克汗、神医墨尔根 、伊希丹金旺吉拉 、十八世纪科学巨匠伊希巴拉珠尔 、蒙文铅印术的创始人特睦格图、还有清代的科学家明安图(1692--1765)现在世界已经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发现的行星。


而文学诗歌方面的就更数不胜数了,这里只提《青史》作者,伟大的尹扎纳西 、还有《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即可。近、现代乃至当代的科学家就更多。如:李四光、巴玉藻、古拿、杨石先、萨本栋、朱洪荫、向斌南、萨本茂……

蒙古人对俄罗斯的影响极其深远,如列宁、著名的尤里·梅谢尔斯基汗将军、安德烈·谢尔基佐 夫、叶尔莫洛夫、多赫图洛夫、马秋什金、莫尔德维诺夫、叶潘钦、比里列夫、日林斯基、谢尔巴切夫等将军们;以及科学 巨匠们如门捷列夫、梅奇尼科夫、巴甫洛夫、季米里亚泽夫;历史学家坎捷米尔;卡拉姆津以及极地学家切柳斯金、奇里科夫等人都有蒙古血统。此外蒙古人对于俄罗斯的文化和 艺术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俄罗斯文学方面三位最伟大的小说家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就有蒙古血统,也只有蒙古血统的屠格涅夫才能写下《白净草原》这 样举世无双的对草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的小说。艺术家有乌兰诺娃;安娜·巴浦洛娃等。

抛开这些不谈,离我们最近的,就有试管山羊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副院长旭日干博士,是我们大家耳闻目睹的科学家,当今的生物克隆技术,正是依赖在他的试管山羊的理论和基础上。

这里就先介绍50位蒙古名人:

巴桑·格罗德维科夫,苏联蒙古族将军,1944年率军由东喀尔巴阡山直插匈牙利,横扫波兰,一直打到柏林。1945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

欧卡,苏联骑兵队指挥官

巴德玛耶夫,俄罗斯布里亚特蒙古族,末代沙皇时期的野心家,曾打算将整个满清帝国版图并入沙俄。后因日本扩张牵制沙俄行动,巴德玛耶夫被迫放弃该计划。

“战神”谢苗·布琼尼,沙皇、红军中都战功显赫,他是沙皇俄军中极少数获得“圣乔治”军功章一二三四级的人物之一,是当时俄军最高军功章。 他的部队是红军机动能力最强、威力最大的战役集团。可以说,他的部队构成了二战中苏军名将层核心,如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巴格拉米扬甚至铁木辛哥都是他的部下。

列宁,1/4卡尔梅克蒙古血统

Семён Тимошенко(谢苗·铁木辛哥)生于俄罗斯帝国南比萨拉比亚(今属乌克兰敖德萨州)。苏联元帅,国防部长。掌握红军的主要指挥权。国内战争和波苏战争战争的末期红军骑兵的总指挥。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红军的高级指挥官。曾两次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称号、胜利勋章、5次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5次红旗勋章和3次苏沃洛夫勋章。他的姓氏Тимошенко起源于蒙古贵族,是蒙古人本地化的后代

苏维埃最高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Chokan Valikhanov,成吉思汗术赤系的后裔,出身于俄罗斯帝国哈萨克。俄罗斯帝国军官,为沙俄帝国扩张贡献青春的一生。

Сэнгэ Ринчен(中文音译:森格林沁)(1811-1865)满清帝国军事统帅,掌握满清帝国军权,一生驰骋疆场,战功赫赫。主要战绩: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大沽口海战击溃英法联军。1865年与捻军作战时战死,死讯传到北京,清廷震动,辍朝三日以示哀敬。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御驾亲到森格林沁府中致祭,并为其立祠。

Manlaibaatar Damdinsüren(1871-1921)响应蒙古立国之昭,在蒙古国领军进入内蒙解放同胞,战功赫赫。最终内蒙高层与中国妥协,此人死在奉系军阀狱中。死前立誓决不在中国人的狱中趴下,于是靠墙而立站立着牺牲了。后有诗人云“蒙古男儿成长于战甲之内,死亦不倒”正是取自此人事迹。

Ulughbek,蒙古帖木儿汗国君主,15世纪伟大科学家。他在撤马尔干建立天文台和科学研究院,在天文台里装备有当时最好的天文仪器。其著作《乌鲁别克表》四卷,包括太阳和行星的运行表和几千颗恒星的精确位置。为配合天文学计算需要,编制了几种三角函数表,正弦表和正切表中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令世人惊叹。1830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梅德勒以其名字命名了月球风暴洋西部的一座环形山
Хусыхуэй(中文音译:忽斯卉)蒙古元帝国营养学家,世界营养学始祖,第一个发现并详细描述营养缺陷疾病。在忽必烈政府管理饮食的机构中担任医师,负责宫廷里的营养调配和营养卫生研究。后根据自己多年研究成果于1330年写成著作《饮膳正要》。他生卒年不详,但很长寿,起码活到90岁以上,如果说自从1260年起服侍忽必烈时他20多岁,那么1330年写完《饮膳正要》,他已是90多岁。

Мингату(中文音译:明安图)满清帝国科学家。参加《御定律历渊源》《日躔月离表》《御定仪象考成》等天文历法重要著作编修,主持《皇御全图》测绘。以卓越的才能任时宪科五官正职务50多年,被破例升任钦天监监正。他用30多年从事圆周率研究,写出数学巨著《割圆密率捷法》。他首创卡塔兰数,使数学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0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28242号行星命名为“明安图星”。

耶琳娜·格林斯卡娅,俄罗斯著名女政治家,伊凡雷帝的母亲。蒙古著名军事家马迈的后裔(成吉思汗直系)

赛-布拉特 (俄语名:谢苗·别克布拉托维奇)。俄国沙皇、卡西莫夫汗,他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1573年受洗礼入东正教改名赛米翁。赛米翁在1575年被伊凡雷帝封为“全罗斯大公”,在1年后又让位给伊凡雷帝。伊凡雷帝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自己是蒙古人在欧洲和亚洲的正统继承人。赛米翁在让位后成为特维尔大公,后来进入修道院当修士。1616年在莫斯科去世,葬于谢苗诺夫修道院。

鲍里斯·戈东诺夫,俄国沙皇。鞑靼蒙古贵族出身,1604年全俄缙绅会议推举鲍里斯为俄罗斯沙皇。他继承伊凡雷帝遗志,停止与波兰的战争,在北方向瑞典发动战争,扩大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向东继续侵略蒙古西伯利亚汗国,南方与蒙古克里米亚汗国交战,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他推进俄罗斯农奴化进程。在位末期俄罗斯不断发生农奴起义。1605年去世。俄国文豪普希金将他的一生改编为戏剧,并由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再改编成歌剧。

库图佐夫,俄国顶级将星,鞑靼蒙古出身,击败拿破仑的军事天才。库图佐夫乃俄国军界一个罕有的大才子,不但精通兵法、战史、几何学、数学,还深通德语、拉丁语、波兰语、土耳其语和英语。

卡丹巴特尔·马格萨尔加夫(1877-1927),出生于蒙古布尔根省呼塔格温都尔县,蒙古杰出的军事统帅,曾担任蒙古总理。在1912年到1921年间,他曾率领800名蒙古战士30多次与俄国白军以及中国北洋军对战,无一败绩。常被历史学家认为是蒙古历史上最让中国人感到害怕的人物之一。1919年,当时中国执政者安福系集团奉日本军阀之命派遣徐树铮侵略蒙古。卡丹巴特尔担任蒙古军总司令,与恩琴一起将中国军队驱逐出境。

J.GURRAGCHA,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著名的航天英雄,获得过苏蒙两国的勋章。1981年,J.GURRAGCHA驾驶“联盟-39号”飞船进入太空,经过7天20小时42分钟,环绕地球124圈的太空生活后,和贾尼别科夫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捷兹卡兹甘城东南170公里安全着陆。他出生于1947年,是蒙古本土培养出来的宇航员,曾在军队中服役。

宾巴·仁亲,蒙古国作家、科学家。蒙古新文学奠基人之一,1905年生于恰克图。他于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有诗、散文、小说和剧本。1942年至退休任《真理报》编辑。他曾因电影剧本《朝克图台吉》获乔巴山奖金。 仁亲通晓蒙古语、俄语、德语、英语、法语、捷克语、波兰语、世界语和保加利亚语等多种语文,从原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作品。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曙光》。

可山·伊柳姆日诺夫,俄罗斯蒙古族。此人在俄罗斯联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15岁获得全苏联国际象棋成人组冠军,被称为天才少年。31岁当选卡尔梅克共和国总统。后当任世界国际象棋棋协会主席。熟练掌握蒙古语、俄语、日语、英语。同时是个身价数十亿美元的大富豪。

阿玛尔乎·伯尔乎,1987年6月1日生,俄罗斯蒙古族。2010年全俄罗斯达人秀总冠军,现任俄罗斯当红乐队“总理”主唱

乌达木,12岁,中国达人秀亚军

蒙古国英才勒巴图乌力吉,美国微软公司软件部主任,也是来到微软公司的第一个蒙古人。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他说:希望在蒙古国成立微软分公司。

沃克·汗,桑搏格斗的神话。1994年和1996年 Mega Battle Tournament 世界王者。

女英雄 波罗泽娃·安德列夫娜

俄罗斯蒙古族Chindijalov,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文学家和导演,布里亚特蒙古人,“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40年被授予列宁勋章。主要作品有“黄金屋”,“在大雅事件,”旅游接待“,”最后劫持“,”红山大师“。

俄罗斯蒙古族Budaev,1957年出生在布里亚特。1979年在乌兰巴托赢得了"世界自由式摔跤冠军中的冠军"称号。1982年欧洲冠军,1985年苏联冠军,1989年世界冠军等许多国际比赛的冠军。

乌兰夫(蒙古语:Ulanhu),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四、五、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1955年授上将军衔;是57位开国上将之一。

王立军,蒙古名乌恩·巴特尔(ünenbaɡatur,意为“真勇士”),曾任辽宁省铁岭市、锦州市公安局局长,重庆市公安局局长、武警重庆总队第一政治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四光,蒙古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旭日干,蒙古族。试管羊之父,出身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曾任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7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的研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和国内首胎、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并建立了规模化生产试管牛、羊的整套技术工艺,被誉为“试管羊之父”。当今的生物克隆技术,正是依赖在他的理论和基础上.

冒怀庆,蒙古族。作为优秀的科学家,他被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研究院院士和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会员,同时也被聘请为澳大利亚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他在光学、表面化学、高分子及镭射技术等广泛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主持发明的澳大利亚钞票所用防伪特殊油墨获得世界专利。由于对澳大利亚科学界的杰出贡献,2003年他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澳洲建国百年奖章”

中国的“居里夫人”,萨本茂,蒙古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研制成功了乙炔清净剂,其效率比进口的同类产品提高12.5倍。50年代末研制了新型乙炔瓶填料,使安全系数极低的乙炔瓶变得万无一失。60年代初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根包玻璃钢尾轴,使其抗腐蚀能力远远超过进口不锈钢尾轴,寿命提高10倍。1977年被授予二等功军功章。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她独自获三项重大科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85年获上海市巾帼一等奖

БаЮйЦзао(巴玉藻,1892-1929) 中国航空的先驱,中国航空事业能够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不能忘记一位名叫巴玉藻的蒙古人,因为是他主持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巴玉藻的祖父是一名武官,父亲是蒙古八旗军京口驻防正红旗六甲防御。

梁漱溟,蒙古族,1916年任南北统一内阁司法总长秘书。1917年任北大印度哲学讲席。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参与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将该会改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并赴香港创办其机关报《光明报》社长。1947年后创办勉仁文学院,从事讲学与著述。1950年后应邀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后相继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文化书院发展基金会主席等职。

萨空了,中国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傅莹,蒙古族,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驻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等国大使。

Bat-Erdene,蒙古摔跤的神话,11次蒙古全国那达慕摔跤冠军。被日本人尊称为“聖なる横綱”。现任蒙古国会议员。

Bayanm?nkh,蒙古摔跤界的传奇,10次蒙古全国那达慕摔跤冠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自由摔跤重量级银牌;1975年世界自由摔跤大赛100公斤级金牌。

朝青龙(蒙古名:Dagvadorj),日本相扑第68代横纲,史上第一位征服日本相扑的蒙古力士。1980年9月27日出生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其家族是蒙古知名的摔跤世家。现任蒙古国跨国集团总裁。

白鹏翔(蒙古名:Davaajargal),日本相扑第69代横纲。由于其肤色白暂,得名“白鹏”

Tüvshinbayar,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柔道100公斤级金牌

Tsagaanbaatar Khashbaatar,1984年生。获得66公斤级柔道世界冠军一次;国际大奖赛冠军3次;柔道世界杯、大师赛以及GP赛事冠军总计8次。

道吉德瑞·孟和巴亚斯卡兰,蒙古国格斗家。就像许多来自他故乡的格斗家一般,他的格斗背景以桑搏以及柔道等投技为主,曾在桑搏世界杯中获得过两次亚军,三次获得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桑博大赛冠军。他肆虐的富有侵略性的进攻方式常常让对手在一回合内倒地不起。综合格斗战绩5战5胜,全部在第一回合KO对手结束战斗
俄罗斯蒙古族巴图·哈斯克夫,绰号“拔都汗”,ISKA 世界王者、WAKO PRO 世界王者、WAKO PRO 欧洲王者、WKA 世界王者、W5 世界王者。在俄罗斯人气极高。曾公开称中国武术为“无能者的格斗术”

花户忍(蒙古名:Tsogto Amara)蒙古国人,全日本踢拳联盟冠军;世界泰拳联盟冠军;WKA中量级世界冠军。曾经击败过泰拳王Samkor。

宝力高,WKA重量级世界王者;IKF世界王者。中国格斗界有史以来唯一的世界权威格斗比赛的冠军。

崔·瑟翁普列夫,世界职业拳击联盟WBF、WBU拳王

NBA球员 М.нх Баатар (孟克·巴特尔)....

哈达妻儿遭株连警方如影随形 儿子工作单位受压不敢录用(专访哈达家人之二) - RFA

图片:内蒙古异议人士哈达(中)与妻儿合照
刑满出狱三年多的内蒙异议人士哈达,目前继续受到当局法外羁押,而他的妻儿及亲属也受株连,被警方日夜监控。哈达的岳母告诉记者,女儿新娜春节期间探望她数日,警车一直在门外监控,直到新娜哪离去。外孙威勒斯刚找到一份工作,公安就威胁雇主,而她每次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二天,警方就登门恐吓,形同土匪。

本台记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多次尝试联系内蒙古异议人士哈达的亲属,但电话另一端却传出“没有这个号码”或显示“无人接听”。哈达的岳母周五告诉记者,就连她的电话都被切断。春节期间,亲戚来电都无法打通。记者打通哈达岳母的电话后,对方感到惊讶。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难得听到家中的电话铃声。她说,女儿新娜在春节期间,没有见到丈夫哈达:“我这个电话被掐了,今天怎么就通了(感觉奇怪)”。

记者:今天通了,本来也不通的吗?

回答:不通,我的好多老家亲戚,都来不了电话。通了,今天难道他们(警方)出去玩去了,看(监控)电话的人。哈达是被关着,新娜来了,我那姑娘上我这儿过年来了,公安局的车也跟着来了,她住了五、六天,车就在我们一机厂的招待所门口,初九回去的,那些车也就回去了。

记者:他们家里的电话,我刚才打不通,没人接。
回答:被掐断了,没有自由,电视、电脑、都掐了,就娘儿俩过,威勒斯今年都三十岁了,他出去打工,公安局就跟着去,到打工的饭店,就跟人家说,他(威勒斯)是倒毒品的、抽烟的,你要是用他,你这个经理就别当了,涉毒品罪,谁也不敢用他。

这位老人说,新娜和儿子威勒斯想找份工作,非常艰难,机会微乎其微:“打工也不让打,公安局从良心上说,也给生活费,我这老太太实话实说”。

记者:哈斯朝鲁说,威勒斯正月十四去看他父亲哈达了,在那儿住了一宿,不让新娜看?

回答:威勒斯去了,不让我的姑娘(新娜)去,这都是上级安排的,一去就搜身,把衣服都脱了搜身。前年(2012年)我去,公安局跟我商量说,老太太,你姑爷十几年没有见到了,去过个年吧,我挺高兴的,跟我的二姑娘去了,去住了两宿,他们叫我把衣服整个都脱了,我的二姑娘去也是这样,搜身,不知道搜啥,我们也不是做保密工作的。我不去了,去就生气。我今年87岁的人,不跟他们生这个气。

被内蒙法院以“分裂国家罪”判刑15年的异议人士哈达,自2010年12月刑满出狱后,被送到呼和浩特市郊一建筑物内继续羁押。而当局对哈达家属采取各种限制手段,包括控制经济来源,甚至羁押,令这位老人非常不满。她说:“我老太太是个家属,老头是个离休干部,老头去世了,一个月给1400百元,姑娘(为哈达)进去过四次监狱”。

记者:是新娜吗?

回答:是新娜进去过四次,哈达是15年刑已经判了,刑期也完了,这四年(2010年出狱至2014年)是什么原因不放,什么罪状啊,我就问公安局,我说我不识字,你答复我,公安局的不答复,说不出来”。

更令她愤怒的是每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都会遭到公安登门威胁:“一车一车的公安局来人,什么亚洲台、自由台(自由亚洲电台)也给我来电话,新西兰就有个王宁(记者),如果他今天来电话,明天就有公安来两车人,一个个都像土匪,进门的霸道劲,给我写几条罪状。我说我犯什么法,我说法律上我可以通信、接电话,美国的席海明也来电话(问候),我就实话实说,(警察)车就来了,一帮人,今天还没有来。你这个电话来了后,明天就有人来了,会问你为什么跟他们通电话。我就是这句话,你们爱怎么做就怎么,我也87岁了,进监狱算了”。

本台将继续关注被羁押的哈达及家人状况。

(特约记者:乔龙  /  责编:林迪/马平)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ql-02222014101418.html

内蒙高官年头突晤被羁押哈达 元宵节前获准与儿子小聚(专访哈达家人之一) - RFA

图片:内蒙古异议人士哈达(中)与妻儿合照
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蒙古族异议人士哈达,在中国农历正月初四(2月3日),于羁押中见到了内蒙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的一名主任,谈及他出狱后仍被软禁中的问题。据哈达的舅舅告诉本台,本周四接到哈达的电话,得知哈达要起诉当局非法羁押他长达三年多,来人称他可从法律途径提出。此外,元宵节前,当局获准哈达与儿子相会,但妻子新娜则未能前往。

因言获罪被当局判刑15年、刑满后仍被软禁的内蒙古异议人士哈达,目前继续被与外界隔绝,就连他的妻儿及亲属也难以获得相关消息,而外界有一年多没有他任何情况。本台记者周五(2月21日)意外地打通了哈达的舅舅哈斯朝鲁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前一天接到哈达的电话,在18分钟的通话中,感觉哈达的状态还好,但仍没有人身自由。他还说,二十天前内蒙古自治区办公厅的一名主任到关押哈达的地方,说是拜年,但谈话主题围绕哈达被非法关押的问题。他说:“昨天他来电话了,说大年初四,政府党委的、专门跟哈达长期联系的政府办公厅的一个主任,说挺关心哈达的,说他们代表政府、自治区党委跟哈达对话,还有关押哈达的一个姓林的科长共三人,一起喝酒吃饭,谈了四五个小时”。

记者:哈达精神状态怎么样?
回答:还行,现在说是他的问题快给解决了,昨天来电话的情况还行。
记者:他说问题要解决了,是指什么问题?
回答:按照他的想法,他没有罪,哈达自己说,给解决了。这是他的意思,我们聊了18分钟。

被以“分裂国家罪”判刑15年的哈达,自2010年12月刑满出狱后,一直被关押在呼和浩特郊外,其妻子新娜2012年9月探望丈夫后,因向外国媒体披露丈夫出现精神异常症状,而被公安禁止探望。2013年元旦期间,新娜获准探望丈夫一周,直到2014年春节,再也没有见到丈夫。

两年多没有见过哈达的哈斯朝鲁说,来人告诉哈达,如果对囚禁他不满,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跟哈达经常联系的官员告诉哈达说,哈达你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你可以告(起诉)。”。

哈斯朝鲁接着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哈达的儿子威勒斯探望父亲,却没有新娜:“威勒斯,哈达昨天在电话上说,过完年以后,正月十三(2月12日)去,正月十四回去的,住了一宿,新娜没去”。
记者:怎么没有让新娜去看?
回答:可能是哈达的意思,没有让去,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太清楚。

记者多次致电新娜、威勒斯家中电话及手机,但都无法接通。哈斯朝鲁说,哈达致电他,用的是警察的电话,上街购物或去医院,都有警车随行:“他的电话不是他的,是他旁边的警察的电话,他一个月给我通一次电话”。
记者:他还谈了些什么,在里面生活,有没有锻炼?
回答:有,可以上街去医院一次,两次,去买东西,他在食堂的饭一天吃一餐,其他两餐都是自己买,晚上吃点水果、干果。
记者:没有人怕他跑吗?
回答:外出有车跟着,有司机,还有跟着的人。

被蒙古族人称为民族英雄的哈达,1989年在呼和浩特市创办蒙古学书店,努力恢复弘扬蒙古本民族的文化。后与朋友成立“内蒙古民主联盟”并担任主席,他主张内蒙古高度自治,1996年被以“分裂国家罪”判刑15年,2010年12月10日刑满后,他的人身自由继续受到限制,家人也因此失去工作,不准与外界联系,经济来源则由当局提供,直到现在。

对此,哈斯朝鲁说:“按道理,法律上已经判刑15年,这15年早就服刑完了,剥夺他政治权利四年,今年12月份到期,究竟什么情况,代表政府、党委,跟哈达接触的人说,告诉哈达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你可以告,他准备告(起诉),最终开庭,什么结果,这些问题,我们也无法预测”。
记者:他现在没有自由,不能请律师,怎么告?
回答:他自己可以去告。

(特约记者:乔龙  责编:林迪/马平)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ql-02212014101428.html

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

奥巴马今日将在白宫会晤达赖喇嘛 - BBC

美国白宫官员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星期五(2014年2月21日)于白宫会晤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

白宫官员表示,奥巴马是因达赖喇嘛作为宗教以及文化领袖的身份而接待他的。

白宫发言人海顿说,美国关注中国统治下藏区日益恶化的人权问题和紧张,将会持续敦促中国与达赖喇嘛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对话。

她还表示,美国支持西藏是中国领土的说法,并不支持西藏独立,但美国支持达赖喇嘛提出的“中间道路”解决西藏问题方案。

由达赖喇嘛提出的中间道路,指的是在解决西藏问题的过程中,西藏人既不接受西藏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处的地位或状态,也不寻求西藏的主权独立地位,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框架范围内寻求大藏区自治。

不过达赖喇嘛和流亡藏人所提出的大藏区包括目前西藏周边省区的很多区域,总面积将占中国的四分之一。

同时达赖喇嘛所提出的自治也远远高于目前中国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程度,另外达赖喇嘛还提出中国军队应该撤出藏区,也要求“移民入藏”的汉人迁出有关地区。
曾担任统战部副部长的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曾批评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是西藏独立分两步走。

朱维群曾撰文表示,达赖喇嘛曾表示其大藏区要驱走750万汉人,而根据他本人的估计,如果实现达赖喇嘛提出的大藏区地域,至少要赶走汉族和其他民族2500万人。(撰稿/责编:伊人)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4/02/140221_obama_dalailama.shtml

2014年2月18日星期二

2012年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发表于《蒙古学研究年鉴2012年》,2013年12月。

    回顾2012年,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理论建构、经典作家作品重释、地域文学研究以及文本阐释方面取得了持续进展,呈现出强劲态势。

    一、理论建构:民族文学研究的宏大目标
    学理思考、现象概括、本质探讨、理论创新乃是民族文学研究的宏大目标,所有文学研究活动和实践均服务于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有了理论体系或理论化的学说才能恒定存在,成为永恒的文化传统。
    乌日斯嘠拉教授一直推崇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的史料建设和统计学研究,试图用数据探讨文学发展、演变规律,为蒙古文学研究提供另一种解读路径。在其《2009 年蒙古族文学研究热点与主要进展》(《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 1期)一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09年来自58家机构的233位作者在45 家期刊上发表的346篇论文进行了分类和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教师是蒙古族文学研究队伍中的主力军,有37所高校的教师撰写了299篇论文,占总量的86%。在发表蒙古族文学研究成果的45家期刊中,高校学报22家,占49%; 综合期刊19家,占42%;专业期刊仅4家,占9%。而期刊中尤以《中国蒙古学》、《内蒙古社会科学》(蒙古文版) 和《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等10种期刊为蒙古族文学研究活跃的期刊,总计发表论文258篇,占全年总量的75%。在研究主体所处地域中,内蒙古为蒙古族文学研究的核心地区,总计发表论文234篇,占总量的67%。在研究蒙古族文学的人员中,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者占了近八成,而蒙古族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却相对冷清,其研究成果仅占16%,研究主题也相对分散。在现当代作家作品、英雄史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蒙古民歌、异域因素成为当年蒙古族文学的研究热点。回顾总结、文学思潮、报刊文学、作家研究、诗歌小说、地域文学、叙事民歌、民间艺人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史料挖掘、理论探索、汉语创作以及学术批评等研究领域亟须深化和扩展。
    宝音涛克陶教授是地域文化、文学研究专家,长期从事科尔沁文化和文学研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他的《蒙古族乡土文化与乡土文学》(《中国蒙古学》,2012年第4期)一文,基于蒙古族地理位置、部落分布、地域经济社会以及蒙古文化的发展状况等综合因素,把中国蒙古族地域文学分为西部带文学、中部带文学、东部带文学等三个文化区域。西部带文学,包括卫拉特——新疆文学、和硕特——青海文学、肃北——甘肃文学、阿拉善——额济纳文学;中部带文学,包括鄂尔多斯——伊克昭文学、乌拉特——乌兰察布(巴音淖尔)文学、察哈尔——锡林郭勒文学、巴林——昭乌达文学、巴尔虎布里亚特——呼伦贝尔文学;东部带文学,包括科尔沁——哲理木(兴安)文学、土默特蒙古贞(喀喇沁)——卓索图文学、郭尔罗斯——吉林文学、杜尔伯特——黑龙江文学等。这种地域文学的分类虽然有待商榷之处,但是蒙古族地域文学研究领域抛出了重磅炸弹。
    满全(道日那腾格里)的《有关内蒙古现代文学的几个问题》(《中国蒙古学》,2012年第5期)一文,基于蒙古人的自身发展特点、蒙古社会的转型、游牧文化的变迁、文学发展演变规律,将蒙古文学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三段发展论的新观点。一是古代蒙古文学——从未知时期至公元13世纪初。所谓古代,指的就是文字产生之前的阶段。也可以把它称之为神的时代,或者原始崇拜主宰的时代。原始崇拜是古代蒙古文学的核心精神。该时期的文学是原始崇拜活动的一种附属品,即原始崇拜——仪式、祭祀活动的一种形式而存在来着。文学、仪式、祭祀融为一体,构成了原始崇拜形式。此时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满足古人的审美需求而进行,而是为了现实需求——完成古老仪式、祭祀而进行。古代,又是口传时代。所有的知识、经验、文学均以口耳相传。因此,古代蒙古文学便是口传文学,《江格尔》是其代表作。二是近代蒙古文学——从公元13世纪至20世纪初(1911年)。所谓近代,指的就是文字产生之后的阶段。有证据表明,蒙古族至少公元13世纪初就有了文字,文字给蒙古族带来了文明的曙光。近代,也可以称之为半神半人的时代,或者启蒙的时代。启蒙思想是近代蒙古文学的核心精神。该时期的文学是历史叙述的一种附属品,即文学是以叙述传说、记录历史的一种形式而存在来着。文学、传说和历史融为一体,构成了历史叙述形式。此时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满足近代人的审美需求而进行,而是为了现实需求——叙述历史而进行。近代,又是口传传统逐渐减少,书面传统逐渐增多的时代。《蒙古秘史》是其代表作。三是现代蒙古文学——从二十世纪初(1911年)至今。所谓现代,指的就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阶段。也可以把它称之为人的时代,或者科学主宰的时代。现代化,或现代性是现代蒙古文学的核心精神。该时期的文学是共同体权力的一种附属品,即文学服务于共同体想象的利益和权力而存在来着。期间形成文学与政治联盟,随着时政的变迁,时而紧张时而宽松,但是现代文学从未摆脱权力的控制。因此,出现了作家是党的喉舌,民族的代言人之类提法,从中不难看出,现代人把文学活动理解为与国家——民族利益有关的事业。现代,又是现代媒介主宰的时代。
    他的另一篇论文《蒙古诗学:创新与建构——以基本概念、知识谱系为中心》(《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2年第4期),从基本概念的清理着手,对新时期蒙古诗学知识资源、逻辑法则、研究模块、主要成就进行了考察和阐释。笔者认为,目前在蒙古族文学研究中诗学有三种概念,即诗歌理论、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根据诗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便分为四种:理论诗学、文本诗学、历史诗学和比较诗学等。蒙古诗学概念理应内涵与外延之分,蒙古诗学内涵,即蒙古族文人对民族诗歌(或文学,或文化)相关的研究活动,其中研究主体为蒙古族文人,研究客体为蒙古族诗歌实践。蒙古诗学外延,即蒙古族文人对其它民族诗歌(或文学,或文化)相关的研究活动,其中研究主体为蒙古族文人,研究客体为非蒙古族诗歌实践,或者非蒙古族文人对蒙古族诗歌(或文学,或文化)相关的研究活动,其中研究主体为非蒙古族文人,研究客体为蒙古族诗歌实践。笔者还指出,本土资源和外来知识构成了蒙古诗学知识谱系,宇人合一、文人合一、二元对立为蒙古诗学知识体系背后的逻辑法则。自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诗歌及诗论研究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创作论、本体论、文本论、思潮论、批评论、发生发展论等六种模块。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已相继出版许多富有特色的研究专著,其主要成就体现于蒙古诗歌美学体系、结构体系的勾勒和描述以及蒙古诗歌本质特点的概括、史诗程式体系的发现等。
    海日寒的《现代转型与蒙古族文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2年第3期)一文,从澄清现代化、现代性、现代转型等基本概念着手,对蒙古族文学的现代转型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蒙古族文学的现代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期(1902-1946年),调整期(1947-1978年)和繁荣期(1979-至今),期间产生了启蒙主义文学、国家文学、民族化大众化文学、文学启蒙、多元化、网络化等文学现象。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诗学规则的现代转型、美学理念的现代转型、文化经验的现代转型、文学存在方式的现代转型为蒙古族文学现代转型中出现的五大新特点。
    孟和乌力吉著《蒙古文文论理论建构》(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年)一书,着眼于宏观的文化视角,审视、梳理了二十世纪前半叶蒙古族文学理论遗产,对其文化语境、理论思考以及文学创作、思想改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地阐释和评述,从而基本勾勒出其历史发展概貌。该书有以下特点:一是选题具有学术价值并富有挑战性。二十世纪前半叶是蒙古社会光明与黑暗、危机与拼搏共存的特殊年代。对其文学理论遗产的搜集、整理,乃至研究,难度大、困难多。具体表现为不但资料匮乏,有限资料的存在方式既复杂又多样,因此研究手段和内容亦涉及多学科诸领域。二是本书解决了蒙古族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几项重大问题。(一)对其历史概貌与发展规律的描述、概括:笔者通过敏锐观察、细致思考、严谨推理,准确地描述了二十世纪前半叶蒙古族文学理论的历史概貌并科学地概括了“文学创作—综合研究—作品研究—理论探究”的发展轨迹。(二)对经典观点的挖掘与阐释:二十世纪前半叶是蒙古社会的转折期,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统治地位的宗教思想和信仰逐步走向没落,新兴的科学思想和观念迅猛传播的历史转型期。诸多文献资料表明,二十世纪蒙古族文学理论在发展历程中受到强烈而巨大的功利主义干扰,造成了文学理论遗产的存在方式既复杂又多样。笔者通过挖掘、清理,对代表性观点予以阐释。其阐释依据来自于文化学、文艺学、政治学、论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生理学、宗教学、医学、人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这符合于现代文学理论遗产的存在方式和现代知识结构的混合性。(三)对理论术语和话语的还原与解释:术语是一种命名,命名代表对事物的认知度。命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所谓文学理论体系就是成千上万术语联合体,从这种意义上讲,术语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倾向、一种策略。该专著采用探源、考证、描述手段,对诸多理论术语和话语的发生、发展、演变进行还原、描述和解释。术语或话语均隐含着文化历史内涵,其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亦发生变化。所以,还原其原义,阐释其派生义,描述其发展轨迹也是一项建设性的工作。(四)对文化语境和文化精神的描述与总结:文化语境是已消失的现实或被破坏了的现实。二十世纪前五十年是蒙古族新文化或现代文化的发生期,科学、民主、启蒙、开放、革新成为时代主题。论文基于大量可靠资料,准确地勾勒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化语境,认为“承接、探索、选择”是贯穿于蒙古族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三是研究立场、方法得当。该专著着重选择人文主义研究立场,对文学理论遗产进行了人文化的评述和阐释。对二十世纪前五十年蒙古族文学理论而言,人文主义研究立场最为贴切。因为,当时的很多文人不是为了文学而研究文学,是为了文学以外的东西,即为新文化建设,偶尔谈及了文学相关的问题。与之相反,以往的蒙古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以突出外来影响居多,其结论此乎外来文化塑造了蒙古族文学理论历史概貌。本文克服这种研究立场,重视传统文化,用蒙古文化思想与话语评述了本民族的文学理论遗产。另外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交错运用了阐释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诸多方法。
    包英华的《蒙古族现代小说社会性别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以社会性别视角,结合现代认同问题,研究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现代小说叙事中的性别意蕴。笔者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了现代小说叙事中的性别问题。一、论述了启蒙话语中,提倡女性教育的精英分子(男性知识分子),在小说叙事中以“外来者”的主体身份形象,引领传统女性步入现代社会(1903—1949)过程。二、阐释了现代国家主义(1949—1980)政治话语中,“外来者”以共产党或革命人士身份出现,女性用情爱方式步入革命行列;一切听从党的安排,党成为“象征性父亲”,引领人民步入强盛时代。因此,小说叙事中塑造了数量可观的“铁姑娘”形象。政治引领一切的时代,传统性别秩序受到冲击,象征着性别的模糊甚至性别被否定。三、探讨了随着“拨乱反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小说叙事中“外来者”身份又转换为男性知识分子。民族认同意识的复苏催生了男性知识分子主体身份的回归,女性的自然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女性身体(1980年以来)成为欲望的对象。四、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后,男性叙事中为了塑造男性形象,唤醒民族精神,女性形象自然而然参与进来,并显现出回归传统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叙事中未否定传统女性形象,并结合于传统与现代精神,塑造了新时代的“知识型铁姑娘”形象。这意味着蒙古族女性叙事中“女性意识”尚未凸显出来。笔者通过大量具体文本分析,提出了社会性别的解构是表面,强化是本质的见解。本专著是蒙古族文学研究中首次引入性别视角的论著。
南丁的《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的“边界写作”特征》(《作家》,2012年第18期)一文,以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小说家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意识、创作语言和文化身份方面对其进行考察,把他们的写作状态描述为“边界写作。”笔者认为,处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在文化心理上的不确定性状态日益增多,各种文化景观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以及“大——小”文化的碰撞中,“漂泊”“中间状态”已不再是单纯的外在习俗和语言的“杂糅”了,而是更能体现出深层的心理结构与民族意识。这种漂泊的状态既是政治统一体的文化格局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也是作家自身要求符合文化格局的主动行为心理。此种临界创作文本也成了作家本身追求创作突破的窗口。这种主流文化氛围让少数民族作家与其民族身份之间有了一定的疏离效果,形成一种批判审视的距离。让他们具有了观察事物的另一种视角,即从古老的民族传统观察今天的现代社会;从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身民族的现状及未来。

    二、经典作家作品重释:描绘民族精神地形
    经典作家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地形。重读、重释、重构经典作家作品是文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重读、重释、重构活动将为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魅力予以激发和传播,使她永远伴随于民族共同体,这就是经典化过程。
    巴•格日勒图的《20世纪科尔沁籍三位文学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2年第1期)一文指出,在内蒙古现当代文学创作领域中有不少科尔沁籍文人,其中不乏影响于整个民族母语文学发展走向的大作家。根据他们的社会影响,文化地位,作品质量和影响力,艺术成就以及对民族文学做出的贡献,克兴额、葛尔乐朝克图、杜嘠尔苏伦为其中的代表。克兴额是创作与翻译兼备的启蒙家,他为蒙古族文学做出如下贡献。一是撰写精短、尖锐的评论、论文,或者序跋之类的文章,探讨了时政、文学、教育等诸多问题。二是撰写了反映汉族古近代政治、哲学、伦理以及学问方面的散文。三是创作了不少精美短诗。葛尔乐朝克图是蒙古语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军旅作家,善于写作、评论、翻译、编辑的多面手优秀作家,并对民族文学事业培养出诸多新人的文化巨匠。他的小说语言精练、构思巧妙、意蕴深刻而著称。杜嘠尔苏伦是创造独特艺术世界的老诗人,其诗歌具有精短、有力、悠扬、深意等特点。为蒙古语诗歌质量的提升他做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额尔敦哈达的《情至意尽——文学恒久的追求》(《金钥匙》,2012年第1期)一文,对老一辈诗人杜嘠尔苏伦的诗歌创作进行梳理和评述。笔者认为,杜嘠尔苏伦的诗构思巧妙,题材广泛,富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在蒙古族当代文学中占居重要地位。他的另一篇论文《巴•格日勒图的文学创作之路》(《金钥匙》,2012年第6期),以传记学和文本细读方法,对作家、学者巴•格日勒图的文学创作道路予以梳理和评述。笔者从生活道路、学校教育、读书阅历、时代语境中寻求巴•格日勒图步入文学创作行列的原因,并指出1957-1966年为其文学创作初步阶段,1966-1979年为其文学创作发展阶段,1979-至今为其文学创作深化阶段。
    满全(道日那腾格里)的《文化领导权与诗人角色》(《草原•文艺论坛》,2012年第1期)一文,以社会主义蒙古族诗歌的巅峰之作——《生命的礼花》为经典重释对象,在其文本意义结构——新秩序与新文化、文本审美特点——抒情模式与抒情风格予以重新解读。笔者认为,毫无疑问,当时的内蒙古文坛进行着浩浩荡荡的一体化、规范化工程。在这过程中知识分子作家们来到人民中间,与他们一起唱起了欢庆的赞歌。当时诗人虽然面对人民大众的喧嚣、狂欢而作诗,但他的诗作明显流露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新、典雅、凝练、理性气质,有别于人民大众那种欣喜激昂、欢呼喧腾的歌声。该长诗彰显着清新、灵巧、细腻的风韵。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抒情长诗《生命的礼花》代表了社会主义蒙古族诗歌的顶峰,时代塑造了诗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既定了诗人角色。
    杨晓华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版本考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一文,从版本学的角度对《在茫茫的草原上》和《茫茫的草原》的版本及其副文本(包括封面、扉页、版权页等)的流变进行考证,力图分析其流变的意义。笔者选择其初版(1957年版)和修改版(1963年版)予以核对、比较,认为修改达230余处(统计方法是:重复修改未单独计算,如洪涛被苏荣代替处很多,只计其一;大面积修改或重写的与某一词、句子的修改一样皆计为一处),主要集中于删除洪涛、淡化情爱、模糊部分史实、加大阶级意识和民族团结等四个方面,其背后捉弄的是当时的政治风云。
    田丽的《葛尔乐朝克图启蒙思想论》(《金钥匙》,2012年第4期)一文,以葛日勒朝克图启蒙思想的形成及表现形式为探讨对象,对已故作家葛日勒朝克图社会思想予以考察和梳理。笔者认为,葛日勒朝克图的启蒙思想表现于对民族处境的正确判断,勿忘本思想以及民族平等观,民族昌盛观方面。
    查娜的《郭雪波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2年第3期)一文,以文本细读、社会批评方法,对蒙古族汉语作家郭雪波小说进行了探讨。笔者指出,郭雪波在其小说中描写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并试图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类如何克服生态危机,走向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努力反映了生态小说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
 
    三、地域文学研究:试图完善民族文学的地理版图
    有的学者指出,文学史书写,或者研究有三个纬度,即时间纬度、空间纬度和语言纬度。很显然,地域文学研究属于空间纬度,彰显地理环境、地域元素。如果将要完整描绘民族文学的完整版图,必须事前细致研究地域文学。2012年不少学者关注了地域文学的发展现状。
    斯琴夫的《德都蒙古当代文学发展综述》(《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年第6期)一文,从文学期刊,作家队伍,母语、汉语、藏语创作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青海蒙古族文学现存状况。值得关注的是本文触及到当代蒙古族作家的藏语创作情况。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河南县出现了十多位比较有名的作家,他们大部分人仍然主要用藏语进行创作,也有一部分人同时用蒙、英、汉等语种进行创作。其代表性作家为龙智博、次仁顿珠、江瀑(原名道尔基次仁)、德吉卓玛、达赞布(原名才让扎西)、乐•孟克(原名尕布曾)等,他们为青海民族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勒•乌苏荣贵的《评历史长篇小说<神奇的青海湖>》(《金钥匙》,2012年第3期)一文,从人物、社会环境的塑造,民族传统习俗的展示,方言的使用,民间文学的吸收,宗教文化历史的挖掘,民族团结主题的弘扬等方面,对青海省首部蒙古语长篇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笔者认为,长篇小说《神奇的青海湖》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其主要原因为该小说反映了青海蒙古人的艰辛而独特的一段历史,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格•金肯的《崛起的阿拉善诗群》(《金钥匙》,2012年第3期)一文,集中讨论了阿拉善九位诗人的九部诗集。笔者认为,九位诗人的诗作不仅有个性,又有共性。如有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正在逐步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诗歌内容没有空洞的歌颂,内敛而饱满等等。
    阿拉坦巴根的《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小说批评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2年第3期)一文认为,三十多年的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小说批评不仅在小说主题、小说人物形象研究方面得到深入和突破,并对批评模式、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地域文化心理、小说语言修辞的研究方面有所进展。
    艾美华的《传播与发展:新疆蒙古族文学的当代传承与演进》(《文学界》,2012年第3期)一文,以传播学和统计学视角,对新疆蒙古族作家队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笔者认为,将新疆蒙古族当代文学大致可分为“‘文革’前的19 年文学”、“‘文革’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等三个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共有116 位作家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过文学作品。其中,上世纪五十年代有21位,六七十年代有25 位,八十年代增至43 位,到九十年代则达到110 位。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一些新生代作家崭露头角。新疆蒙古族当代文学表现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民族特色、游牧文化特色等,称为人们关注的文学奇葩。

    四、文本阐释:挖掘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
    文本阐释是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解读形式。2012年出现了数量可观的文本阐释文章,研究者们运用不同视角和方法,考察、解读、梳理、判断、挖掘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艺术特征和审美追求,试图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巴•苏和、特日乐的《论蒙古族文学的大自然及生态主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一文,以主题学视角,对蒙古族文学作品中的大自然及生态主题进行分析和梳理,认为从萨满教祭词、神歌到蒙古族长调民歌,再到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始终贯彻着一种主题,即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主题。
    敖敦教授是为数不多的散文研究专家之一,其文精锐、前卫、扎实为著称。她的《从文化危机到文化战略》(《金钥匙》,2012年第1期)一文,运用统计学、文本阐释、社会历史批评等方法和视角,基于2010年各文学期刊上刊载的348篇散文作品,对近几年的蒙古语散文创作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察和解读。该文指出,2010年的散文创作,以明快的叙述、朴实的笔调,反映了现实困境、文化转型,心灵创伤,为继承、保护、发展日愈萎缩的本土文化敲起了警钟。从作者成分看,诗人、小说家以外,工人、学者、牧民、农民、大学生以及中学生都参与散文写作,让人感觉到大众化时代全民写作的浩瀚氛围。某些期刊开辟新专栏,提供了对社会热点、历史盲区、文化现象发表自由言说的平台。
    娜弥雅的《论蒙古族生态小说的特色——以新时期以来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为例》(《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2年第6期)一文,以生态学、叙事学、社会学视角和方法,对蒙古族蒙古语生态主题小说兴起的深层原因,生态主题小说中出现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思维定式,生态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满全(道日那腾格里)的《蒙古语诗歌:2011年》(《文艺报》,2012年3月2日;《花的原野》,2012年第4期)一文,以2011年《花的原野》所刊载的诗歌为中心,着眼于三个中心、三股潮流、三个主题词,梳理、阐释和总结了2011年度的蒙古语诗歌创作基本状况和总体趋势。笔者认为,根据统计数字来看,当下蒙古语诗歌创作势力集中分布在呼和浩特、赤峰和锡林郭勒地区,这就是当下蒙古语诗歌创作的三个中心。呼和浩特是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富有文人气派和理想色彩的城市,这里居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青年。赤峰是养育文学巨匠的故乡,有厚重的文学底蕴。锡林郭勒是游牧文化的北花园,其诗歌以天人合一、中和之美、幽美语言为著称,保存着蒙古语诗歌的原汁原味。作者通过考察、分析、归纳大量文本资料和创作信息后指出,在2011年蒙古语诗坛上有蠢蠢欲动的三股潮流,那就是嘎查、苏木诗人的创作热情、文学研究班学员的创作冲动和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书写等。作者还认为,文化认同、现代经验、叙述主义是2011年蒙古语诗歌的三个主题词。纵览2011年蒙古语诗坛,诗人们以不同视角、不同风格的文本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土著文化自然成为了2011年诗人们备受关注的诗歌话语和诗歌主题。在2011年蒙古语诗歌创作中,书写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生存困惑、内心世界的作品占居相当比重。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现实困境,逐渐冲击着现代人的精神堡垒、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审美追求,一切仿佛在被重新设计、从头再来的过程中。求变,成为了时代的一种标签。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蒙古语诗歌着力表现复杂、不安、骚动的现代人的社会心理,记录着时代变迁。在抒情诗中如何处理现代经验,如何运用新的叙述手法,是当下蒙古语诗歌创作的两条探索路径。蒙古语诗歌中叙述主义的盛行,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和现代经验的书写有关。叙述主义,虽然为诗歌内容的扩展、张力以及处理现代经验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损毁了诗歌的崇高性、音乐性和情感色彩。
    哈申高娃著《蒙古文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与蒙古人的历史意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采用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和阐释学方法,对从1984-2008年间公开发表、出版的43篇蒙古文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概括出其承载的历史意识。笔者根据长篇小说叙述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予以考察。其一是蒙古帝王丰功伟绩的叙述,这些长篇小说承载着崇拜黄金家族、可汗、帝王的历史意识;其二是萨满、喇嘛宗教活动的叙述,这些长篇小说在价值判断上基本否定宗教活动的态度,表露出消解宗教迷信的历史意识;其三是王公贵族历史命运的叙述,这些长篇小说一方面批判、痛斥残暴、贪婪王公贵族的同时,另一方面流露出拥戴、期盼英明、清廉王公贵族的历史意识;其四是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的叙述,这些长篇小说反映了崇尚英雄主义、崇拜勇士的历史意识。
    黄金著《蒙古族现代诗歌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年)一书,采用诗学、文艺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理论与方法,以蒙古族现代诗歌文本为研究对象,追寻蒙古族现代诗歌的发展轨迹,探讨了蒙古族现代诗歌之文化多元意识、审美追求、形式创新、外来影响以及发展变化的总体特征。笔者认为,蒙古族现代诗歌通过发生(1921-1930)、形成(1931-1945)、发展(1946-1949)等三个阶段构筑了自身的独特的体系。现代蒙古文报刊是现代诗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现代蒙古文报刊不仅为蒙古族现代诗歌的生成、传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对它的艺术审美、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诗人队伍的壮大产生了重要影响。蒙古族现代诗歌文化意识在现代社会历史背景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丰富内涵。在艺术审美方面,现代诗歌中出现了具有深层次意义的象征诗,对抒发内心情感的表现方式有了新探索,使得现代诗歌的审美追求提升到了新的层面。启蒙意识以自己特有的倾向性和鼓动性,影响了蒙古族现代诗歌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现代蒙古族诗人的启蒙思想对现代诗歌启蒙主题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本文作者还指出,蒙古族现代诗歌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蒙古族民间诗歌曲调形式和传统训喻诗的哲理意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藏古代诗、日本、苏联及蒙古国诗歌的滋养,逐步形成了自己艺术风格。蒙古族现代人群在继承本民族诗歌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为蒙古族诗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该专著是蒙古族现代诗歌整体研究的首部著作,作者发现、运用大量新史料,准确地概括蒙古族现代诗歌发生、发张轨迹,并回答了蒙古族诗歌从古代形态走向现代形态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扩充了蒙古族现代诗歌史料与理论维度。
    蒙古族文学研究中戏剧、影视文学研究历来处于薄弱状态。达•毕力格图是为数不多的戏剧研究专家之一,他的《有志者事竟成》(《金钥匙》,2012年第3期)一文,以全区首届蒙古短剧有奖比赛参赛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思想、艺术追求、审美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探讨。本次比赛中参赛作品共84部,其中现实题材的作品有56篇,历史题材的作品有28篇。其特点:一是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草原文化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大众、时代、现实生活密切贴近的作品;二是构思新鲜,形式新颖,有所创新意识,提高和发展了民族传统文艺的作品;三是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丰富了蒙古剧的表现手法的作品。
    玉兰的《性别视阈下的英雄救美人母题》(《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2年第5期)一文,以性别视角、性别理论,对当代蒙古语小说男性叙事中出现的英雄救美人母题进行了广泛考察和深度阐释。笔者认为,英雄救美人母题受制于男性性别群体潜意识,或者深层心理结构,并以救赎困境中的女人、惩罚“出轨”女人和消灭外来血统的隐患等过程来完成着叙事。
    韩晗的《论当代蒙古族小说的审美特色》(《兰州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结合对一系列蒙古族当代小说名篇的分析与总结,从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追求三点出发,总结出蒙古族当代小说的审美特色。笔者认为,蒙古族当代小说的审美主体有着豪迈、朴实与辽阔的特质,审美对象则是以草原风景、战争与民族现代性这三重民族性元素为主,而“民谣风格与史诗叙事的结合”与“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的交错”则构成了当下蒙古族小说的审美追求。藉此,笔者进一步推断: 蒙古族当代小说在审美特色上呈现出长于抒情,自然清丽,正义果敢的特点。
    莎日娜的《探求史实真谛的孤独智臾——月光》(《金钥匙》,2012年第6期)一文,从纯爱之光芒,心底流淌出来的哭泪,文化之旅的美文等三个方面,对青年作家、学者叶尔达的长篇散文《宇宙尽头的月光》进行了解读。笔者认为,宇宙尽头既是永恒之真,又是永恒之无。永恒之无归宿于永恒之真或真实,因为,永恒之真或真实永远存在于无限时空中。
    策•朝鲁门的《游牧人的情怀、知识分子的忧患》(《金钥匙》,2012年第3期)一文,以从心灵深处涌溢出来的挚爱之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流露出来的知识分子忧患,对故土的思恋中涌现出来的游牧人情怀,从传统思维中凝练出来的语言技巧等四个点上,对已故青年诗人、节目主持人嘠•青巴特尔的文学作品予以分析和阐释。笔者认为,其作品有柔美而内敛、悠扬而深刻、朴素而深沉特点。
    《金钥匙》2012年第5期以专辑形式,刊载了青年诗人宝龙作品研讨会的一组文章。其中海日寒的《理想之光照亮生命之旅》(《金钥匙》,2012年第5期)一文,以生命日志,人与诗的合一,对自我的想象,从抒情陈述道理性沉思等四个点上,其诗歌创作予以梳理和解读。仁钦道尔吉的《科尔沁诗歌中的地理景观》(《金钥匙》,2012年第5期)一文,以乡土文学理论、方法和视角,对宝龙诗歌创作进行了评述。笔者认为,宝龙的诗歌具有浓郁的科尔沁乡土特色,是科尔沁诗歌文本的一种典型。其诗歌在关注现实的疾苦、表现内心的忧伤、寻觅精神家园、交错运用叙述与抒情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色•敖特根巴雅尔的《孤独悲伤的存在,或者自由言说》(《金钥匙》,2012年第5期)一文认为,孤独悲伤是抒情主体的存在方式,诗性王国中的自由言说是克制、超越孤独悲伤现实的路径,从而诗人在理想化境界中得到了超脱和满足。雅•查干牧人的《逆向思维及颠倒的世界》(《金钥匙》,2012年第5期)一文,从创作心理视角,对宝龙诗歌创作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笔者认为,诗人宝龙的艺术思维是逆向思维,其诗作产生于逆向思维,因此,其诗歌世界是颠倒的世界。逆向思维是宝龙诗歌创作的内核元素,又是其诗歌与众不同的原因,进而探讨了逆向思维的形成、逆向思维的表现形式以及逆向思维的局限性。
    内蒙古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草原•文艺论坛》,于2012年秋季创刊,对于内蒙古文学艺术界来说,这是一则喜事、大事、盛事,从此,包括蒙古族文学研究在内的内蒙古文学艺术研究又有了新平台。
    铁木日真的《震撼心灵的生命诗章——评瓦•赛音朝克图的诗歌》(《草原•文艺论坛》,2012年第1期)一文,从作为文化寓言的诗歌、作为个体反抗的诗歌和作为灵魂剖白的诗歌两个方面,对青年诗人、学者瓦•赛音朝克图的诗歌进行了整体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瓦•赛音朝克图的诗歌既是个体反抗的文化寓言,更是表现灵魂的苦痛,挖掘丰富复杂的人性的富有内省精神的本我镜像。其中渗透着诗人的独特生命哲学和深邃的存在主义关怀。
    查娜的《抒情选择与心灵镜像——满全诗歌中的精神建构》(《草原•文艺论坛》,2012年第1期)一文,从诗、史与思的交融,灵性的呼唤与理性的回归,理想、现实与坚持等三个方面,对青年诗人、学者满全(道日那腾格里)的诗歌进行了整体评估和阐释。笔者认为,满全的诗歌兼具浪漫情怀和尚智追求。他对事物本质的智性把握,使诗思在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和生命价值的沉思中自由穿梭,在纵横捭阖几千年的同时,打开了作品的广阔空间和深厚意蕴。
    纵览2012年的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理论建构、经典作家作品重释、地域文学研究以及文本阐释方面取得进展和收获,但是总体上有所乏力,低水平重复研究文章占居不少期刊版面,有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的论文为数不多。(作者:满全)

2014年2月10日星期一

中共使蒙古人的传统生活逐渐消失

【希望之声2014年2月9日讯】放牧是中国内蒙古草原几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可是牧民们警告这古老的传统受到了来自新经济和生产方式的威胁。

英国广播公司《BBC》于近日发表文章表示中共使蒙古人的传统生活逐渐消失。内蒙古是中国的战略前沿,蒙古民族的家乡。他们是马背上长大的蒙古勇士,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在八个世纪前席卷亚洲大部分地区,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稀土矿床,煤炭产量高达全国的四分之一。许多蒙古族人说对这些资源的开发破坏了他们所赖以生存的草原。

今天,蒙古族人仍以古老的竞技庆祝他们的传统。数百民众围观一群骆驼驰入草原上的一个小体育场,蹄翻白雪。

蒙古族牧民身着传统的蓝,绿和红色小羊皮袄驾驶着动物拉着乘坐着孩子的木雪橇。整整一天的赛事包括赛骆驼,骑马射箭,和传统的摔跤。但这只不过是逢场作戏。游牧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迅速消失。

许多蒙古人乘坐昂贵的越野车来观看比赛。远处蓝色的天空下滚滚浓烟从烟囱中冒出,是无法逃脱的现代世界的明证。资源的繁荣给草原带来了巨大变化。 内蒙古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 % ,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稀土金属等资源,为了推动高速增长的经济,这些资源正在被加紧开采。但是巨大的采矿项目已重创并污染了这曾经的世外桃源。

蒙古人说,采矿及其所带来的荒漠化毁掉了他们的草原。采矿业的繁荣,也招来了一大批汉族人移民到草原。数百年来草原的主人蒙古人现在只占人口的20 % 。

一些蒙古人担心,汉人的不断迁入淡化了他们的文化,语言和传统。一个叫曹格雅夫侃拉的大学生说,“采矿破坏了我们的环境。也许在未来,我们将不会再有像传统的蒙古人那样的家园。我们的民族会消失 - 蒙古人将消失。 ”

2011年在草原的几个城市爆发了抗议活动,导火索是一个牧民因抗议采矿项目而死。人权组织表示,抗议活动彰显了中共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败和矛盾越演越烈。 一位牧民那仁满都拉住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他的400只羊, 10头牛和4匹马。

这是他所知道唯一的生活方式。但现代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 45岁的那仁满都拉不是骑马而是骑着摩托车放牧他的羊群。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成功的蒙古摔跤手,两人现在都住在城市。那仁满都拉说,“我小的时候这里生活确实是很苦,我们一年到头只有一套衣服。现在孩子们生活的很好,但他们不了解他们的文化 - 他们像在大海上迷失了的一条小船。”

他哽咽着说,他死了之后,要把他的骨灰撒在心爱的草原上,他要永远跟草原在一起。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雨微编译报导 (责任编辑:唐宁)

http://soundofhope.org/node/455570

记者来鸿:苏格兰小伙圆了蒙古梦 - BBC


马腾(Martin Patience)  BBC记者

上星期,BBC中文网刊登了BBC驻北京记者马腾的实地采访报道——按键 巨变中的内蒙古。马腾少年时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郊外一个小村庄度过,他特别爱做旅游梦,目的地不是纽约、不是巴黎,而是蒙古。这次去内蒙出差报道那达慕,总算有机会“差一点儿”圆了梦。更令他吃惊的是,居然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小时候,我也是一个特别爱做梦的孩子,梦想有一天能到遥远的地方去看一看。那里的一切都非常神秘、充满异国情调,当然了,离我的老家、格拉斯哥以外的那个小村子一定是千里之遥。

在我当年的梦中,有两个地方占有突出地位:一个是阿富汗。长大了,我曾经在阿富汗作了两年记者,有过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蒙古。

800年前,成吉思汗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王国之一。他的成就说惊人一点也不过分。
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成吉思汗简直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他们对中亚地区浩瀚无际的大草原一无所知。从这里出发,成吉思汗征服的领地超过历史上所有人。
给你一点上下文。现代版图上,成吉思汗所到之地涵盖三十个国家、居民总数超过三十亿。这样的功绩,都是骑在马背上创建出来的!

所以你能想象吧,当一位中国同事告诉我、内蒙古正在举行那达慕的时候,我跳着脚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我当然知道,内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那个国家蒙古。但是,嗨,蒙古不就在内蒙的那一边儿吗。我心想,说不定,这辈子离蒙古最近也就能走到这儿了。
似曾相识

内蒙之行,让我心满意足。抵达那达慕现场,冰天雪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飘荡着蒙古传统音乐。

那达慕一整天,比赛项目包括赛骆驼、马背射箭以及蒙古摔跤等。
但是,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我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奇怪感觉,好像故地重游?
把雪换成雨,把骆驼换成牛,把摔跤换成跳舞,这岂不就是苏格兰的高地运动会(Highland Games)吗?

当然了,人们穿的衣服不一样。苏格兰男人传统的格呢裙换成了颜色鲜艳的蒙古袍。天确实太冷,羊毛长袍应该更能保暖。

不过,那达慕和高地运动会背后的精神却是相同的:男子汉展示他们的强健、速度和矫捷。
和高地运动会另外一个相似之处是,那达慕上的大多数项目也都是“作秀”:你根本无法躲避现代世界。

看那达慕的大多数蒙古人都是开着四轮驱动来的;他们都拿着移动电话、照相机。远处是烟囱,缕缕青烟在蓝天中缭绕。

内蒙古正处于前所未见的采矿大潮中,这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开采项目给曾经质朴、美丽的自然景观留下了疤痕。蒙古人说,采矿和沙漠化破坏了宝贵的大草原。
另外,采矿热也从中国其他地方吸引来数以百万计的“移民”。从前,蒙古族是这里的多数,现在,他们成了真正的少数民族。有人对此非常不满。

那达慕期间,一位当地人告诉我说,他很担心“蒙古人可能会消失。”但是,另外一位女郎却非常欢迎发展带来的机会。她说她正在大学读食品科技专业,“这是我的梦。”


双向好奇
不同的时代需求带来的变化,也许,我走访的一位牧民的经历最能诠释。离开那达慕,开车大约一个小时,去采访牧民那仁满都拉。他对传统文化的流失非常担心。他说,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不过,他们像是“大海中迷失的小船”。返回来接着再说那达慕。

太阳开始落山,比赛、表演等活动逐渐结束。这是拍照留念的最后一个机会了。
整整一天当中,经常会有内蒙人凑到我身边、其他人立刻拿出照相机为他们拍照。这一次,一个蒙古家庭希望和我这个相貌奇特、充满异域风情的外国人合张影。
从苏格兰到内蒙古,距离十万八千里。但是,离开内蒙的时候,我感觉真的很开心:好奇、迷恋,原来都是双向的。(责编:罗玲)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fooc/2014/02/140210_fooc_inner_mongolia_scotland_patience.shtml

视频:内蒙牧民谈环境变迁 - BBC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multimedia/2014/02/140206_vid_china_nomad.shtml

2014年2月8日星期六

两万蒙古铁骑征服东欧:迦勒迦河斩10万罗斯联军

蒙古军扫荡高加索及阿塞拜疆之战

1220年春,成吉思汗命哲别和速不台追击花剌子模的摩柯末时,曾经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在三年内结束战争,从钦察草原回到蒙古草原上来。哲别和速不台深领成吉思汗的用意,将摩柯末驱赶到里海后继续实施战略侦察,袭掠伊朗各地,先后攻取伊朗南部众多城镇,一直攻取到哈马丹后停住。由此引军北上,开始了对高加索山脉南北地区和俄罗斯南部的进军。

1220年末,哲别。速不台二将率军北上,进逼阿哲尔拜占都城大不里士。阿哲尔拜占国王献出金银请和,于是蒙古军退出其境内,进军里海西岸的穆甘大平原,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几十年不遇的严冬。

1221年初,哲别和速不台分兵一部进入格鲁吉亚王国境内。格鲁吉亚女王鲁速丹以为蒙古军因天寒不会出兵,于是派使者去阿哲尔拜占,约定在春天抗击蒙古军,不料蒙古军突至。居住在格鲁吉亚境内的突厥蛮是平时经常受基督徒欺凌的伊斯兰教徒,他们听到蒙古人来进攻,纷纷投入蒙古军,欲乘机复仇。1221年2月,蒙古哲别,速不台以突厥蛮的人马为前锋,逼近格鲁吉亚王国首都第比利斯。格军以万余人来拒,蒙古军前锋突厥蛮人力战不利,伤亡过重。蒙古本部军发起进攻,击败格军,斩杀过半,由于自身颇有折损,后退兵折返阿哲尔拜占都城大不里士附近,阿哲尔拜占国王又以金银供奉蒙古人。

1221年3月30日,哲别,速不台回师向南攻取马拉盖。当蒙古军准备侵入黑衣大食(阿巴斯帝国)境内时,闻知哈马丹城民叛乱,杀死了蒙古长官。于是蒙古军掉头杀回哈马丹,强攻3日,破城后彻底移平了这座名城。蒙古军复北上,第三次进入阿哲尔拜占都城大不里士,阿哲尔拜占国王由于被蒙古人勒索怠尽,再无金银供奉。只得留将守城,自己逃避外地,蒙古军收刮城市而去。

1221年10月,蒙古军北上进入阿兰之地,阿兰人以勇敢善战著称,常与格鲁吉亚作战,蒙古人故索金银后退去。随后,哲别,速不台再次进入格鲁吉亚境内,格鲁吉亚女王鲁速丹急忙从里海西岸调回3万十字军保卫国土。这支十字军是格鲁吉亚为罗马教皇准备的,此时集结在里海西岸准备前往巴勒斯坦参加欧洲十字军作战。这支军队在第比利斯以东与蒙古军相遇。蒙古军分为两队,哲别以5000骑兵设伏,速不台领兵迎战佯败,诱敌进入伏击圈内。哲别军乘机发起突袭,蒙古军将领扎那领兵攻击敌军右翼,蒙古将领马日古斯领兵攻击敌军左翼,打败了格军步兵。速不台军发起主攻,围歼了格军的精锐骑兵。格军3万人马覆没过半,统兵大将军伊万涅不敢再战,退兵防守首都第比利斯,此即著名的格鲁吉亚之战,也称乔治亚之战。哲别,速不台原准备进攻第比利斯,考虑到格鲁吉亚境内山高林密,不利于骑兵机动,于是奉成吉思汗之命转攻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

1222年初,蒙古军由穆甘平原东进至设里汪境内,破其首都,胁迫其国王刺失德派遣10贵族为向导,带领蒙古军取道里海西岸北上,通过天险达尔班山隘。高加索山脉地势险峻,难以通行,达尔班山隘口是古波斯防御北方民族南侵的重要关口,因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建有达尔班城,称为亚历山大大铁门。蒙古军进入高加索以北的帖雷克河流域后,当地的阿兰人联合钦察人,阿速人,奇尔科斯人阻击蒙古军。 阿兰人英勇善战,两军胜负未分。哲别鉴于众寡不敌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派使者携带礼物会见钦察部首领迦迪延说:我们彼此都是同一个部落(即突厥种)的人,出自同一个氏族,何必帮助异族阿兰人。让我们缔结互不侵犯的友好协定吧,我们把金银留给你们,你们把阿兰人留下。于是钦察人弃其盟友而去,蒙古军乘机进攻,大破阿兰联军,北高加索山区诸部相继投降败亡。钦察人回到钦察草原后不久,蒙古军撕毁协定,出其不意地发起对钦察部的攻击,哲别,速不台宣布:钦察地区是蒙古大汗长子术赤的封地,所有钦察人和该地区的其他民族都是蒙古的臣民,都要接受术赤的统治。钦察草原的11部游牧百姓西逃,蒙古人认为他们是不服管制而叛逃,于是跟踪追击,一直渡过顿河,追逐到亚速海北岸以西之地。

 1222年冬,蒙古军在钦察草原住冬。钦察人属于突厥游牧部落的一支,其领地处于里海,北高加索,黑海以北,东邻康里部(咸海以北),北接罗斯,西到匈牙利等国。钦察一部的首领迦迪延曾将女儿嫁给南罗斯的加里兹公国密赤思老大公,迦迪延逃到基辅请求出兵相助。哲别,速不台则尾随迦迪延进入罗斯境内,迫使钦察人迁移至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

决战迦勒迦河

6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分布居住在基辅到伊尔门湖一带。9世纪,他们的部落发展成一些设防的城镇,称之为公国。882年,诺夫哥罗德王公鲁克里征服了基辅和第聂伯河西岸各公国,形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其统治者称为大公,国家称作罗斯。鲁克里将国土分为数国,分封诸子而治,以基辅为都城。10世纪,罗斯从附近的东罗马帝国接受了东正教。罗斯在雅罗斯拉夫统治时代逐渐强盛。12世纪,罗斯分裂为基辅,斯摩棱斯克,契尔尼果瓦,也烈赞,诺夫哥罗德,罗斯托夫-苏兹达尔等10多个小公国,以基辅大公为宗主,后逐渐独立。1169年,基辅大公国解体,迁都到弗拉基米尔。13世纪,各公国时分时合,互相混战,东北部罗斯罗斯托夫-苏兹达尔改称为弗拉基米尔公国,西南罗斯建立了加里兹公国,合并了波多里亚,沃伦,基辅等公国的一部分,西北部波洛茨克并入立陶宛大公国。当时全罗斯领土不大,其东境不过伏尔加河支流翰迦河。中亚草原的钦察人时常侵扰罗斯境内。罗斯南部各大公为了避免遭受钦察人的侵扰和战胜其他公国,常常与钦察各部联姻,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钦察部首领迦迪延逃到罗斯向其女婿求援后,密赤思老大公联络南罗斯各王公,在基辅商议抵抗蒙古的事宜。诸王公对此争论不休,密赤思老大公说:钦察人虽与我们是世敌,但是大敌当前,救钦察就是救我们自己。如果把钦察人推向蒙古人,壮大了他们的力量,早晚我们将在罗斯的土地上迎接蒙古大军。不如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将蒙古人挡在国门之外。于是诸王公同意出兵,商定在钦察人的土地上与蒙古军作战,并派使者请弗拉基米尔大公出兵相助。哲别,速不台闻知罗斯人准备联合攻击蒙古时,派出10名使者到基辅会见各位王公,表示蒙古没有进犯罗斯的意图,只是讨伐钦察人,不要听信钦察人的挑拨。况且钦察人常年侵扰罗斯境内,不如与蒙古和兵同伐钦察,共分果实。罗斯诸王不理,杀死蒙古使者。

1223年春,密赤思老大公联合基辅,加里兹,契尔尼果瓦公国的军队出兵钦察草原,与弗拉基米尔,库尔斯克,斯摩棱斯克等公国以及钦察部的军队组成10万大军,集结于第聂伯河下游准备迎击蒙古军。溃散各地的钦察人听说10万大军要痛击蒙古人,纷纷赶来加入联军参战。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仅仅有2万军队的哲别和速不台再派使者去见罗斯诸王公,对他们说:你们听信钦察人的谗言,杀害我们的使臣,集结军队向我们宣战。我们对天发誓说不侵犯你们,你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请你们不要进兵挑起战争。我们蒙古人是不怕打仗的,但是要把道理讲清楚。罗斯诸王公觉得蒙古人不过如此,于是放回使者转告蒙古将领,坚持要与蒙古军约战。

密赤思老大公自信可以战胜蒙古军,不等基辅等诸公国军队,独自率所部的万余骑兵东渡第聂伯河。密赤思老大公击溃蒙古前锋军,俘获受伤落马的蒙古军前锋将领,交与钦察人杀之。罗斯大军随后陆续渡河,蒙古军且战且退,后全军东撤。罗斯联军狂追蒙古军12天,至迦勒迦畔时,发现蒙古军已经严阵以待。此时,术赤派来的蒙古援军赶到了战场,蒙古军与罗斯联军隔河对峙。罗斯联军分为南北两部屯军,南军以基辅军,契尔尼果瓦军组成,北军由加里兹军,钦察军组成。哲别派出6000骑兵佯攻罗斯联军,进攻不胜又佯败而去,罗斯联军的年轻王子们则乘胜追击。一些罗斯老将领提出要慎重出击,等待判明敌情后再发动进攻,但遭到少壮派王公们的反对。 密赤思老大公因击败过蒙古前锋军,急于一举消灭蒙古军而独得战功,于是轻敌冒进,指挥联军北军先行过河。

1223年5月31日,蒙古军与罗斯联军在迦勒迦河展开大战。蒙古侦察掌握了罗斯联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后,哲别命令蒙古军右翼猛攻对方的钦察军,切断罗斯北军的退路。钦察军在蒙古军的猛攻下慌乱溃退,冲乱了加里兹军的战斗队形。蒙古军发起左翼和中路的全线冲锋,罗斯北军由于阵型混乱而大败,在蒙古骑兵的强力冲击下溃不成军。密赤思老大公抛弃了他的将士,自己乘船逃回对岸,并将迦勒迦河上的船只全部烧毁以防止蒙古军追击。结果,罗斯北军在河滨遭到蒙古军的肆意杀戮,几乎全军覆没。南军的基辅军扎营于河对岸的高地上,目睹加里兹军战败而按兵不动。蒙古军击破罗斯北军后,乘胜挥师渡河,进围罗斯南军。罗斯南军腹背受敌,仓促抵抗了3天后乞降。 密赤思老大公逃出战场,蒙古军一部追击并围歼了他的部下, 密赤思老大公屈膝唯求免死,蒙古军许之。在迦勒迦河战役中,罗斯联军损兵7万,有6位王公被处死,70位贵族阵亡,蒙古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弗拉基米尔公国的军队来援途中,得知联军战败的消息,急忙退走。蒙古军乘胜长驱直入,蹂躏了南罗斯的广大地区,进入克里木半岛,攻陷速达黑城。1223年终,哲别和速不台凯旋东归。饱掠回师的蒙古军途径不里阿耳部所居之地,不里阿耳人率军阻击,蒙古军以伏击战全歼了不里阿耳人的军队,不里阿耳臣服于蒙古。随后,蒙古军降服了里海滨海地区的撒克辛人,进至康里部,康里部首领带兵来拒,战败后也投降蒙古。

1224年,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率军东行,在蒙古西部地区与成吉思汗的大军会师,哲别奉命留守钦察草原。不久,屡建战功的蒙古骁将哲别病死于咸海西部的康里境内。

简评

哲别,速不台二将奉成吉思汗之命率兵2万余骑追击花剌子模的摩柯末,扫荡高加索山脉南北,破罗斯联军,转战3年,政*府征服14国,破城40余座,歼敌近17万,行程5000余公里,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哲别,速不台对高加索地区及南部罗斯的进攻是战略武力侦察,是拔都西征欧洲的前奏。

哲别与速不台在作战中运用的主要战略战术有:追击战,伏击战,围城战,袭击战,运动战,歼灭战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等。

追击战:哲别,速不台扫荡高加索和南俄的前因就是奉成吉思汗之命,追击花剌子模的摩柯末。蒙古军从撒马尔罕城下出发,渡过河姆河,经过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国,最终将摩柯末逼迫至里海小岛上,后其死于该地。

伏击战:1221年10月,哲别,速不台军在格鲁吉亚的首都东部分兵迎战格鲁吉亚的3万十字军。哲别以5000人设伏,速不台领兵佯败,诱敌进入伏击圈,令格军3万人马多半覆没。

围城战:蒙古军攻破徒斯,哈马丹等城,均采取围城攻坚的战术。

袭击战:蒙古军屯兵于里海西岸的穆甘平原驻冬,格鲁吉亚人以为蒙古人不可能在天寒地冬的情况下发动攻击,不料蒙古军突至其首都第比利斯城下。格军毫无准备,以万人仓促迎战,被蒙古军斩杀过半。

运动战:1223夏季,罗斯联军10万集结于第聂伯河下游准备迎击蒙古军。哲别,速不台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采取诱敌远离其境,伺机出战的战术,将敌人拖至有利的地区而歼灭。

歼灭战:迦勒迦河战役是举世闻名的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歼灭战经典战例。

分化瓦解:蒙古军进入高加索北部地区后,阿兰人联合钦察人和其他突厥部迎战蒙古军。哲别采取分化瓦解策略,派使者带礼物去见钦察部首领,诱使钦察人弃其盟友而去,最后蒙古军又出奇不意的大败钦察人。

各个击破:1223年的迦勒迦河战役中,罗斯北军渡河与蒙古军激战时,罗斯南军目睹北军覆没而不援。蒙古军破北军后攻南军,南军抗守3日后乞降。

蒙古国议会通过《普遍分布矿产资源法》

1月9日,蒙古国议会通过《普遍分布矿产资源法》。根据该法,沙土、砾石、石灰岩、有色金属等普遍分布矿的开采将由本法进行协调管理,不受《矿产法》总法内容限制。《普遍分布矿产资源法》中,授予了各省政府和省会城市政府普遍分布矿开采特别许可证的颁发权。
  
2010年6月17日,蒙议会通过禁止发放新矿产资源开采特别许可证的法律,该法原定于2010年12月1日失效。后议会对该法进行了三次修订,延长了该法的有效期。因此,自2010年6月17日至今蒙一直未颁发任何新的矿产资源开采特别许可证。普遍分布矿开采特别许可证的停发,对蒙基础设施和建筑领域发张产生了不利影响。据此,蒙政府起草了《普遍分布矿产资源法》,希借此推动普遍分布矿的开发。
  
为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普遍分布矿开发,《普遍分布矿产资源法》规定,普遍分布矿矿产资源开发费为2.5%水平,许可证费用将根据矿区面积收取。同时,该法也会开采特别许可证发放程序、许可证持有者的保护环境相关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具体规定。
  
目前,经加工后可被用于建筑工程的普遍分布矿主要集中在乌兰巴托附近图拉河流域。但这样的地理分布背景下,进行普遍分布矿的开发将对乌兰巴托市居民饮用水水源和涂腊河生态资源保护产生不利影响。蒙议会和政府方面认为,《普遍分布矿产资源法》的生效将带来一系列积极效果,包括为协调图拉河流域沙石矿开采特别许可证发放创造可能性;遏制非法采矿;创造地方就业机会等。

mongol tuurgatanii sar shiniin zolgolt ( Japan )













内蒙古民主党正式注册成立



内モンゴル民主党

Inner Mongolia Democratic Party

Өвөр Монголын ардчилсан нам

http://imgldp.blogspot.com/

https://www.facebook.com/democraticparty.innermongolia

Huh Mongol Bulgem berkh - VIDEO

Uvur Mongolchuuda Sar Shiniin Mendchilgee - VIDEO

Uvur Mongoliin Ardchilsan nam' Umnud Mongoliin zaluuchuudiin holboo' Orsiin Buriad ulsiin ulaan uudees ' Mongol ulsiin Ulaanbaataraas ' America chuudaas ' buh mongolchuud sar shiniin mend devshuulj bnaa ! Sar shinedee saihan tsagaalaarai !

Mendchilgeeg Beldesen : Uvur Mongoliin Ardiin televiz(Телевиз) horoo !
 

席海明:土地问题严重威胁蒙古族民众的生活和社会安定 - RFA

内蒙异议人士席海明 天溢拍摄
流亡德国的保卫内蒙人权同盟的主席席海明,在中国春节期间发表声明,吁请海内外人权团体及各国政府关注在中国内蒙古因官商勾结及破坏性开采而严重威胁蒙古族人的生存环境。

刚刚过去的周末是中国的春节。记者获悉,由于在中国生活的蒙古族同胞也有欢度春节的习惯,流亡德国的内蒙古维权领袖,保卫内蒙古人权同盟主席席海明先生就春节发表了声明,声明吁请欧洲各国人权团体、政府关注最近在内蒙古不断发生的、涉及到蒙古族民众生存问题的事件。为此,正月初四,星期一上午记者采访了席海明先生。
席海明先生首先对记者说,“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最近习近平也是到内蒙古拜年,我觉得,除了作秀以外也有一个目的,是想把内蒙古稳住。”

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收听节目   下载声音
关于最近内蒙古不断发生的一些冲突事件,席海明先生说,“内蒙古的民族问题,或者说蒙古族民众现在面临的最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土地所有权问题。因为原来土地所有权是属于蒙古族民众,但是共产党来了以后,国有化等于把蒙古族民众的所有权给剥夺了。现在他们又进一步把蒙古族人的使用权给剥夺了。最近几年发生的冲突事件都跟这个问题有直接关系。比如说一一年发生在锡盟的莫尔根事件就是因为开矿的车在牧民的牧场上随便来回走,牧民抗议也没有用,最后莫尔根被压死。还有在鄂尔多斯去年发生的白云巴特被打死的事情,它是和铁路发生冲突。最近在赤峰和乌兰穆特又发生了牧民和林场的冲突。国营林场侵占牧民的土地发生纠纷后,最后又有几位牧民因为反抗他们抢占而被判刑。还有巴盟和乌拉特前旗,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对此,席海明先生说,土地问题甚至影响牧民的放牧生活,“所以蒙古族人现在连使用权都被剥夺了。包括现在他们不允许牧民放牧,居然说放牧损坏了草场。草场不是蒙古人放牧放坏的,是共产党开荒种地,开矿造成的环境的大破坏,而并不是蒙古人放牧造成的。所以蒙古人现在实际受到的是双重惩罚。他们把草场搞坏了,说是蒙古人放牧造成的。我们放牧放了几千年,牧场一直是好的。只是因为共产党来了,人太多了,草原越来越小,另外的原因则是他们以前是种地,现在又大规模地开矿,这样就造成了牧场和内蒙古环境的彻底破坏。”

为此,对于蒙古族民众面临的问题,席海明先生最后说,“接新年之际,我想在给家乡父老们拜年之外,告诉他们,我们在海外一直在关注着家乡父老,我们一定尽我们力所能及的发出我们的声音。”(特约记者:天溢)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gr-02032014121524.html

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习近平春节前访问少数民族地区强调团结 - BBC

在中国传统的春节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作调研访问。他在内蒙古尊重当地民族习俗的举动受到媒体关注。

习近平用蒙古人传统方式敬酒为牧民祈福
习近平周日到达内蒙古开始访问阿尔山市。在他在阿尔山逗留期间他访问了74岁的贫穷林业工人郭永才的家,问寒问暖。

中国, 中共习近平周一从阿尔山到了锡林浩特市,访问了当地的民众,同人们交谈,强调居住社区帮助民众解决生活困难的重要性。

习近平随后还参加了每年一次的那达慕的庆祝活动。他观看了传统的摔跤表演和草原赛马。习近平在访问草原蒙古牧民家庭后,离开时还用蒙语同他们说再见。

除了访问当地人的家和参加庆祝活动,习近平还访问了当地一个牧场饲草产业基地,了解草原农业和畜牧业的情况。

习近平在内蒙古草原还参加蒙古族传统的“五畜祈福”仪式,在仪式中习近平用蒙古人传统方式敬酒为牧民祈福。

习近平在呼和浩特市还在儿童福利院看望那里的200多名孤儿、残疾儿童。调研结束时,习近平听取了当地官员汇报工作,他赞扬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
(编写:横路;责编:尚清)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1/140130_xi_jinping_inner_mongolia.shtml

BBC记者实地采访:巨变中的内蒙古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multimedia/2014/02/140206_vid_china_nomad.shtml

BBC记者 马腾(Martin Patience)
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传统的蒙古族音乐回响在寒冷而辽阔的草原上,草原延展到远方。
内蒙古是中国的战略前线,也是蒙古族少数民族的家乡。

蒙古族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蒙古族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大约800年前,成吉思汗在马背上打天下,横扫亚洲,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其中一个最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蒙古族仍然以“那达慕大会”这种传统形式的运动会来纪念自己的传统。在记者参加的一整天那达慕活动中,人们观看了赛骆驼、马背射箭和摔跤比赛等等。可以看到,所有这些都是表演,而真正的传统生活方式已经迅速消失。

参加那达慕大会的许多蒙古人是开着四轮驱动越野车来的,会场远处是蓝天映衬下的烟囱,让人感觉到现代世界无法逃脱。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变化。一位名叫朝克的大学生对我说,开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他说,“也许未来我们将不再可能有一个像传统蒙古人那样生活的地方了,我们的民族将会消失,蒙古人将会消失。”

内蒙古的土地占全中国的12%,煤炭、天然气和稀土资源丰富,为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当地迅速消失
但是,大规模的矿业工程项目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地蒙古人说,开矿和沙漠化正在毁掉草原。与此同时,矿业资源开发的迅速发展也给这个地区带来大批的汉族移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目前只占总人口的20%。

一些蒙古人表示担心,不断的移民将冲淡他们的文化、语言和传统。
内蒙古的一些城市曾在2011年发生过比较罕见的抗议示威,起因是一位牧民因为抗议开矿工程而被货车轧死的事件。

内蒙古的土地占全中国的12%,煤炭、天然气和稀土资源丰富,为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内蒙古目前是中国的一部分,当地有很多的汉族人口
但是,大规模的矿业工程项目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地蒙古人说,开矿和沙漠化正在毁掉草原。

与此同时,矿业资源开发的迅速发展也给这个地区带来大批的汉族移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目前只占总人口的20%。

一些蒙古人表示担心,不断的移民将冲淡他们的文化、语言和传统。

内蒙古的一些城市曾在2011年发生过比较罕见的抗议示威,起因是一位牧民因为抗议开矿工程而被货车轧死的事件。

现代技术给传统生活带来变化
人权组织说,2011年发生的抗议显示了内蒙古存在的严重问题和当局对待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败。中国政府则坚持表示,经济发展改善了内蒙古地区成百上千万人的生活。
许多蒙古人表示,他们欢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在城市里的生活也比草原上蒙古包里的生活更为舒适。

BBC记者在那达慕大会上遇到的一位女学生说,她在大学主修食品科技专业,“学这个专业的蒙古人并不多,这是我的梦想。”记者离开那达慕会场,开车大约一个小时,见到了牧民那仁满都拉。他在一大片草场上牧养着400只羊、10头牛和四匹马。这也是他的全部生活。但是,技术取代了传统,45岁的那仁满都拉放牧时所使用的代步工具并不是马,而是摩托车。

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出色的蒙古族摔跤手,并不生活在草原上,而是生活在城里。
那仁满都拉说,他小时候生活很艰辛,当时一年四季只有一身衣服。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好了,但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就像在大海里迷失的小船一样。”

几乎潸然泪下的那仁满都拉对记者说,他希望死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心爱的草原上。
像许多同龄人一样,那仁满都拉对蒙古传统充满敬意,但同时受到为这个地区带来巨大变化的时代需求所产生的强烈冲击。
(翻译:跃生 责编:顾垠)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2/140206_patience_inner_mongolia.shtml